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007)
针对新增专业资源建设学科化的新模式构建
刘静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007)
新增专业文献资源建设不足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论文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近几年新增专业文献建设的调研,针对新增专业资源建设学科化的新模式构建,以尽快构建适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新增专业;资源建设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规模与结构的协调发展,
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不断设置新增专业。据统计,2007年高校新设置或调整了1 711个本科专业[1];2008年有1 662个本科专业[2];2009年有1 733个本科专业[3];2010年有1 887个本科专业[4]。新增专业主要是因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办学竞争力的需要,
充分考虑招生就业的市场需求而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后一一审核后才批准的。河南师范大学近四年新增本科专业9个:2008
年新增学前教育和翻译两个专业;2009年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会计学两个专业;2010年新增环境科学和社会学两个专业;2011年新增戏剧影视文学、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和化工与制药三个专业。
2.1 新增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高校图书馆对文献资源采购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学校专业的设置进行采购,相同的专业名称不同性质的高校,所学的课程也会有所差别,因此,采购前对各新增本科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根据新增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在中图分类法找到对照关系,例如翻译专业主要开设综合英语、翻译概论、科技英语、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中国翻译简史、英汉(汉英)翻译实践、英语应用写作、基础(高级)口译等课程,在中图分类法中对应的分类号为H059、I046、H315.9、H315;学前教育对应G6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对应TM;会计学专业对应F23、F0;环境科学对应X、O6;社会学对应C91;戏剧影视文学对应I23、J9和I053;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对应TN;化工与制药对应TQ46、R9和O6。
2.2 近四年新增专业文献资源购置情况
从近四年新增专业文献资源购置情况表来看,总体成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有些专业购书品种少,如2008年新增的学前教育专业,近四年累计仅进书81种,230册。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种:
第一,如学前教育专业虽然是设在教育科学学院,但是它和已有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从开设主要课程上看并无交叉课程。所以进书量也会偏少。
第二,造成新增专业量进书量少与这类图书出版的种类多少有关,新增专业的新增性特点造成了其文献不足。新增专业有三个特点:一是与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趋势密切联系,结合当前热点开设的专业;二是技术进步引致的对新型人才的培养;三是学科设置由原来的学究化、理论化转向实用。新增专业自身不成熟的特点造成文献信息建设的不足。
表 1 新增专业中文图书购进情况表
第三,新增专业本身存在文献资源建设不足的现象,说明我馆在新增专业文献建设中存在着不尽合理的现象,今后需要逐步调整。除学前教育专业外剩余其他八个专业,进书量相对较多,笔者发现它和原有专业甚至是学校重点学科有交叉学科,如环境科学和化工与制药专业都开设在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它们和原有专业如化学专业、环境工程学院有很多相同的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而且化学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其他专业均是省级的重点学科,文献采购经费也在向重点学科倾斜。但事实上,化学与制药专业的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等课程相关的文献2011年仅采购13种,39册。
由表1粗体字可以看出,当时没有这些专业,也存在进书量,说明新增专业和原来专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如:2009年开设的翻译专业,其实,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一直都开设有翻译课程。即使没有开设翻译专业,2008年仍有83种进书量。从新增专业开设前后对比可以看出,由于新增专业招生人数较少,相应分类的文献建设增加不明显。
由表1,近4年新增本科专业合计见表2。
随着新增专业从2008年的一个专业到2011年九个专业,新增专业占每年中文入藏总量的比重也有所增大。2008年学前教育专业入藏种数仅占中文入藏种数的0.23%,册书仅占0.10%,在学前教育专业投入的购书经费也微乎其微,仅占当年中文图书总价的0.08%。2011年,新增专业种数占中文入藏种数的11.21%,册书占11.40%。从表2可以看出,采访人员逐渐在重视新增专业文献的采购,但是从投入上来看,对新增文献仍需给予支持。
表 2 近四年新增专业中文图书入库情况表
表 3 新增专业所在大类中文图书购进情况表
从近四年入库新书来看,九个新增专业主干课程涉及的十个类目占入藏总量的各比例在62%~77%之间,占图书馆每年采购种数册数的60%以上,但实际新增专业采购量却很低,一方面这十个类目中包括高校图书馆采购较多的G大类,H大类和I大类,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增专业的开设和原有专业存在一定联系,有很多交叉学科,不同的专业有相同的基础课程,在重视相同基础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新增专业新增课程的文献采购。
为保证高校图书馆新增专业文献建设,图书馆可以具体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针对新增专业学科化的资源建设模式:
3.1 确定新增专业文献采集策略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在校师生,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购的基本任务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对文献的需求。采购前要充分了解本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开设的主要课程情况,尽可能使采购的文献符合读者需求。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调整和改变采购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文献的采购经费要向新增专业倾斜,重点扶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购进相关专业的文献,使新增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有书可读,保证其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2 提高采购人员水平
要克服对新增专业的陌生感,避免对新增专业的偏见。新增专业都是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办学竞争力的需要,而向教育部申请经多方面认证才设立的。因此,在文献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更要协调好新增专业、普通专业和重点学科经费分配问题,保证新增专业的文献建设。
3.3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采购质量
作为高校图书馆专职的采购人员,要“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是指采访人员要到教务处和教学单位,多和教务处人员和学科带头人、教学一线老师沟通,建立新增专业联合采集小组,多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了解到更多的有关新增专业的信息。定期搜集各相关新增专业为主题的书目,送达到院系,采取主动服务的方式。“请进来”指图书馆联系一些知名、权威的出版社,请他们来图书馆展出新书、请高校师生现场选书,特别要重视新增专业的文献采购。
3.4 学科馆员的参与
学科馆员在采访人员和新增专业教师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学科馆员应加强对新增专业学科建设进行组织、协调和整合。为新增专业的学科建设提供系统化的文献信息资源。
3.5 适当增加电子文献
针对学校新增专业,在纸质文献补充较慢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电子文献采购的比例,在采购前要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电子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
3.6 重视文献传递工作
为了平衡协调馆藏文献资源发展和用户文献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少高校都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文献传递是一项增强资源共享与互助理念、提高图书馆文献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的文献传递服务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HALIS等四家文献传递系统。
重视文献传递工作,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的读者使用文献传递服务,以克服我校现有文献资源的局限性,更好地保障新增专业的文献需求。
[1]教育部公布07年高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EB/OL]. [2013-5-18].http://learning.sohu.com/20080221/n255277730shtm l.
[2]教育部公布新设或调整的1662个本科专业名单[EB/OL]. [2013-5-18].http://news.163.com/09/0211/09/51S508P200011
24J.html.
[3]教育部2009年度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审批结果[EB/OL]. [2013-5-18].http://www.jyb.cn/high/tbch/2010/2010xzzy/.
[4]2010年经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EB/OL]. [2013-5-18].http://edu.qq.com/a/20100225/000194.htm.
G256
A
1671-0037(2014)03-40-2
本文为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新增专业资源建设学科化新模式的构建”(项目代码:02096400014)研究成果之一。
刘静(1982.5-),女,本科,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