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张惠清
伴随着浓烈的阳光和声声蝉鸣,盛夏开始彰显出其特有的热情。这是北京一年里头最富生机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园林式的北京会议中心便会显得愈发开阔幽静。在9号楼3层一间会议室里,记者静候一位重要的采访对象:声名显赫的霍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已故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的长子霍震霆先生。
比约定的时间早有一两分钟,霍震霆先生在北京市侨办同志的陪同下,边闲聊边推门而入。看到等候的记者,霍先生脚步稍一停顿,笑着抬起右手打了个招呼。
今年已经68岁的霍震霆,英气依旧不减当年。他身材壮硕,将略显花白的头发梳成一丝不苟的大背头,颇有些港式明星的意味,举手投足尽显绅士风度。当记者摊开采访本准备提问的时候,霍先生满脸笑意,有些“调皮”地扬了下眉毛,同时抬手给了个“请”的姿势。
正当“世界杯”的话题烧得“如火如荼”之际,我们的话题似乎顺理成章地从绿茵场上的搏杀谈起。本届“世界杯”伴随着“德国战车”的获胜拉下帷幕,我们不禁想听听与体育颇有渊源的霍先生对中国足球的看法。
出人意料的,相对于时下民意对中国足球的“自黑”与调侃,霍震霆却并不抱有悲观的态度。他说,以前东南亚地区最好的足球运动员就是香港的。“香港以前并没有运动条件,唯一就是在路边的mini socker(小足球)很流行。就是一片地,不用大量的维护费用。而现在内地什么都要搞成一个中心,要花很多时间和财力都去维护。”他对此似乎有些不理解,“所以我觉得内地应该搞全民体育,一帮朋友下班了可以去路边踢个小足球,只要踢的人多了,水平不就起来了?这不是件很难的事。”
此前多年里,《中华儿女》杂志曾多次采访、报道霍氏家族成员。11年前,霍震霆还曾陪同时年81岁高龄的父亲霍英东先生一起接受《中华儿女》杂志专访。所以,当记者称《中华儿女》是霍家的“老朋友”时,霍震霆先生非常郑重地點头表示肯定。
一直以来,霍家时刻处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大事小事都是公共话题。这个家族的创富史大家耳熟能详,他们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体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众所周知。
但是,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听霍震霆先生亲口讲这个爱国家族的故闻轶事,讲他当年亲历香港回归、申奥成功等大事件时的内心活动,讲他对当下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鲜明态度,记者感触最深的,还是他以及整个家族深切的爱国情怀。
有国家才有机会
霍家是香港豪门,几代人都和内地及中央政府关系密切。霍震霆先生保持着读报的习惯。他说,自己每天都会把香港主要的报纸浏览一遍。之前报纸还在报道香港和内地年轻人之间的一个争论,就是不久前内地游客让孩子当街便溺所引发的话题。而最近几年,还有内地孕妇赴港产子、内地客抢购奶粉等引发的事件。除了就事论事的争论,在香港回归十几年之后得今天,香港的个别年轻人中还出现了各种令人不解的论调。对于这些现象,记者询问霍震霆先生怎么看。
霍先生直接讲了自己对于回归的感受。
“关于回归,我第一个最深的感觉,是正好那一年赶上全运会在上海举办,也是香港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全运会。记得全场都站了起来,为我们鼓掌,为我们欢呼。你知道香港以前是殖民地,运动员拿到奖牌,奏的是英国国歌,升的是殖民地旗帜。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在那个时候的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
对于香港回归17年之后两地年轻人之间产生的争议,霍震霆说,本来都是很小的、很个别的事情,但最后闹到很大,这个里面有深层次的原因。
“香港毕竟有着15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这150年里头,语言学外国的,历史学外国的,文化学外国的,还有被灌输的一整套的价值观。它的整个教育等等一切都是殖民地的。”
“还有,以前内地和香港差距很大,甚至一百倍都不止。今天香港回归17年了,这中间香港繁荣稳定,同时内地发展地非常快,甚至很快要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是,眼下出现的隔阂,并不是经济的问题。我觉得17年虽然不短,但对于香港来说,真正的回归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回归不只是经济,更多是文化上的回归。”
霍震霆以及他的父亲霍英东先生,都是出生在殖民地时代的香港。霍震霆12岁就出去留学,毕业后不久就跟随父亲一起,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奔走。“父亲那一代带给我们很多好的影响。”所以,霍震霆很年轻的时候就和内地关系密切。
但他回忆,“香港回归前,你知道差不多有六分之一的人离开香港。当时气氛真的很恐怖,哎呀,很多人都跑去加拿大。《时代》周刊还发表了什么《香港之死》。你想想整个气氛都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们家爱国,‘This is our time!,我们终于要回归祖国了!”
