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冬期”后,国内的光伏产业在内需拉动下终于逐渐企稳回暖。
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产业的利好消息不断: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面世,109家企业获得了行业通行证;商务部公告认定美国、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对相关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国家认监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当然,这并非就意味着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已经消弭,相反,行业内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更加暴露出来。
不久前召开的光伏设备质量研讨会上,光伏产业链相关各方初步达成共识,光伏产业应该“向质量要效益”。
国内光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013年7月,国家认监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到,对于光伏关键产品要加强检测认证,未经检测认证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认为,这个文件保证了检测认证的落实,但只是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还应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因为,通过检测认证,也并不就完全代表着企业真实的产品水平。“如果只在检测认证环节工作做得比较细,企业不按照这套去做、去生产产品,那么怎么办呢?”
真实的情况是,光伏产品国内不同地区的制造情况参差不齐,有质量很好的产品、出国都很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也有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的产品。
梁志鹏表示,客观来讲,中国制造的质量不好,名声也不好。“我们去给欠发达国家推销我们的产品、风电机组,他们都不太信任,他们觉得中国的产品是低劣的。所以说我们要一开始就把质量抓好,能使得我们能在国际上保持良好的信誉,国内产品的质量也可以达到国际的水平。”
2013年国家开发银行在其全国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调研发现,即便在同一个地区,采用不同的设备的发电小时数差别也非常大。数据显示,风电领域,国内最高的是福建,发电2666小时;而美国6000多万千瓦装机,风电平均发电是2700——我国最高的和美国的平均小时数接近。而之间的主要差距就是中国风机的可靠性质量问题。
国家认监委认证部处长邱磊认为,目前整个国家相关产品标准还不是很健全,比如在光伏关键部件的标准方面,目前无法满足国内水平需要的情况。
据统计,国内光伏产品大多数组件都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建造,由于前几年市场供不应求,企业为了赶工期、价格竞争等原因,生产的一些组件有安全隐患。同时,电站能否按照当初预定的设想来发电取决于采用的设备是否满足要求,电站设计是否有缺陷,电站施工是否符合规范,运维工作等,也都是问题。
另一方面,运行维护方面,国内现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也是企业未来能提升收益的一个途径。如在系统设计问题上,防洪设计、支架强度不足(会带来隐裂、裂纹等问题),风况估计不足,支架高度问题等问题普遍存在。专家介绍,好的设计对电站的长久运行非常重要。关键设备的质量问题,组件质量表现为热斑、隐裂(近两年越来越多、多长算隐裂有争议)、功率衰减(非常严重,棘手,到底每年衰减多少)、效率不同的电池的混用等;系统施工方面,施工队伍严重不足,2010?2012年业内为了抢电价,有些施工队连电气安装的基本知识都不具备,所以就存在防腐处理,预埋深度不足,接线不足等问题。
全过程质量控制亟须推行
要破解国内光伏产业产品质量瓶颈,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认为,首先要解决标准不完善问题。
他表示,现有标准只能解决可靠性,不能解决衰减问题,所以亟须进行加速老化实验。秦海岩介绍,根据不同气候条件、温度下的光伏组件的功率对比发现,最近几年新的原材料的采用,新的工艺,使得光伏组件的组件衰减速度增加。
其次还要解决检测设备落后的问题。然后是认证模式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生产工艺粗放,不是在每个工艺点都按照要求来进行。据介绍,从设计评估到原材料采购使用到型式试验,工厂的一致性过程工艺控制,全过程控制评估过程中,鉴衡认证中心在同企业合作开展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试点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一些企业生产工艺的粗放,不在每个工艺点都按照要求来进行。
秦海岩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从三方面破局。一是协调标准修改的事项和制定周期。现在标准修改太难,层层设计审批,费时费力;二是对检测认证机构加强监管,保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同时对不良认证机构加强惩戒;三是国内开发商在采购时,应优先采信国内认证证书。“不要崇洋媚外,国内一些认证的水平和要求不比国外差。只有把中国的检测认证权威性提高了,中国标准的权威性提高了,国内的制造企业才会强大。”
金融界对光伏行业“又爱又恨”
制约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还在资金方面,“差钱”。
