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Interrelated Life and Craft
Once the craft potential of daily life bursts, goes beyond the scope of creation, becomes an element of life,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social cohesion factor, empowers the creativity and pushes forward each individual exchange and dialogue between cultures, craft can become the surrounding beauty around, the beauty of life. According to Muneyoshi Yanagi, “When craft culture matures, the advent of the beauty world is upcoming”.
“现代生活中工艺还有价值吗?
这样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手工艺及制品已不主要承担为人类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功能,工匠和艺人也从街头巷尾渐渐消失。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和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布满了超市商场的货架,谁更价格低廉和容易获得?传统工艺用的天然材料在日益城市化的人们眼中越来越陌生,谁还记得山野田间那些材料的本色和原生态?更别说古代匠人相材施艺顺应天材造物后的愉悦心情和用手摩挲的感觉,今天的造物者和用物者还有时间和心情体验或有屑一顾吗?
现代社会受诸如工业化生产、经济利益驱动、异质文化冲击等不同方面影响,许多传统手艺、工艺在衰退甚至消亡。工艺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但是,当我们偶尔转身或俯头却又每每发现:生活中工艺依然难于离去。
为什么孩子会依着集市里的糖人摊久久不散?娃儿仅仅是被甜味吸引?为什么民工棚中的大嫂和写字楼里的白领都会钟情十字绣的绷架?今天的娱乐还少吗?为什么米兰现代家具展里琳琅满目展品中来自台湾的43片孟宗竹片手工构建的一把椅子却会迎来瞩目的眼光?为什么已是T恤夹克上身的黔南苗寨姑娘在姊妹节依然不约而同地饰满手工的银饰、绣饰汇聚河畔欢唱……
日月相追,山水相依。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观察,人们生活中的手工艺终究不会只是远去!生活创造了工艺,工艺滋养着生活,工艺承载着人类文明和母亲的手温。
器成于求。无数的例子说明工艺源于生存需求,需求促进创造,生活催生工艺诞生。人类发明了许多与生活有关的物品, 它们包括一些依附于上的装饰具有某种实用目的和功能。为获取食物,有了箭簇石犁;为避风遮体,有了蓑棉丝裘;为盛水载物,有了瓦罐瓢盆。这些器物最初以手工艺为特征,演绎了人的聪敏智慧和心灵手巧, 也使造物技术逐渐留传积累被称为”工艺”。古时,工艺即生产。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工艺的对象。陶器、青铜器、编制、纺织物等,无不反映出与人生密切的关系。陈之佛曾讲:美术工艺确是为着充实全人类的生活而制作的。
工顺以材。人们早期工艺的产生,最早利用的就是天然材料。因此,工艺也源于人利用天然物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苍天赐大地万物,形成造物用材和工艺门类。在使用这些物质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材质的特性,进而彰显它的美和装饰性。手工艺最能贴切体会材料特性,如錾金、雕刻、髹漆、木艺、制陶。工匠没多少文化,甚至不识字,但他们顺从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是产生美的本质性动力。
手工艺既是源于繁衍生存的智慧结晶,也是人类赖以生养生息的技术保证。由于地形和交通所限,古人生活范围相对固定,区域物产有限。逐渐形成不同地区取材因地制宜和工艺特点。同样是储物盛水容器,植物茂盛地区用果实皮壳,草牧地区用动物皮囊牙角,河套地区用陶器,丘陵地区用竹木。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地区也会产生功能、工具、方法不同的形态和品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工艺。
随着社会的演进,工艺融入人类精神文化因素。手工艺一面继续提供越来越丰富复杂的物品,同时也有一部分更着重于装饰象征的功能。日用品演化为祭品、礼品、装饰品等。所谓“藏礼于器”,就反映上古时期物与礼乐的关系。一些用于祭祀敬神的物,成为礼乐之制的重要部分和载体。工艺有了身份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确认,也升华为种族的记忆。工艺延续生活的同时, 也成为文明的印记。
因此,回答现代生活中还需要工艺吗?就要对“工艺”的涵义有全面的理解。
“工艺”是什么?“工艺”一词内涵丰富复杂。工艺是实际的,是造物;是技术;是品种;是对材料处理的方法与过程;它具有手工技巧的涵义,但也可以量产;也指利用传统工艺材料创作的艺术形式,如陶艺、玻璃、家具等各种工艺制作和综合技艺。
工艺又是适应;是智慧;是创造;是承继和延续,具有精神文化属性。传统工艺面临的生存危机所遗弃的应是一些与现代生活完全脱离的部分,而从造物需求到造物体验中蕴含的人类积累的生活智慧精髓应该继承。
