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现在的学生多闻作文而色变,普通孩子不知选什么素材,如何落笔;“好孩子”总感觉无论怎么写,都无法写出自己想拿的高分作文。同学们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情感交流,为作文抓狂,甚至讨厌作文。
他们大多都生活在家庭——学校这两点一线中,顶多就是加上补写班的经历,所以知识面窄,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对天文地理历史知识知之甚少,习作素材的积累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既不能引起自身的愉悦,也激不起同学的共鸣。在作文任务面前,只能穷于应付、力不从心,所以作为中学教师,希望通过以读促写,情境体验的学习与研究,让学生学会读写结合,乐于表达,升华情感。
在读和写的关系方面,虽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前辈早就提出过“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等教学建议,但语文教学依旧没能摆脱“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被动局面,读写关系也只是“读只为读,写只为写”,把阅读和作文分开来教。在一篇阅读课文学完以后,又接着学下一篇课文,并没有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白白浪费了读写结合的练习机会;学生也是泛泛而读,没有“学以致用”。部分老师甚至大搞“题海战术”,课外布置多而杂的阅读题和作文练习,造成学生忙于做作业,老师苦于批改作业的双难局面,师生都苦不堪言。
笔者参考国内外作文教学理论和新课标要求,借鉴小学特级老师丁有宽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法”,以课文为凭借,以阅读课为突破,以读促写,读中悟写,不拘泥于课文的写作知识与技巧的简单模仿与嫁接,更重要的是力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学会迁移,乐于写作。
一.用好教材促写作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也随之增长。读是从外到内的收获,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教学的特点是读写同步,相互作用,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边读边写,读写同步。课本既是阅读课本,又是作文课本。并抓住了“仿”这一环节,从仿句开始,到仿句群、仿段、仿文。因为模仿是创新的前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以课文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积极发掘课文中的“写”(说)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说)的拓展、迁移与辐射,以达到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春酒》,其鲜明的写作特色是作者琦君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使用传神的词语,来体现其散文不雕琢,不粉饰,舒放自然的特点,表达自己对亲人、家乡及童年的美好感情。在“把盏品细节”的教学环节中,老师作如下设计:
作者围绕新年喝春酒写了许多有趣的细节,表现出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吗?请你把最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品一品,并说明理由。
老师先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怎样找细节描写来品味,学生有了“抓手”,就争先恐后地进行品析:
生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我” 比作肚子鼓鼓的蜜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对春酒的喜爱之情,体现了“我”乐不可支的情态。
师:把“我”形容成蜜蜂,这个比喻好不好?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老师提示:记得在读幼儿园的女儿晚饭之后,总唱着:“小猪吃得饱饱,闭上眼睛睡觉觉,大耳朵在闪闪,小尾巴在摇摇,咕噜咕噜……”)
生齐笑。
……
因为《春酒》是自读课文,所以老师在同学们把握了文章的细节、语言和作者的感情后,适时地让学生练笔,学会学以致用:
掀开记忆的一角,尘封的岁月里留下了我们每个人金灿灿的童年,请把你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一件玩具或一种食物写下来。要求:写出细节,写出情趣,300字左右。
同学们有感而发,写出了不少生趣盎然的作品。
这样,让学生体会和仿照文章中表达情感的细节描写手法进行写作,学生慢慢地领会了课文的妙处,学会思考运用相关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感受,渐渐地由怕写作文,变成敢写作文,能写作文。
在学完了八年级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时,笔者结合本单元的综合性活动《到民间采风去》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活动《寻觅春天的踪迹》,指导学生学习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法,学写记述描写民族文化习俗、节令的叙事性散文,掌握围绕中心事件从不同角度展开叙述描写的手法。同时,掌握移步换景法等常见的游记写法。老师布置学生以“我家乡的小吃” “寻觅春天的踪迹,我家乡的春节习俗”、“背起行囊到广州采风:精彩广州一日游”、为内容写文章,学生对单元文章整体感知,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又有了前面小片段练习的铺排,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情感真挚。
在记叙文的教学中,当遇到内容跟学生的生活贴近的,我们就适时地让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写成文章,当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的片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就指导学生学着仿写,进而迁移到创作。从教材中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谋篇,制造悬念、渲染气氛、首尾呼应等作文的技巧,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这样既减少了学写的盲目性,又加快了由读到写的转化过程。
二.拓宽阅读促写作
除了课文之外,笔者所在学校在2012年3月开始,还在每周固定增加了一节课外阅读课,务求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其知识面广,思路开阔。叶圣陶先生老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的技能。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只有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互相补充,课外阅读巩固课内讲读,才能全面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汲取更多的营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望。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确是学生们对于那些被奉为经典的如《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童年》、《朝花夕拾》等名篇提不起兴趣,需要“被阅读”。据笔者调查,男孩子喜欢阅读的多是武侠、冒险小说和微小说之类,现在网络小说的盛行,更为他们千奇百怪的阅读需求提供了便利。这也符合了他们求知欲强,年轻喜欢猎奇的心理。与其说他们对名著兴趣不大,倒不如说他们还未真正领略到经典的魅力。所以他们宁愿读些轻松易懂令人发笑的文章,也不愿读那些需要仔细品味揣摩的文字。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第一要务是保证同学们的阅读时间,能真正静下心来品读文章。所以学校开设阅读课,让同学们能静心阅读,注重积累,培养语感。第二是选择高质量的读物,如鼓励每位同学订阅每周的《现代中小学生报》,阅读图书馆的各类杂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学会多读书,多迁移。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每次能做简要的摘抄和点评,或对好词妙句进行品析,或对人物性格进行点评,或对中心主题阐述见解,学会有个人独立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囫囵吞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笔即是思考时。创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气氛,让学生广泛涉猎,博览多闻,扩大阅读面,不断享受阅读的妙处。
第三,老师利用语文课时间向学生介绍名著中的妙处和时下的文质兼美的热门书籍,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蔡志忠的漫画《论语》,于丹和易中天的《百家讲坛》等,引发同学们回家继续阅读的兴趣。把学校的阅读时间拓展到课外,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四,定期对读书笔记和同学们的阅读心得进行定期的展示,让同学们得以互相借鉴、质疑和“攀比”,哪个同学做得更用心,更有感悟……课后,老师让同学们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再创作文章输入电脑并排版整理,每个班都设一本作文专刊,让同学们都有一个平台互相交流学习,各抒已见,让思维和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符合了初中学生好奇、喜欢受人肯定的特点,也令他们对阅读和写作都保持浓浓的兴趣。很多同学学会在课余时间到阅览室借阅书籍强化阅读,利用班里的图书角进行“图书的漂流”,在写作中谈论书中的观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妙处也在于能不求甚解,乐在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书籍的魅力,体验阅读的乐趣。这样,从老师要求的“被阅读”到学生自觉地查阅资料,上网搜寻,图书馆的静心享受,读书的过程实际就是感知、理解、品味的过程,老师也欣喜地看到同学们那一点一滴的进步,从简单的阅读心语到整篇的读后笔记,再到自己的作文参加《现代中小学生报》的作文PK比赛,参加各项作文大赛的获奖……品读、领悟、欣赏、探索、创造,渐渐形成同学们健康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一年半下来,也有了一种“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之感。
第五,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设计相应的练笔学习运用,让学生掌握达成写作目标的方法。
笔者认为,读写结合,再辅以教师悉心指导,通过恰当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方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那么我们也将收获成功的喜悦!
赵雪芹,教师,现居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