对此,民生银行能源金融事业部经理王广举表示,作为投资方,偏向光伏行业下游,组件电站等,更多考虑投资的回收是否安全。以电站为例,“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如果20%资本金,80%银行贷款的话,回收期可能是8?10年。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这么长时间的回收期,操作起来是有难度的。一般我们是3-5年。10年还是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即质量不出问题,能稳定发电。这对质量要求非常高。而对金融机构而言,对质量是门外汉,需要第三方机构把关。”他因此表示,未来考虑引入比较可靠的认证机构。
英大泰和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米岳则表示,保险业同光伏组件和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脱节。金融机构扶持光伏行业,目前存在一定的束手束脚,因为一些传统的金融工具都用不上。商家苦恼的是国内市场目前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很少,25年独立承保的更少。英大从2009年就开始关注1年期的传统的质量保证,参与了一些组件商的出口工作的承保,大多数以供保方式参与。
他坦言,保险公司对光伏行业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国家给予的政策和光伏行业的确是快速发展的,包括光伏行业的制造。“恨”是保险行业对光伏产业整体都是看不透。“目前对光伏行业的保险要求都是25年,这么长时间很难有基础数据来决策,这里面涉及传统工具几乎没用,毕竟时间太长。举个例子,卫星、火箭、飞机都有再保,国际再保人对光伏行业却没有实体的再保支持。同时,对保险公司来说,承保光伏当年所有手续费都须呈列,保费当年只能获得1/25,导致保险公司对承保也不积极。
“我们期待对光伏产业的质量,能有更清晰的把握。从检测人和检测机构的角度,有检测标准统一的问题,就是说能客观评价参加检测认证的组件厂。在市场上,我们也希望差异化的价格能真实反映组件质量的差异”。米岳说。
光伏企业:
将严把设备和建设的质量关
在业界,提高光伏设备、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已成为共识。
中广核太阳能公司总经理谭庆浩表示,投资方最关注的就是投资是不是成功,最关注的就是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的利用小时数,另外一个就是运行维护成本。因为保证发电量和运维成本可控的话,就是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谭庆浩介绍,中广核首抓关键设备,如组件厂、逆变器厂、合作伙伴等,对设备整个制造要求和所有的环节都会有一个详细的要求。故障率较高的逆变器,我们在规范书中对所有的元器件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详细测要求和约束,所有的元器件的品牌和质量,在现场安装的时候都会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检测和复核。“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实现行业内的对标,建立一些数据库和共享机制,将我们的一些实际经验能够反馈到我们的上游甚至是一些主管部门中,去提高整个产业的质量水平”。
晶澳太阳能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重点从三方面把控。一是将产品检测认证跟电站系统认证分开,产品检测各行各业已经很完善,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二是认证现有工作同国家现有的政策相结合;三是要有做数字光伏的理念。
三峡新能源总经理助理刘姿则介绍,针对光伏设备易出现的寿命、性能、质量问题,“我们是标准先行,精细化管理来执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控制,在一开始就完善一系列的企业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监造和审查施工管理测试验收测试验证等,来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控制。”他同时建议,光伏行业的认证规范能进一步的完善,光伏领域的技术革命和进步能不断地更新;认证的时效性、保证认证产品和供货产品的一致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证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还需要具体化,认证机构出现问题如何界定也值得关注。
监管:市场手段能解决的
避免政府干预
光伏产业设备与产品的质量水平、运行维护可靠性如何切实有效监管?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认为,监管不能过多依赖政府,政府更多是提供相应的统一的认证规范和统一的认证标准,保证统一性的工作。
“我们希望监理检测认证机制和检测认证能够进入系统中,利用市场手段避免政府干预,尽可能的实现项目的商业化,我们也不想搞政府强制性,政府强制就需要去监管,但是我们也没有力量和经验去监管,所以客观上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管理。”他表示,“我们也希望有人去监管,那就让投资方自己去监管自己的项目,自己买东西就对自己买的东西负责,再一个就是银行,你贷出去了钱,又对项目抱怨质量不好建设不好,那你在贷款的时候怎么不去监管,现在说了都有需要认证,那就是你们自己要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负责了,保险公司也一样,如果对这些项目没有进行认证就上保险那不就是乱上吗?所以就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都可以解决。
他认为,政府就是提供相应的统一的认证规范和统一的认证标准,还有就是把认证机构管理好。但认证机构真出了问题也很难办,因为认证机构只能对当时送检的产品确保质量,但是检测产品和供货产品的一致性又怎么保证?这方面肯定还需要检测认证机构还有厂家的自身自律的管理加强,后面更加严厉的监管和惩罚制度,但是又要区分是故意造假,还是疏忽所致。
不过,总出现问题的产品就应该退市,这些都需要规范一些制度,都需要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