霍先生说:“爱国观念非常重要。你知道殖民地时代的香港,是没有爱国教育的。现在回归17年了,我觉得这方面应该加强。过去两地交流主要立足经济层面,今后应更着眼于文化和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香港的年轻人要懂得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中国几千年没有停下来,就是有优秀的文化,和深厚的国家观念。所以大家看起来争论的只是一个点和表象,但问题背后是蛮复杂的。”
霍震霆认为两地年轻人应该多相互了解,多交流,他希望媒体能更多起到沟通作用。“香港和内地的媒体之间并没有在做真正的沟通,况且现在网络能把一件小事给放大,带来负面的宣传效果。希望你们媒体能多出力,解决双方沟通的问题。”
他还说,自己会跟香港的媒体谈一谈内地人来香港旅游的问题,或者所谓内地人素质的问题。是,现在内地是有空气的问题,有奶粉的问题,问题很多,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中国有优秀的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现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世界已经体会到了,但我们优秀的文化,以及观念的东西也可以一整套的宣传出去,给别人去更多了解。
讲到这些时,霍震霆显得有些急切,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他为国家设身处地考虑的赤子之心。他说,自己和父亲虽然是在殖民地长大,但都有很强的国家观念以及时刻不忘为国家做贡献。这是父亲那代人的特点,自己受的影响很大。
霍震霆的父亲霍英东7岁丧父,辍学后当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铆工等,还开过小杂货店。20世纪40年代末从开始了创业,遂成巨富,后组建大名鼎鼎的霍英东集团。霍震霆说,以前很多人都是身上连一块钱都没有,只身跑去南洋讨生活。他们的第一代都是很艰苦的。这批人里头,有些后来成为首富,他们在国外做得很成功,但总是不忘为自己的国家出力。
霍震霆回忆说,记得父亲当年总是感慨,说我们在香港生活这么好,但内地却还有这么大的差距。所以,改革开放之初父亲马上到内地投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举动。他说,改革开放以后,看到内地在很短时间里就发展到这样,老人家内心很是安慰。
可以说,对内地的改革开放以及整个国家的体育事业,霍家都是功臣。但霍震霆却一再谦逊。他说:“我能有机会陪父亲一起经历这个过程,非常幸运,是国家给了我们机会。”
与改革开放同行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霍氏家族一直在为内地的各项事业奔走出力。谈到参与改革开放的经历,霍震霆还记得他们所经历的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比如现在看起来很简单很微小的事情,当时就会有很大的争议。比如我是第一个建高尔夫球场的,那时候争议就很大。”
“记得天气已经很冷了,却不敢开暖气。因为11月5号开始采暖,这是周总理定下来的,早一天都不行。”
“还有一件事,父亲说在首都机场下飞机,看到很大的一幅关于泼水节的壁画。不过是壁画里的女子衣服有点不紧,有点露,但这幅画就引起了很大很大的一场争议。所以那时候在内地做事很不容易,但是我觉得,尽管不容易,但我们毕竟也得到了参与的机会。”
霍震霆总结,那时候他没有考虑太多的方面。他觉得自己是外来者,不用考虑内地的因素。因为只要他做得好,就能起到带头的作用,甚至能带动改革。
从参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十年,内地腾飞,霍震霆也很骄傲。他自豪地说,现在外国人看到他,会说“china,super power!”
