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滟珺
志愿服务是一种向善文化,是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志愿者以精神追求为服务的动力,通过志愿服务,将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实际行动。
本文认为,普及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当代价值的体现。
一、“志愿服务”的概述
志愿服务是一种出于自愿、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行为。从全球范围看,志愿服务具有三个共同特征:首先是自愿,这种行为是个人自愿的、非强迫性的。具体表现在志愿者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自愿贡献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等;第二是非营利性,这种行为不追求物质报酬,不受金钱或者利益的驱动,不是以“挣钱”为目的的行为;第三是社会公益性,这种行为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目的。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始于1978年,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的。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此,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志愿者管理中心、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等机构,全面负责志愿者工作。志愿服务日益广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累计有超过506万名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170多万志愿者直接服务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国的志愿者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中表现出的真诚和热情,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志愿者们的精神风貌。
二、“志愿服务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文化”在不同的政治、經济、文化背景与社会变迁下,理解都不一样。但人们在对“志愿精神”、“志愿者文化”的总体认上是达成共识的。“自愿”、“无偿”、“奉献”、“有利于社会发展”总是其核心内涵。也正是这些核心观念,成就了“志愿者文化”对于全人类的意义。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邓亚萍。
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生命个体最根本的思考与关怀。志愿者精神是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的表达。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弘扬儒家“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家国融通”、“善济天下”的仁爱伦理精神,讲究“中庸之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融。这些理念,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青年人。
如今,社会日趋公共化,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共同承担责任的意识不断加深,我想这就是新时代赋予“志愿服务文化”的新的内涵。新的时代,新媒体让志愿服务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实现。广东深圳通过开通“志愿深圳”公共微信号,志愿者只要登录微信,动动手指点击“掌上服务”中的“最新项目”就可随时随地参加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进入了“拇指”时代,“宅男”也可以做公益。广东志愿者平台——“粤志愿粤幸福”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做志愿如网购般简单,求助、助人一起搞定,感动、温馨一起分享,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也能“私人定制”。新时代的志愿服务,不仅形式各样,方便快捷,还可以让全民都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三、新时代高校的志愿服务文化
1. “志愿服务”呼唤高校学生“友爱”的道德情感
高校“学雷锋、做好事”等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深入人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大学生交往中的重要情感诉求和交际原则,这种情感源自人我同类、相惜相怜的心理,它可以表现为仁爱、同情、恻隐等。个体具备友爱的道德情感是激发志愿者精神形成的重要动力。友爱的道德情感在志愿服务中主要体现在:一是在重大灾难事件中(类似2008年的汶川地震),“骨肉分离、生命岌岌可危”的场景势必会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助人意愿,志愿者会主动奉献自我,参与救灾;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当了解他人身处困境时产生不忍之心,进而希望尽微薄之力来帮助他人。大学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呼唤学生心底“友爱”的道德情感。
2.“志愿服务”有利于高校学生“诚信”的重建
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和功利性交往主导的社会,这种交往的内容和方式造就了诚信的不易。近期引发舆论热议的“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的话题,个人在回答“救助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之前,已经先回答了“他人是否可信”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同社会缺乏诚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两者的存在都同今人功利心太盛有关。“志愿”的本意就是超越一切功利目的,而靠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来驱动。 当今,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民的立身之本,志愿者的精神重心。
3.“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学生的“时尚”行动
每年的12.5国际志愿者服务日、3.5雷锋日。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家得到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志愿者、志愿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公众也来信仰志愿文化、志愿精神。
2011年底,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推出了“快乐志愿,随手公益”的口号,使志愿服务日益生活化、时尚化。如,在上海地区小有名气的志愿组织“热爱家园”,其志愿者主体为白领人士,他们自觉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志愿活动,为社区普通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社区环保、教育助学等志愿服务。在“随手公益”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学生也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自觉将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推动了城市社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对志愿文化的信仰,激发了公众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这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使更多人将利他助人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四、结论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文化以“自愿”、“无偿”、“奉献”、“有利于社会发展”为核心,是我国文化价值的一种表达。公众对志愿者精神的信仰,激发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是大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它对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志愿者们以精神追求为服务动力,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的行动,充分感受友爱的道德情感,增强对社会的信任感,同时激发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积极主动自觉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中国青年研究 08/2008 张庆武
[2]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童鞋论文网 [引用日期2012-12-18]
[3]《志愿精神的层次机构》 光明日报(作者:上海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陶倩、肖炳南)2014-03-18
[4]《志愿精神与一座城市价值取向》 文汇报 顾骏(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2014-3-24
[5]《绍兴:打造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绍兴文明网 傅勇锋 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