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视角下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问题研究

2014-07-28 21:26韩春艳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民工

摘 要:“十一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大力发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面对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不断加剧,农民工职业培训对农民工的自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成为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的研究,给予媒体如何做好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的建议,以增强媒体报道的服务性,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视角;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南方都市报》

一、职业培训与农民工职业培训

培训是指个人为提高自己从事具有市场和社会价值工作的能力而进行的系统准备,也就是说,它包括教育、获得技能和培训活动全过程。职业技能培训既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又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其目标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基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进劳动者顺利的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笔者认为鉴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对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纯粹职业的角度上,同时应上升到一种融入性教育并且在其心理上的辅助培训也相当的重要。

而农民工报道,是媒体以农民工为主人公,对其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即媒体对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相关内容,如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培训影响、参加培训主体等一切由农民工参加的职业培训的报道。区别于不同的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农民工职业培训本身对于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更基础的作用,因此其具有更强的服务性和指导性,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环节。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相关报道分析

目前我国媒体关于农民工的相关报道有很多,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如在《广州日报》搜索关键词“农民工”出现结果4614条。同时各地主办的《工人日报》也成为专门报道农民工的专业媒体。但是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却不像农民工维权、农民工子女教育等受到很大关注,其数量往往不多且篇幅较小。本文选取《南方都市报》为样本,抽取了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南方都市报》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以此为例对当今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进行分析。

(一)报道内容分析

1.报道数量分析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到2013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共531篇,平均每年177篇,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共36篇,平均每年12篇。《南方都市报》11年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最多,之后两年降低到10篇,三年报道数量相对于总体数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

2.报道体裁分析

从上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11年到13年中,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消息占绝大多数,通讯和评论占少数,甚至在13年没有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我们可以计算出,三年中农民工报道消息共有28篇占总体比例78%,通讯共6篇占总体比例17%,评论共有2篇占总体比例5%。可见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往往以消息的题材出现,而消息短小精悍的特征表明其所占篇幅较小。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不足

其一,报道数量不足,重视程度不高。首先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南方都市报》堪称中国最“厚”的都市报,最少每天发行也要六七十个版面,多达700多个版面,但是每日关于农民工体裁的报道不足十分之一,对于一个劳动力输入大省,数量极少的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在农民工题材的报道中,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数量占总的农民工题材的报道数量比重更少,远远的低于生活工作状态、权益维护等报道种类。

其二,报道体裁单一,缺乏深度报道。由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方都市报》对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多数是消息,有极少的评论和通讯。这表明《南方都市报》对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还停留在表层阶段。由议程设置理论得知媒介对某一客观对象的报道不仅可以影响受众对被报道对象的关注程度,也会影响受众对其的观念与态度。 由于媒体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体裁过于单一,缺乏连续性、组合性、系列性等深度报道,将会减少媒体对大众的议程设置作用,使得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意义大打折扣,不利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落实推广。

其三,报道内容单薄,关注视角狭隘。农民工职业培训是一个广度的概念,绝非是一项或一个活动,农民工职业培训不仅仅只是政府或培训机构单一方面的问题,而是从上到下,从政府到企业,从学校到农民工个人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大型媒体,往往关注与农民工职业培训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过度的关注政策,而忽视日常的、最为基本的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

三、农民工职业培训报道建议

(一)注重议程设置,深化报道内容

首先媒体应该上传下达,做好政府、企业与农民工沟通的桥梁。媒体应该及时的将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政策报道出来,解读给农民工,传达好国家的最新政策和精神,不仅仅对于农民工,对于用工企业也是一种帮助,要信息传达给企业,让企业做好落实政府最新政策,一起帮助农民工知晓和认识农民工职业培训;其次媒体应丰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报道体裁,摆脱单一的消息模式,加强深度报道。根据信息扩散理论,我们接受新的事物从而对他感兴趣所需要的是关于新事物的更多地信息,因此信息作为人们认知到接受到态度转变最后改变我们的行动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农民工职业培训和突发性事件报道不同,不易引起大的舆论轰动,但是丰富其报道内容,加强深度系列报道更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二)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

媒体应切实加强对于政府、企业对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舆论监管。增强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报道,揭露职业培训中的真实问题;其次,媒体应走出去,和企业联合行动。媒体可以和政府、相关企业或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举办类似于职业技能大赛这种活动。媒体负责做好中介宣传工作,联系企业提供经费、寻找场地、通过报道发布比赛通知、报道比赛进程和结果。这样可以最大可能的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让他们了解到拥有一技之长的优势,有利于燃发起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最后,媒体应关注世界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促进我国树立农民工职业培训监督体系。农民工职业培训不仅仅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在世界范围备受瞩目。完善的法律是职业培训得以成功的根本保证,有了法律保证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多部门领导的混乱状态,也能够对于企业、培训机构进行有效监督。

(三)媒体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实现农民工“转化学习”

首先,媒体应当端正态度,防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造成报道娱乐倾向严重。所有的媒体应当均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和态度,还原事件真相,站在中立的态度上,而不应该为为博人眼球而肆意娱乐性报道。媒体应该端正自身的态度,做正义媒体、良心媒体减少农民工负面形象的报道,更加关注关系农民工的切身需求的职业培训的报道;其次,增强互动机制,深入了解并反映农民工需求。媒体应真正立足于农民工,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在报道中加强对农民工的采访,将他们的真正需求反馈给企业和培训机构,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最后,由于媒体具有“再社会化”的功能,促进各界转变认识的重任便落在了媒体身上。媒体只有通过加强报道从而促进农民工认识到职业培训的优势,促使其自身完成“转化学习”从而达到一种终身学习的境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忽略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松青.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变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刘忠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4]黄乾.农民工培训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4).

[5]洪烈平.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4)

[6]张胜军.我国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回顾与前瞻[J].成人教育,2007,(10).

作者簡介:韩春艳,女,1990年2月生,河北沧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2013级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新闻。

猜你喜欢
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农民工当副镇长选好也要用好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以前觉得没必要,现在希望常态化 体检在农民工中越来越“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