这一年多来,“中国梦”成为振奋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共同奋斗的鼓舞力量。对此,霍震霆也有着自己的体会。
他说,赴笈海外,“让我在外面多走走,多看一点。我觉得在外国一段时间,增强了国家观念和对自己国家的认识。”
他说,刚才自己提到香港殖民地时期的教育,那就是“很简单的取代你的言语,取代你的文化,用他一整套的价值观来统治你。”
霍震霆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腾飞,所以关于“中国梦”,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国家有更多的自信。“当然不能排外,比如城市规划、先进的建筑、科技等各方面,但很多时候也要考虑我们中国传统的内在的东西。”
他指指自己和记者身上:“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现在品牌也多了,我就见到很多国内做的品牌。记得刚來内地的时候,有人给我一瓶可口可乐,当时可口可乐就代表着开放。当然现在这并不意味什么。现在我们买国外品牌的东西很多,但其实我们也有很多东西应该打到国际市场去。”
霍震霆讲,自己不久前刚从法国回来,知道“爱马仕”已经投资给一个中国的设计师,因为中国每件东西都有独特的元素,都有个动人的故事。
“你看,很多国外大牌就擅长讲故事,但是,讲过来讲过去,不过就是说一百年前他家是个钉皮鞋的,现在人家却做成了奢侈品牌。我们中国的故事一讲可就是5000多年。现在我看很多国际品牌里已经有中国元素了,有龙啊凤啊。但因为人家是外国品牌,就比我们的要贵多了。”
霍震霆又从“中国梦”讲到了父亲霍英东的“南沙梦”。他说,父亲有个“南沙梦”。这个梦想很单纯,根本不是为了赚钱。你想,如果是为了赚钱,他来北京圈个地盖高楼大厦赚钱其实很简单。但“南沙梦”不是这样,不是盖一片房子卖掉了事,而是要给人们有素质的生活。“我知道中国内地有20多年城市没怎么建设,现在建起来没完,但很多城市并没有必要的配套。就像北京饭店,对面原来是个篮球场,现在已经没了,大家没地方打球了。”
霍震霆认为,我们需要多一点时间来考虑一个城市的发展,因为现在真的发展太快,太惊人了,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什么东西都要两方面来平衡,要多一点中国传统的东西,不要整个外国的一套搞进来。
所以“南沙梦”要均衡周全地实现。城市的规划很重要,要保留自然风景,还要有提高生活素质的配套。眼下南沙最先建起来的都是配套设施。他希望寄托着父亲梦想的南沙,最后能成为香港和内地年轻人一个交流的平台。
体育里的梦想
在体育事业方面对祖国的贡献,没有谁能出霍家之右。回忆起这些中的细节,霍震霆显得尤为兴奋。
他说,殖民地时期的香港,体育就是一个业余的、玩玩的事情,没有精英。他记得父亲曾说过一句:体育才爱国。“体育有国家的精神在里面,所以运动员拿了奖牌,就会升国旗奏国歌。运动员才会挥舞着国旗兴奋奔跑。”
“记得当年我的小孩,在运动会开幕式前头看打中国鼓,就说‘baba,China is cool(爸爸,中国好酷)。一个国家的精神,不是光靠经济就能做起来的,而体育的魅力就在这里。”
霍震霆关于体育的梦想,起源自父亲霍英东。他说:“以前在香港,中国人没有什么体育,好像只有个七人足球。反过来那时候香港人也不能去国内打球,父亲只好偷偷带一个球队去内地打球。父亲后来觉得,为什么我们香港人就不能作为一个国家来踢球?这后来成了他的一个梦想。”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运动员在国际体坛上被隔绝。而霍英东先生则致力于帮助中国重返世界体育舞台。从那时起,具有英文优势和西方生活背景的霍震霆就一直在父亲身边协助,成为霍英东体育宏图的执行者。很多年里,他和父亲一起,帮助中国体育走向世界,帮助中国的足球、羽毛球、自行车等项目在国际协会中恢复合法会籍,年复一年,不遗余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去已经6年。奥运梦是霍家的一个梦想,他们为此奋斗多年。
1974年,中国提出要重返国际奥委会,霍英东投身帮忙。霍英东带着霍震霆,凭借其国际足联执委的身份和在国际商界的名望,往返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以及相关国家之间,在国际奥委会委员中间斡旋。
中国两次申奥,霍震霆都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在中国体育界的许多重要国际交往中,他都活跃在现场。而且2001年申奥成功后,霍震霆全力参与北京方面的体育事务。
“我们第一次申辦奥运会,两票之差嘛,大家都很难受。后来,国家形势更好了,经济起来了,我们再投票,那时我成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很多委员也就成了朋友。所以你看这整个过程,体育已经超越单纯的强身健体,成为一个国家的形象。”
“比如北京奥运会之前,世界上大家还在问,中国现在究竟怎么样。但奥运会开幕式以后,大家就都知道了。那么我们中国的现在,就不用说太多了。成功举办奥运,不仅是中国一百年的梦,也改变了全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不是吗?”
