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晶
四年没当班主任了,今年我重操旧业,当起了班主任。想起我四年前带的那届学生,还是感慨颇多的。那时我毕业刚一年,深知自己年轻经验不足,很怕“镇”不住学生。所以处处严格要求,事事追求完美,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不免急躁冒进了一些。现在我已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初为人母,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发生了变化。我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也在反思以前对学生的教育是不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我们常说要因材施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呢?如果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只是拿一些条条框框简单地要求学生,那么一切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今年当我准备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我对自己说,我要改变自己,要更耐心、更细心地教育我的学生,和他们成为朋友。我希望他们不是表面上对我言听计从,而是能心悦诚服地认同我的教育理念,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上进的爱学习的人,做一个能为别人着想的人。
开学不久,我就碰上了一个问题学生——李x。说起他的问题,倒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差。他入学成绩是班里的第二名。军训时,我任命他为代理班长。但是后来发现他的责任心不够强,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只是疲于应付。后来又有多个任课老师向我反映他上课交头接耳,有时还有接话把的毛病。于是我就找他谈话,他答应的倒是挺好,但是行动上却改变不多。我想让这样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当班长,实在是不能让人信服。在第三次谈话后,我撤掉了他的班长一职。但我又怕他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于是让他当了学习委员,并要求他在学习上起带头作用,想以此来激励他。他明确表态要痛改前非。好,那就拭目以待吧。
几天后一个周五下午两节课后,我突然发现李x不见了,同学说他去画室学画画了。他根本不是美术特长生,也没有给我请假,竟然自作主张,无故旷课。而且第三节课我们还有运动会的彩排任务,班里的3个去画室的美术生都回来参加彩排了,他却没有,还让同学随便找个理由搪塞我,自己就回家了。当时我真的很生气。苦口婆心的教育,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他现在反而越发过分了。
没想到电话的那头,李x妈妈还有一肚子的话要向我倾诉。这几天她为了孩子玩手机不做作业的事和他冷战到了现在。“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李x妈妈向我说起了家里的情况。李x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他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在日照。李x小学四年级时转学到了济南,一个人寄居在姑姑家。一年后他姑姑打来电话,说管不了孩子了,他妈妈这才从日照搬来济南。才一年的功夫,她发现儿子变了,用她的话说就是真的管不了他了。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家长说他说多了,他就往外跑。他妈妈也怕孩子跑出去以后出什么意外,就不敢太唠叨他了。电话里一个劲地对我说:“老师,我是实在没办法了,孩子我就交给你了。你好好教育他,我拜托了。”
电话这头的我,心情越发沉重。许多的学生问题根源都是由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孩子小小年纪,怎么能缺少父母的监护,让别人代为照看?家长离开孩子那么久,一直对他放任自流,等孩子出现问题,再去告诉他要这样做那样做,这个时候,父母的话恐怕就没有那么强的说服力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家长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和孩子构建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那简单的说教就无法起到教育感化的作用,尤其当孩子成长到青春期,逆反心理强,就更听不进去了。
我一方面安慰李x妈妈,告诉她孩子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要改正它,也不能操之过急,家长和老师应互相配合,单靠一方是不行的。放下电话,我就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李x的问题是:(1)每次批评他,他都有理由为自己申辩,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2)即使口头上答应要改正,但行动上却不能落实。而且近几日说他的次数多了,他也越发表现得不耐烦,好像每次硬着头皮听老师教训完了拉倒。所以我想我应该改变策略。既然说教对他作用不大,我也就少说为好吧。第二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一改往日严厉的口吻,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他无故旷课的行为让老师失望。他低下了头,然后我不再说其他批评他的话了,而直接问他下一步怎么办。他说改,我告诉他不能总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们定了个协议,这一个月内若他连续犯错三次以上,就回家反省,什么时候能遵守纪律了再来上课。李x不是一个成绩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只不过身上坏习惯太多,自我约束力不强。若屡教不改,那么停课回家反省是一个让他加强重视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吓唬吓唬他。但是用这一招,前提是要和家长沟通好,取得家长的支持,找到孩子的雷区,攻其要,挫其锐,一举收服才有成效。我的语气缓和,但是态度很坚决。我让他写下保证签上字,其他批评的话,我没有多说就让他回去了。
后来他确实有所收敛,虽然偶尔也会犯点小错,我基本都放他一马,但如果看到他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可以看出他还挺高兴的。我想有的时候学生也要哄一哄。光批评,他就疲沓了。这个时候只要把规矩立下,批评的话就不要再多说了,免得引起逆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我想如果说我对李x的教育取得了一点成效,那是得力于在我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以后,更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也更能包容他的缺点了。虽然该批评就批评,但是我不会因为学生犯错再急得火冒三丈了。面对问题学生,首先我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不急不怒,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出一点让步,站在问题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让我的教育更加有效。
李镇西老师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应该是感化而不是灌输。周二的最后一节课是大扫除时间,往常都是我监督着学生打扫卫生,但是这节课学校有会议安排,开完会后,我刚走进班里,两个卫生委员就一个箭步冲上来。“老师,我们想辞职,很多同学都不听我们的,一小撮垃圾,好几个人都扫不干净。咱们班今天的大扫除扣了很多分。”我一听,火一下子又窜上来了,老师不在,难道连卫生都打扫不好吗?主要是我也很心疼这两个小家伙。每天他们两个都要早来,监督同学们打扫卫生,把卫生委员难为的都想辞职不干了,这也太不像话了。我走进教室,开始了一通长篇大论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发火。这通火一直发到6点。别的班的学生都走光了。我觉得自己越说越生气,也顾不得怎么结尾。“放学!”说完这两个字,我就走出了教室。
晚上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我反思,像这样发通火有效果吗?有意义吗?明天我又该如何面对我的学生,是该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还是和往常一样和颜悦色?这时,我收到一条短信,是学生孙xx发来的:老班,今天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还说,老班挺不容易的。老班你别生气了,以后我们改。我的气本来也消了大半,又看到这样的短信,心里觉得温暖了不少。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一大早来到教室,值日生已经开始做值日了。我发现有些边边角角还是不太干净,于是拿起扫帚,自己扫了起来。有几个正在早读的学生马上过来抢我的扫帚,我对他们说:“不用,你们去早读吧。”这时班里很安静。
从那次以后,我班的卫生不用我再每天反复地叮嘱,学生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值日任务了。我想有时候学生也是需要敲打敲打的。但是如果老师能更有耐心、更细致地做工作。就像我这次的亲自上阵,或许更能感化学生。孙蒲远老师说:“只有使学生相信并且感动时,我们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
编辑 谢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