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佳
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凭借以往在课堂中的实践,我认为,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轻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互动合作,活化插图
新的通用技术教材虽然图文并茂,但教材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幻灯片来演示,课堂就会变得容量大、趣味多、效率高。
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采取互动合作的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形成立体的、互促的思维网络。
例如,在合作制图中,我鼓励学生自主组合插图部件,并提出要求:1.制作灵活。作品结构图的再创造既要忠于作品原有设计,又不能受其束缚;2.形式优美。作品结构图比例协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3.广泛参与。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设计。
狠抓双基,精备学案
教学中,我立足于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和训练,力求做到学生学活、学透。要求学生在联系应用中学习知识,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提问、启发和点拨,训练他们的思维。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提高。由于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我与教研组全体成员一起协商,精心设置学案,对每个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
自学:学生针对学案中的目标和要求预习,在预习过程中理清教材的脉络,了解重点和难点,发现问题。共学: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学习研究活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练习:教师精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编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正视失败,巧妙引导
通用技术课程有两大特点:活动性强,学生一旦参与,就会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去想、去做,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性强,由于现行教材并没有与之配套的系列设计与制作项目,总会遇到一些需要的知识是学生没学过的情况,为了完成制作,学生必须学习新知识。
探索就意味着会经历失败。教师应让学生在经历失败和成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不以失败为耻、敢于创新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比如,在“热气球升空”这一竞赛项目进行之初,先让学生根据电视画面中的热气球模仿设计。学生依葫芦画瓢很快就做好了,但由于体积过大,试飞屡屡失败。怎么办?技穷之际,我让学生观察充满热气后球壳的状态,他们这才发现了问题:球壳膨胀后完全脱离了框架,气球的球体形状已经不需要框架维持,于是他们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创新:舍弃框架空壳试飞,结果一举成功!
以人为本,积极评价
在评价中,教师应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发挥评价的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经常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回答错误的同学,不直接否定,而是让他们再思考,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则鼓励他们换一种方式思考,发散思维。2.分层次评价。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而高要求的评价;对成绩一般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期待地看待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同时给予积极性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创造性思维才能健康发展,通用技术教学才能赶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