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雷杰
摘 要:对特级教师王某某的授课过程进行分析与探究,总结授课的得与失,以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在课改的路上一路探索。
关键词:地理特级教师;授课;得失
2013年11月笔者有幸在安徽省阜阳市某中学聆听了地理特级教师王某某老师的一节课《常见的天气系统》。王老师此次授课系“阜阳市特级教师、阜阳名师课堂教学巡展”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吸引了很多一线地理教师前来观摩。接下来,笔者先介绍一下王老师的大致授课过程。
首先,王老师以阜阳市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接着,多媒体显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什么是锋面、锋与天气、学以致用等几个方面;最后,王老师留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变化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这个探究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并撰写探究报告。总观王老师的授课过程,再结合课后市教研员、地理特级教师陈鹏飞老师的点评,笔者认为本节课亮点多多,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
一、特级教师的授课亮点
1.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上课一开始,王老师即在大屏幕上展示了此节课的学习目
标,这是授课时的一条明线。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从创设情境(阜城天气变化)→提出问题(天气系统)→分析问题(锋与天气)→问题拓展(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我国天气)的顺序来讲授,作为授课的暗线。明确的学习目标配合清晰的逻辑结构,使得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2.重难点突出
本节概念很多,如,气团、锋面、锋线、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王老师并没有过分强调概念,而是着重突出锋的判断及对天气的影响,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另外,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分配给了冷锋与天气的关系,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分配给了暖锋以及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王老师突破难点并非均衡发力,而是以点带面,张弛有度,详略得当。
3.授课内容紧扣“课标”要求
“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等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影响”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王老师授课过程始终紧扣这一点。除了教材插图,王老师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多幅图片,更进一步丰富了课标的内涵。
4.运用古诗词为授课增色
王老师本节授课运用了多首古诗词,为课堂增色不少。如,在讲到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时,王老师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以及“清明时节雨纷纷”作为例子;在提到冷锋对天气的影响时,则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举例;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说明准静止锋对天气的影响。以上诗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课堂内容。
5.联系家乡实际,学以致用
新课的导入,王老师以最近几日阜城的天气变化为案例,讲
课过程中又以锋面形成的雨带不稳定以至于安徽省多水旱灾害作为例子,最后以“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为课题作为课后探究作业,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王老师始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现生活中的地理,强调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夯实了情感、态度、价
值观。
纵观王老师的授课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她具有扎实的学科素养,渊博的课外知识,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甚至可以用朴实来形容她的教学,一点不花哨,简洁,直达目标。因此,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特级教师高水平的学科素养。
二、存在的不足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学本身就是门缺憾的艺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
1.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王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本节课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2.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贯穿始终
本节课,王老师的讲授法贯穿始终,至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没有涉及,因为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没有安排相应的学生活动。
新课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才符合新的课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
3.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以至于课堂气氛略显沉闷。究其原因,不外乎借班上课,师生彼此不熟悉,早上第一节课,学生精神劲头不足,后面教师及专家听课,师生难免紧张等。但陈鹏飞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教学设计“目中无人”,没有安排相应的学生活动才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关键。因此,本节课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课堂合作、探究活动没有真正的落实。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特级教师尽管是教师中的王牌,尽管拥有高超的学科素养,但如果不重视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同样会存在着不足。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又要加强教学研究,“两条腿走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市教研员陈鹏飞老师提出的“一手教学,一手教研”,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华丽转身。
编辑 郭晓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