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 张志强 李澎涛
(1.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 陕西 西安 710018;2.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18;3.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18)
《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开创了我国流域管理综合性地方性立法的先河,是陕西省依法治理渭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省渭河流域管理局依法从事渭河流域管理的法律依据。为贯彻落实《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规范渭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工作,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组成强有力的项目团队,通过资料搜集、实地查勘、全野外数据采集、权属调查、资料整理、数据校审、数据建库、入库等工作,历时七个多月,完成了陕西省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任务,提供了《基于GIS的渭河流域管理信息系统陕西省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成果报告》,含成果:①《陕西省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技术手册》;②《陕西省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空间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③《陕西省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分布挂图》(比例尺1:50000)。
该项目成果不仅填补了渭河干流中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现状资料的空白,同时为渭河流域建设管理提供了现势性良好的基础数据支撑。
随着渭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建设规模趋向大型化,建设种类趋向多样化,补救工程数量也在增加,项目的防洪评价工作量增加,这给项目审查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继续加强渭河综合治理非工程措施建设,开发基于GIS的陕西省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是实现渭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GIS的渭河流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以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为核心,有效整合渭河流域现有的各种信息与数据资源。系统的整体架构可以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个层次。数据采集主要以现有的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2011年航测成图的1∶5000陕西省渭河干流电子图为基础,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调查和搜集整理等方式获取最新基础数据和属性数据;数据管理主要是对基础数据的整理、汇总,实现对数据资源的管理;数据应用主要为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应用服务。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本项目计划分三期完成。第一期主要针对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水文水位站、河岸生态景观工程等。第二期主要针对防洪工程,第三期针对岸线、滩涂管理等工程。
2.4.1 建设范围
河道范围:本期建设河道范围是陕西省渭河干流宝鸡峡水利枢纽至渭河入黄口。
工程范围:包括河流范围内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水文(位)站、跨河桥梁、穿堤涵闸(管)、跨河输电线路、跨河管道、河岸生态景观工程、其它建设项目)。
2.4.2 工作内容
①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水文(位)站、河岸生态景观工程等外业普查、全野外数据采集整理;②管理技术手册制作;③分布挂图制作(比例尺为1∶50000,中、下游各1幅);④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建设;⑤成果报告编制。
图1 总体框架图
本次调查的范围主要是陕西省渭河干流宝鸡峡水利枢纽至渭河入黄口段,涉及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五个地市。各类项目采集的主要特征指标如下:
(1)水文(位)站:简介、建站时间,测流断面位置、管理单位等。
(2)桥梁:设计防洪标准,桥长、桥宽、车道数,滩面高程、与堤防交叉形式,堤顶净空,桥面高程、堤顶处梁底高程,桥墩数量及截面尺寸,与堤防或河道交角等。
(3)跨河管道:基础数量,结构,堤顶净空等。
(4)穿堤闸涵(管):临背水侧基本尺寸,结构等。
(5)跨河输电线路:线路条数、铁塔数量、铁塔结构,最低弧垂点高程。
(6)河岸生态景观工程:简介、蓄水面积、水面宽度、管理单位等。
(7)其它建设项目:根据建筑物具体特征采集相关指标。
根据调查测量结果,截至2013年7月底,陕西省渭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筑物共476处(个)。其中,水文水位站共计13个;跨河桥梁64座(包括在建桥梁6座),其中中游38座,下游26座;支流河口桥25座(包括在建及扩建桥梁5座);跨河管道共计24条,其中中游14条,下游10条,天然气管道13条,热力管道7条,供水管道2条,输油管道2条;跨河输电线路共计80条,其中中游43条,下游37条;穿堤涵闸(管)共计249个,其中中游193个,下游56个,中游主要集中在左岸;河岸生态景观工程3处;其它建设项目共计18处。