现代文明是人类生活的延续,工艺的本质也是延续的,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艺同时也是变化的。曾经的“物”的形态或许已消失,但“造物”所形成的工艺、造物的材料还在,或呈现新的形态。
与我们生活相关的物品已经很少用单一工艺就能完全独自造成。因此,工艺于今天生活的关系也是多向的。传统工艺的一部分延续,继续为人类生活提供物质保障。有些传统工艺中的某些技艺,根据现今技术得以变化。如原先完全靠人力提供的动力,改为其他能源。新材料、新型制的工具也扩大制作加工和创作设计的范围。玉雕为例,原先两脚来回摆动,通过皮带输送动旋力的方法,被高速玉雕机替代,铁皮加砣沙的工具被金刚粉工具代替。精巧的手动工具,改变了原先单一的“料动机不动”的加工方式。但这些技术变化,本质上并未改变玉雕工艺的根本, 优秀的玉雕艺术依然以“材美工精,温润和美”的艺术效果取胜。
日本的喜多俊之认为:需要判断是从传统工艺中汲取什么应用于现代生活。人类通过人体的五个感官来生活,从这个意义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没有改变。但每个时代的环境和科技却有很大不同。传统工艺的“用心制作”理念现在同样可以在现代工业中感受到。这正是传统工艺教给我们的真理。现代的传统工艺制作也并非要完全依赖于手工。机械及新科技的发展有时可以制作出手工无法完成的物品,但即使是最新近的三维打印技术, 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制作物品,而是要用心去制作,这一点是需要我们了解和把握的。
影响今天人们对工艺价值的观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工艺的现状。以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动力的社会, 无情地改变了传统工艺曾经辉煌的状态。一度以“工艺美术”冠名统一于国家创汇生产与出口计划经济框架下的产业,在受到改革和生活方式变化冲击下,曾陷入困境,有的濒临消亡,终于成了需挽救需抢救的领域。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艺术收藏市场在不断发育,很多人开始对收藏传统工艺产生了兴趣,一些人为了得到高利润的回报开始参与工艺品的投资。传统工艺又开始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玉器、首饰、硬木家具、刺绣、陶瓷等众多传统手工艺不断以价格刷新人们对它的认识。手工艺品的价值或被鄙视被抛弃,或被扭曲。有的以崇尚工巧、繁缛为尚,追求材质稀贵,忽略创意与工艺内涵,成为奢华淫巧的代名词!某些传统工艺品被逼进了玩物、奢侈品的窄路,这是对传统工艺价值的一种误导。
手工艺“实用”、“观赏”、“收藏”的功能如仅转化为“观赏”“收藏”功能,实用功能的缺失将限制消费人群,使得手工艺市场急剧萎缩。手工艺作品如成了古董,与民众的生活无涉,这对于“工艺”是致命的伤害。工艺不应仅是奢侈品的代名词,对工艺的理解要从物稀为贵的占有欲上升到欣赏苍天赐物的审美感。
另外,物化的“工艺”需转为“生活化”的工艺。工艺不仅仅是造物上的一个手段,其蕴涵的文化,今天可发挥其潜力,使现代人灵魂增值,更加自重,有更多创意的能量,实现持续发展。
未来生活中的工艺潜力何在?工艺当随时代,而且恰恰是时代的特征引发工艺潜力的萌发。今天的社会多元、丰富和综合性。手工艺有不及工业化的效率和规格化的弱点,但其有一些以前被忽略的另外一些特质:如对物质的态度;手工艺形成的个别性特点;制作的体验;创造的喜悦;思维的物化;对人内心情感价值的承载等等。传统工艺实用性;物质实体特征;装饰特征; 珍惜材料因物尽材,利用就地资源与环境的地域适应;追求精益求精和完美;民间普及性等等,在今天,依然有价值。
过去,人们对传统工艺的认识,更多在于造物一面,而其对人本身的影响,对人性情绪的影响,对民族对文化的影响作用不重视不注意。其实,学习做具体的东西,养成动手能力,工艺制作中将思维化为实体,将审美意愿表现出来,对现代人,对具有强烈个性善于抒发个体意识的现代人是具有吸引力的!我们今天或许有太“多”的创“意”而太少创“作”,只有在将思维付与实践,才会真正享受审美的快乐,体验生命的价值,受惠于创意对生活的意义。正是这些,促使一些人今天愿意回到传统手工艺中寻找那种温暖的感觉。
工艺和生活,发展不是相悖而是相依的。工艺要发展,以“舌尖上的生活”为例。工艺制作和烹饪技艺都是人们生活中普遍现象。人们对手工艺人和厨师所表现的对材料的运用和处置的技巧都怀有深深的敬意。真正的手工艺和美食都反对过度工业化和匮乏精神文化上的追求而鼓励融会贯通。当一份精美的食物从大厨的勺中诞生时,不应放在一个丑陋的餐具中。美妙的食物连同美妙的餐具,与围绕聚餐的谈话一起,应成为生活体验中如同雕塑整体般充满生命愉悦的共同部分。
现代生活中,美食追求已成为影响巨大的生活方式,而手艺还没有;美食甚至还渗透为大众的文化方式,手工艺也还没有。因此,面对挑战和机遇,手工艺的发展可以从不断成长的美食运动中学习一二。关键在哪里?就以瓷器为例,超越突破豪华“精品瓷”,在日常主流生活瓷中想尽办法创造“美”,让更多的人将其用于他们的生活。工艺融入生活, 才能走得更远。手工艺之美要获得永生,必须回到日常生活的世界中来。
生活中的工艺潜力一旦迸发,超脱造物的范畴,成为生活的要素、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凝聚力的因素,成为创造力来源以及个体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就能使工艺成为身边的美,手中的美,日常的美,生活的美,如同柳宗悦所述:工艺文化纯熟之际,将是美的国度来临之时。
生活中的工艺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