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有好转趋势,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过去,国际贸易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挑战,贸易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艰难,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任重道远。作为当前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区之一,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与日俱增,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力量。
姜增伟: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与日俱增
目前亚太地区经济整体势头向好,但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部分亚洲国家经济增速下滑、通胀上升,甚至出现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现象。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加强协作,共度时艰,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的增长,成为亚太区各经济体、工商会组织和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内在联系合作的加强,世界各国的发展都不能孤立封闭进行,面临经济金融危机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合作共赢。
当前世界经济、国际金融、贸易投资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失衡现象,充分反映了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机制存在严重的不足和缺陷。现行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与规则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在许多方面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贸易组织新议题的谈判、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的改革等,都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规则的与时俱进。全球经济治理不可能回避世界变化后对现行规则提出的变革诉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年8月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呼吁,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应向更包容、更高效的方向改革,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当在全球决策中享有更多话语权。
在亚太地区,各国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需求和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远未释放、空间巨大。亚太各国商会和工商会组织要积极推动各国工商企业界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命运共同体,把国家间经济产业的互补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合作的互助力,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实现互惠共存、互利共赢。
当前,中国进口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对外投资步伐进一步加快。未来5年,中国进口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为此,中国贸促会在积极推动出口的同时加大进口力度,促进国家间外贸平衡发展;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努力促进对外投资,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
童道驰:寻求更高姿态、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中国进出口总值1~4月为132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其中,出口6797亿美元,下降4.8%。进口6445.4亿美元,下降1.2%;贸易顺差为352.4亿美元。但是从数据来看,4月份出口,虽然还是在下降,但是降幅在收窄,表明进出口也在处于稳定的阶段。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一季度保持了稳定的势头,虽然有所下降,但跟整个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宏观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从外部的经济环境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还是非常明朗的。美国经济相对是比较强劲的复苏,资本也开始回流。欧盟经济也趋于稳定,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保持了良好的稳定作用。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市场更大一些,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货币大幅贬值,贸易逆差扩大,经济下降速度加快等问题。这对于中国的进出口产生了重大的挑战,从外部的环境来看,即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挑战的一面。
中国一直奉行贸易自由化的战略,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各项承诺,也从世界贸易自由化中受益匪浅。中国为世界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中国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中国的进口出口同时都在增长,也为中国国家自身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出口是我们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同时中国的进口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的贸易顺差在收窄,进出口更加平衡,也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国奉行的是积极推进世界贸易自由的开放,更高水平的开放。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其他各种形式的贸易自由化谈判,我们希望在亚太地区之间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亚太地区涵盖了众多的人口,占全球经济总量也比较大。在这个区域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区,对于世界贸易和经济增长贡献非常大。这也需要各国政府共同努力,更需要工商界的努力,也需要企业界领袖们的贡献。中国也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更加开放市场,现在还有很多发达经济体,出于自身产业的考虑,很多领域的开放度还不高,对于出口的管制也非常严格,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发达经济体能够以更高的姿态,更高的水平开放。
中国正在跟美国商谈中美投资协定,和欧洲商谈中欧投资协定,这两个投资协定可以增加中国和这两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投资贸易的往来。
中国还在加大区域开放的步伐,习主席提出来的“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架设从中国江苏通往欧洲重要的桥梁,这个经济带涵盖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这将会对整个亚欧地区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为嘉宾在第三届世界工商领袖(昆山)大会暨第二届国际商会亚太CEO峰会讲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