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2014-07-28 09:38谢光辉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造句孔乙己想象

谢光辉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我就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谈一些夫浅认识。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思维就有了动力,便能做到执着追求,大胆探索,积极思维。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使学生感兴趣,以便使他们的大脑皮质层形成两个占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教材的重点和知识的深处。使语文教学在学生兴致盎然,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行。例如教学《白杨》一课,开始出示投影片,伴以老师巧设的导语:一位旅客带着他的两个孩子正坐在行驶于茫茫大戈壁的列车上,他望着每隔几秒种就从窗口飞快地闪过的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出神,这高大挺秀的身影是什么?这里面含有什么感人的故事?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去读书,这时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语文教学,必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揣摩句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理解关键词句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可以深刻理解内容和中心。有些课文的关键句子在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思考,从中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发展思维。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他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教学这一句时可通过比较,讨论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作者把幻想和现实作对比,说明小女孩尽管有着美妙幸福的幻想,但结局却是悲惨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女孩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要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幸福生活,只有窮人团结起来,推翻吃人的社会制度。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三、练习造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因此,在造句训练时,必须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造句中的发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句子成份。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对小学生讲述句子成分,但要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不同的位置上,造出不同意思的句子,实际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了不同成份。例如用“顽强不屈”造句。作主语:顽强不屈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作谓语:方志敏在敌人面前顽强不屈。作定语:先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句子内容。例如教学《养花》一文,让学生用“关切”造句,可以用感情上的关怀这一意思来造句,如:党和政府无时无刻不在关切着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也可以用态度上的亲切这一意思来造句,如:老师关切地问我:你的身体好些吗?

(三)是句子形式。句子形式从语气方面考虑,可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从感性色彩方面考虑可以分为褒义和贬义。例如;用“骄傲”造句就可造出不同感性色彩,不同结构的句子。

四、培养求异思维

常常见到在教学中教师煞费苦心用尽手段想把学生引入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的见解,是一种很重要的创造性训练。求异思维就要求敢于怀疑,不迷信。如《孔乙己》一文,以前参考书都认为是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但有位同学认为,科举考不上的人很多,像孔乙己的人很少,孔乙己自身有许多问题应是主要的,好吃懒做、死要面子、不负责任,这些都应是他悲剧的根源。况且文中对科举制度批判一字未见,而别人嘲笑孔乙己的描写却有多处,这应是揭露世人的凉薄。如此求异,能说不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吗?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不要死守现成答案,而要敢于批判,以培养创造精神。

五、培养发散思维。

曾有一个故事,说一位老师问学生,春天到了,花儿怎样了?小朋友有的说花几笑了,有的说花儿睡醒了……老师说不对,应该是花儿开了。我们有的老师就强调唯一性,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思维,而优秀老师决不会这样。想象更是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国文字虽然有很多是象形字,但更多的是表意文字,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必须要通过想象的再创造。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如“们”是什么样子的字?它是象形字,借助图形展开想象就容易理解了。《荷塘月色》中描写荷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描写光与影的和谐说是“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也离不开想象。孔乙己是怎样的人?随着文中对他的描述,我们在头脑中不断给这个人物添彩加色,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清晰的印象,这一过程也离不开想象。有位教师在教《孔雀东南飞》总结时讲:“如果刘兰芝没有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也没有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能有什么结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使学生合理想象。

总之,我们在句子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发展思维的天地,引导他们学会多向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使他们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

猜你喜欢
造句孔乙己想象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快乐的想象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造句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