(1)宝鸡市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共221处。其中,水文水位站2个;跨河桥梁32座,含左岸支流河口桥2座及右岸支流河口桥5座;跨河管道12条,其中输气管道7条,热力管道5条;跨河输电线路33条,其中左岸虢潘线联络支线与虢潘线在河滩处交汇;穿堤涵闸(管)136个,其中左岸92个,右岸44个;河岸生态景观工程2处,其它建设项目5处。
(2)杨凌区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共2处。其中,桥梁1座;左岸穿堤涵闸(管)1个。
(3)咸阳市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共110处。其中,水文站1个;跨河桥梁16座,含左岸支流河口桥1座;跨河管道2条,其中输气、供水管道各1条;跨河输电线路15条;穿堤涵闸(管)73个,其中左岸45个,右岸27个;河岸生态景观工程1处,其它建设项目2处。
(4)西安市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共66处。其中,水文、水位站4个;跨河桥梁20座,含右岸支流河口桥7座;跨河管道6条;跨河输电线路19条;穿堤涵闸(管)15个,其中左岸9个,右岸6个;其它建设项目2处,其中排碱沟工程1处,潜坝1处。
(5)渭南市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共77处。其中,水文、水位站6个;跨河桥梁20座,含右岸支流河口桥10座;跨河管道4条;跨河输电线路13条;穿堤涵闸(管)24个,其中左岸17个,右岸7个;其它建设项目10处,其中渡口7处,防倒灌工程3处。
按照《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要求,水文、水位站现状分布基本满足防洪标准要求,但水文、水位站技术装备存在老旧、过时现象,建议适时更换,以满足水文测验需要。
4.2.1 桥梁间距、堤顶净空
据统计,现有59座大桥中(不含浮桥和景观桥),桥梁间距满足4km要求的25座,占42.4%。与堤防立交55处,堤顶净空不能满足《黄河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标准(试行)》(简称《审查标准》)4.5m要求的有34处,以中游居多,中游31座大桥中仅蟠龙大桥和西宝高速铁路桥2座符合要求;下游14座与堤防立交的大桥中,满足要求的有11座,符合情况较好。
4.2.2 桥梁孔跨、与河流夹角
桥梁跨度按《审查标准》要求,一般滩地孔跨不小于30m,主河槽孔跨不小于50m。按此要求对照已建桥梁,由于建设年代不同而存在差异,建设较早的桥梁,原设计标准较低,加之河道淤积影响,中、下游现状桥梁存在跨度较小情况较多;近几年新建桥梁,其无论是净空、与河流夹角还是孔跨都基本满足要求。
4.2.3 渭河综合治理堤防工程施工取土影响
渭河综合治理堤防工程取土场大多是在河滩内取土,引起平均滩面高程下降是毫无疑问的,但具体到某一河段,还须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区别对待。现阶段并不能得出全河段平均滩面高程下降多少的结论,桥梁设计与洪水影响评价应考虑此方面问题。
4.2.4 对渭河干流桥梁项目审查、建设的建议
建议一,地方政府合理布置,科学规划,同时尽可能减少建桥数量,并做好已建桥梁加固工作;建议各级管理机构及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把好项目审查关。建议二,对桥面下已成为娱乐场所的部分桥梁,按全国卫生城市标准保洁,全覆盖,不能留死角。建议三,桥梁设计理念再提升,在渭河逐步成为立体景观河的形势下,可考虑设计斜拉桥、拱桥等。
跨河管道主要为输气管道、输水管道以及热力管道等,这些管道主跨为30m~45m不等,不满足《审查标准》主槽孔跨不小于50m的要求。建议下阶段加强前期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和技术审查工作,使其满足防洪需要。
渭河干流穿堤涵闸(管)共计249个,其中中游193个,下游56个,穿堤涵闸(管)主要集中在左岸,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穿堤涵闸(管)从分布情况看,存在分布密集、设置不合理现象,尤其是中游地区,穿堤涵闸(管)分布间隔多介于70m~500m之间,间隔100m且管径较小的涵管较多(≤0.6m管径的56个,占约1/4),过小间隔以及分布密度大会对堤防形成隐患和安全威胁。
建议在工程治理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穿堤涵闸及涵管数量,尽可能合并处理,做到布置合理,保障堤防安全;同时加强监测管理,避免渗透破坏发生。
对于高压跨河输电线路(35kV及以上),按规范要求,跨堤处弧垂点高度不小于安全高度7.0m,滩地内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安全超高,一般介于10m~15m不等。从交通安全角度分析,现状跨河输电线路不满足净空安全要求的共8条,渭河中、下游各4条。
建议在有条件情况下,尽可能对以上不满足安全净空要求的线路进行加高改造处理,使其满足安全要求。
渭河河道内现分布河岸生态景观工程3处,分别为宝鸡市金渭湖、石鼓山环湖生态景观工程以及咸阳人工湖工程。
宝鸡金渭湖工程、石鼓山环湖生态景观工程位于宝鸡市河段,不同程度存在泥沙淤积以及河床被抬高问题;咸阳湖存在问题是湖区水质需要城市中水进行补充,由于中水夏季保持时间有限,易形成富营养化,水质较差。
建议对湖区河床淤积、水质以及地下水水质等影响环境及工程安全的项目加强日常监测,采取相应改善措施,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其次,管理单位应制定防汛应急预案,针对紧急汛情等情况采取应急机制,确保河岸生态景观工程内人员安全,防汛安全。
其它建设项目中,新建工程与堤防连接部位及自身稳定性较好,但部分已有工程,与堤结合部位及自身由于运行较久,安全性及稳定性有所不足,建议结合渭河整治进行加固及补强处理。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