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海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创设有效的导学、自学、测评等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我记得曾上过这样一节化学课:在对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学生极力主张用水电解来制取氧气,而教材上是以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为此师生间进行了一场争论。学生据理力争:“电解水虽然消耗大量的电能,但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同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二者比较当然是用水为佳。”面对这种现状,我问学生:“一堂课45分钟,我们既要制取氧气,又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得及吗?”课堂静了下来,我接着引导学生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关键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也能制得氧气呢?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习惯,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由此让我感受到,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导学方式和智慧是多么重要啊。
由于初中化學学科特点,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广的意义和价值。对此,有效创设自学情境尤为必要。
一、提出问题,呈现自学提纲
如,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学生可找出教材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的最佳途径。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分工合作。
二、开展自学,实验探究
剩下的时间里,各学习小组都行动起来,选择需要的器材和物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应及时辅导和鼓励。
三、成果展示与交流
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小组把设计的实验方案交上来,小组成员分别描述实验过程,阐述实验结果。
四、测评与反思
当各小组展示完毕后,由师生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评价。这时,教师要呈现指向于本节内容的测评题卡,组织学生完成,互动讲解订正,实现学习结果的应用与升华。
初中化学探究式学习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而在实施过程中,更要兼顾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积极创设“导学—自学—测评”学习情境,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