艺坛“雷政富”和骗子们的新视野

2014-07-29 07:00张瑜洋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5期
关键词:清洁工骗子张某

张瑜洋

四五月份的春天,百花齐放,艺术圈里的热点新闻也如同春日里赏花的人群一般,络绎不绝。保利豪掷10亿美元买底特律中国艺术文物;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以2.8亿港元购买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张晓刚《血缘》8300万也打破个人拍卖纪录等,但在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艺术圈正能量的背后,却也隐藏着许多戏剧化的乌龙剧情。

4月初,国博馆长陈履生发表的一条微博,其中称徐某指使李某和魏某冒充某学院的学生拜访画家张某,并诱骗张某与其发生性关系,事后又向张某勒索100张山水画的狗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热议。一时间“张某”成为了千夫所指的艺坛“雷政富”,高官落马的文艺复刻版也为众多的圈内饭局平添一段可供调侃的谈资。

除了由“食色性也”遗落下的人性漏洞之外,“索画事件”似乎也暗示着艺术市场的最新潮动对于骗子们视野的潜在影响—从去年年初一直持续升温的水墨热潮,曾引得无数土豪、机构和投机者竞折腰,如今连昔日只会将目光盯在真金白银上的骗子们,也想通过倒卖作品的方式,来实现自己一夜暴富的梦想了。

且不管时下依然被热捧的水墨热潮究竟能延续多久,但这次由一条微博引发的桃色事件,却赤裸裸地揭示了一则大家共同期待的“真理”:艺术品是谋求经济暴利的最稳妥的手段!不知道各位依然在为一日三餐发愁着的艺术家们看到此段话,心头又会作何感想呢?或许紧随其后的流行语会是:“画不好画,就去骗画吧!”—只是做骗子也要有前瞻性,要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市场的敏感认知,此外,若想屡试不爽地重演下《色戒》中的“潜伏”情节的话,则还需要有天使的脸蛋和魔鬼的身材。另外,假借的名人效应也是骗子们必备的杀手锏之一,如早在2007年的时候,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你和我》节目主持人田歌就曾遭遇过类似的“骗画”风波。有人以她的名义,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画家韩美林、史国良低价索取画作等。

如此看来,做个有职业操守的骗子也着实不易,“高情商”、“事先精心的策划”加上“高风险”等,却未必真能得到理想中最大化的经济收益,而同样地如履薄冰,同样地处心积虑,倒不如去做艺术品经济人吧。

另外,从这次众人喜闻乐见的艺坛荤段子中,我们也得到了一条亘古不变的启示,即“做人要节制!”尤其是要用理性时时克服掉那些由荷尔蒙所引发的疯狂欲望,想想《天下无贼》中范伟扮演的那个劫匪:“等等,我还想劫个色!”,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经典案例。—好吧,按论文惯例最后总要对本文的要旨做下总结陈辞的,一句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世艺品难挡艺妓。”

崔如琢丢画引发的思考:清洁工难当!

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艺术品在这个4月所遭遇的迥异处境,可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就在骗子们把画家的丹青当成全新的致富门道,并处心积虑地以色诱骗之的同时,4月9日,网上又爆出了崔如琢在保利拍卖中那幅价值2875万港币的《山色苍茫酿雪天》疑似被当垃圾丢掉的新闻。而就在警察们准备介入丢画事件调查的同时,报案人又突然销案了。这就像是一次煞有介事的侦探游戏,在柯南刚刚准备以超群的头脑风暴开始寻找真凶的当口,躺在地上的尸体突然跳起来声称:“这是一次自杀事件”一样,瞬间被无聊的“悬案”,在后来的吐槽中被指认为“炒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但与崔如琢亦真亦假的丢画事件不同,有很多艺术品却是真的被当做垃圾给丢掉了。如2001年,英国艺术家赫斯特一个由烟灰缸、空酒瓶、没洗的咖啡杯、皱报纸组成的作品,在伦敦的一家艺廊展出时,被清洁工当成垃圾丢弃。无独有偶,2004年,德国艺术家古斯塔夫梅茨格(Gustav Metzger)的作品在伦敦泰特艺术馆展出时也被清洁工当垃圾扔掉。而2014年的2月,类似的“悲剧”则再次重演,意大利城市巴瑞的一个现代艺术展数件展品被清洁工当垃圾扔掉。艺术品因为“样貌”而惨遭丢弃的事件数见不鲜,却并没有阻碍清洁工们的恪尽职守:以扫除一切垃圾为目标的准则。—看来做一个美术馆的清洁工实在太不容易,在付出体力的同时,还要小心甄别艺术珍品与正品垃圾间的区别,一不留神都有可能惹上几万甚至十几上百万的官司。美术馆的清洁工难当!

而在面对种种艺术特征并不明显的“艺术品”时,很多观众又何尝不会发出“垃圾还是艺术品”的困惑感叹呢?究竟是什么使得今天的艺术这样难以甄别?我们还是小小地追根溯源下吧,希望能给大家找到一条自圆其说的“歧途”。

20世纪,艺术史发展到了现代艺术的阶段,在毕加索创作《亚威农少女》之后道出的那句:“让优美灭绝吧!”,再加上达达们肆无忌惮的戏谑与突破等。艺术开始玩起了越来越出格的游戏,从专业角度说是“不断地打破着常规的审美规范。”从立体派,野兽派,到波普艺术、后现代艺术等,再到眼下的当代艺术,艺术表现形式和素材的不断更新,也模糊了传统架上绘画的古典审美方式。从缓步行走到快速奔跑,艺术越来越像一位桀骜不驯的开拓者,在不断地打破各种限制开发新空间的同时,也让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大众越发地感觉到困惑,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清洁工把“艺术品”当垃圾丢掉的现实窘境了—俗话说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面对标新立异、千奇百怪、样貌“丑陋”的当代艺术品,普通大众也只有看热闹的份了—现在有点佩服那些骗画的骗子,他们既了解艺术市场,而且还懂得发现潜力股,他们不走艺术品经纪人的行业着实太可惜了。反而有点同情在美术馆工作的清洁工。不认识当代艺术品他们已经犯了一个错,不认识长得像“垃圾”的艺术品就犯了一个更严重的错误。或许有一天,艺术走入了大众的生活,人们对艺术品前世今生了如指掌的时候,艺术才可破云见日,一览无余的“暴露”在大众的面前。只是希望艺坛“雷政富”也随之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胜利在望,同志仍须等待!

猜你喜欢
清洁工骗子张某
骗子?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忙碌的清洁工
你非叫我跑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环境清洁工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骗子鸟
海港清洁工
诚实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