水立方这座有名奥运建筑,是全世界华侨华人共同捐建的,其中霍家捐献了2亿元,占四分之一。当被问到这笔巨额捐款背后的细节,霍震霆却显得很平淡。
“最初,我们原本是打算捐赠主场馆的。但是后来国家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捐建水立方,父亲觉得是个光荣,他没怎么考虑,就说如果国家给我一个机会,我就做一点点参与。”
说起家族对中国体育的贡献,霍震霆总是表现得很谦逊,好像什么都只是“一点点”。
1984年10月,霍英东宣布捐赠一亿港元设立“霍英东体育基金”。也就是从这年年开始,“霍英东体育基金”开始出资奖励每届奥运会(包括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获得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其中奥运会金牌得主一枚奖重1000克的纯金金牌和8万美元,银牌得主一枚重250克的金牌和4万美元,铜牌得主一枚重150克的金牌和2万美元。
实际上,霍英东还会根据每届奥运会的不同情况而为中国选手增加奖金。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霍英东体育基金就向获得奖牌的中国运动员颁发了总计240万美元的奖金。2004年雅典奥运会,霍英东体育基金更是颁出3259万港元的巨额奖金。
霍英东体育基金会对冬奥会运动员获得奖励同样不菲。基金会曾在2002年和2006年分别向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第20届都灵冬奥会的获奖运动员分别颁发金牌以及144.6万港元和162.9807港元的奖金。
霍英东还从“霍英东基金会”中拿出三亿多港元用于体育。其中包括,为国家、省市甚至部队建设体育馆,对各项体育比赛以及体育活动进行资助和奖励。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霍英东捐资3700万元与中山大学修建英东体育馆。后来,在他的积极倡议下,国家教委于1990年1月,在中大成立中国内地第一个“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1986年北京成功申办亚运会之际,霍英东捐资一亿于亚运村兴建英东游泳馆,同时斥2.3亿于天安门左侧兴建高级酒店贵宾楼。
2004年,霍家为“水立方”捐资2亿元,这笔捐款由霍震霆转交。
除此之外,霍英东还捐资修建了中国武术院、中国武术博物馆、改建广州体育场、亚运武术馆等场馆,捐资总额达1亿元。
……
对于中国体育,霍震霆说,我觉得我们强调的已不应再是拿什么奖牌了,而应该是全民体育。体育能推动全民的发展,能培养人的精神,因为其最强调的是平等。“我小时候在英国念书,打球受伤,血都流了下来,他们就问‘are you all right?我说‘yes sir!”
采访结束,记者与霍震霆先生合影。闪光灯亮过,画面定格。身边的霍震霆先生站得笔直,记者忽然觉得,他及他的家族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部历史。这是一部反映优秀中华儿女自强奋斗的创富史,也是一部反映香港同胞家国情怀的爱国史,更是一部正在书写的中国梦想行进史。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