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总要求,要想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东城教育不仅需要把“精品特色”战略落到实处,更需要把改革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教育的全面优质品牌化,由“有教无类”到“优教无类”,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增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打造4条优质资源带,建立14对深度联盟校,今年年初,旨在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全面优质品牌化,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东城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今后,东城区将以学区为基本建设单元,通过推进联盟一体化建设,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带,建设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探索初中双优发展等途径,建立共同发展机制,实现学区教育全面品牌化,满足老百姓的现实需求。
三条途径全面提升小学教育优质品牌
推进学校深度联盟。通过一长执两校、大年级组制、联合教科研、师资培训、课程、硬件资源共享等路径,在“联盟一体化建设”机制框架下实行统一管理,对于“一体化”程度成熟的学校适时更名,不断促进优质资源的增量。
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带。打破学校壁垒,以一所优质小学为龙头,联合2-3所普通小学,实行两种学校办学新模式:优质品牌学校资源带内低年级部多端口、高年级部终端汇集的并联式教育优质资源发展带的办学模式;不同学段不同校区的串条式优质教育资源带的办学模式。
探索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充分发挥学区内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打通学段,通过优质品牌小学增设初中部(建设初期与中学示范校初中部实行大年级组制、委托代管等形式)和示范中学增设小学部两种方式,积极探索中小衔接的实施路径。未来三年内,东城区将在每个学区建立至少1所九年一贯制的优质品牌学校。
两种模式促进初中建设
优质初中校建设。将示范高中的初中部定位为“优质初中”,进一步扩大初中的招生办学规模,使其招生总量达到全区招生计划的80%-85%,通过学校深度联盟、年级托管等方式,实现资源统筹、管理统筹,促进质量提升。
优先发展初中校建设。将区域内历史悠久、具有相当规模的初中学校定为“优先发展初中”,安排15%-20%的招生计划。通过控制班级数量(4个班)及班级规模(25-30人/班),以精品特色建设为引领,以优质高中部分中招计划(30%)分配到一般初中办法为保障,实施小班化教学实验,在优先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升入示范高中的比例,从而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预期成效
东城区教育将用三年攻坚突破,五年形成格局,七年全面优质。
经过5-7年时间(2014年-2020年),推进区域中小学全面优质化、品牌化,东城区优质学校共增长约33所(2016年增长约10所,2018年增长约13所,2020年增长约10所);扩大优质教育学位约6450个(2016年扩大学位约950个,2018年扩大学位约2000个,2020年扩大学位约3500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接近100%(2016年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61%,2018年83%,2020年接近100%)。
到2020年,东城将实现全面优质教育品牌化,通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不断增大,将从根本上破解择校等社会难题,使适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让好学校就在老百姓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