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2014-07-26 08:52邵树洪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7期
关键词:整理材料生活

每每考虑到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我总是感触颇多。要帮助农村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窗子,把生活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心灵融进风景里,开出写作之花来!

如何让农村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累积写作素材呢?这里,我谈几点体会:

首先,给学生一份热情。高尔基说过:“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可见,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表现生活。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对生活怀着深切的热爱,对世界充满浓浓的热情。让学生爱周围的一草一木、爱身边的每个人、每一件物、爱生活、爱世界。学生只有拥有这样的情感之源,才会愿意细致观察生活、认真感悟生活、努力表达生活。比如,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学生读一些积极乐观主题的故事,谈听故事的感受;或让学生谈爱好、说喜欢的动植物等,同学说得眉飞色舞时其他同学也必然会受到他们生活激情的感染,激起对生活的热情。

其次,给学生一种能力。在拥有热情的基础上,教师更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整理归纳,这种环环相扣的能力:

第一,观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1.观察的对象、范围包括身边一切的人、事、物、景等万事万物,社会的一切。2.观察的方法。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觉器官,仔细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用手等肢体触碰、用大脑记,发挥每一个器官的作用去为观察服务。3.观察的注意点:观察要细致、全面、有持续性。走马观花的观察起不了任何的效果。观察必须一丝不苟,周期可以三天、一周、甚至一个月、几个月,力求对观察对象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比如对事的观察可以由因到果,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环节,不忽略任何细节;对景物的观察可由整体到局部,细致到颜色、形状、数量、状态等等。

第二,观察固然重要,记录同样不可忽视。观察也许只是一时所得,若想一直保留就须借助记录。记忆的遗忘性和排他性决定了及时记录并保存观察后的点滴十分必要,记录过程即记忆过程,它有助大脑对观察所得加深印象,对将来的写作大有裨益。例如,我让学生在班上选定一个你愿意观察的同学,在一周的时间内,每天课前、课上、课后仔细观察他(她)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各方面,并做好详尽记录,且每天记录均不可重复,在这周结束时我要求学生把记录整理并加工成一篇作文,批阅之后我发现,学生描写水平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

第三,思考即对生活的再加工,生活因思考而多姿多彩。思考观察内容就是对第一手材料进行感悟、提炼、升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真善美、假恶丑都需要动脑思考才可以领悟参透。材料的主题、中心需要通过思考去提炼和升华,思考可以从众多事件中发现要发现的,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会因为自己的理解变成珍贵的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观察材料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深入细致地分析、品悟,比如对人的观察通过分析确定他(她)的主要性格;对事的观察通过思考选择恰当的主题;对景的观察通过感悟赋予它精神品格或象征意义等。

第四,整理归纳也是一项必要环节。一旦记录增多,材料的大量、零碎、杂乱无章便会严重影响使用,每次都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筛选。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材料分门别类,用相应标签标好序号整齐排列以便查询和使用。开学之初,我会发给学生整理本,专用于记录和整理积累的材料,学生逐步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每周系统整理。

最后,给学生一些机会。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更多融入生活的机会,在课堂内外尽量多开展活动、布置社会实践任务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课内开展制作贺卡、小发明、手抄报、校内写生等活动;课外组织做家务活,如做饭、洗衣、扫除等活动;社会实践可以组织公益活动,如发放环保传单、宣传保护动物、为贫困生筹款、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等。活动的形式应多样化,如:朗诵、调查报告、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这些平台的建立让学生生活不再只有书本,让他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入人群,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

将生活还给学生,给孩子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让孩子们的心灵更紧密地融入在生活的风景里,开出更绚烂的写作之花!

邵树洪,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猜你喜欢
整理材料生活
最美材料人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