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桂芝+何建宇+焦义菊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机构。大学的责任与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丰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清华大学依托百年教育资源的积累,以“教育服务社会”为宗旨,开展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用10年的时间探索出了教育扶贫的清华模式。
关键词:大学教育扶贫模式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机构。大学的责任与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丰富。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进行科研、生产新知识,而且还需要积极走出“象牙塔”,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要从被动的社会义务履行转变为到主动的社会责任承担者。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更是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是行动和实践的进步(严隽琪,2013)。清华大学从2003年开始探索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至今已10年,已在全国1,086个县级教育机构、2,520个乡镇中小学建立了3,600多个远程教学站,每年提供的远程及面授课程超过2,000学时,累计培训人次近160万,为贫困地区搭建了“知识扶贫的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实现了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成功创新。
教育扶贫的基本原则:大规模、见实效、可持续、能推广
进入21世纪后,清华大学率先响应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队伍的号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理念和目标:3年内在1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远程教学站,利用学校成熟的远程教育平台,调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当地发展需求输送远程课程,帮助提升贫困地区人群自我发展能力。
2003年9月12日,第一批16个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开通仪式暨教育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标志着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的顺利启动。2005年9月,在全国26个省市区建立100个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的初步目标正式完成。在实践中,学校认识到全国很多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对清华大学的教育资源存在迫切需求,时任副校长的胡东成教授提出了“大规模、见实效、可持续、能推广”的教育扶贫工作的基本原则,决定清华百年校庆之前将教育扶贫工作基本覆盖到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2011年3月学校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清华大学在53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起了远程教学站,实现了基本覆盖国家级贫困县的目标,探索建立了成熟、有效的远程教育扶贫模式。
在重点针对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清华大学还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将建站地点延伸到了其他欠发达地区,如省级贫困县、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地区等。
1.搭建知识传播的高速路:远程教学站
清华大学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对象,利用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无偿捐助卫星接收天线、多媒体接收器等设备和技术,帮助欠发达地区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无偿输送适合贫困地区干部、中小学师生、医药卫生人员等所需求的教育与培训资源。教学站主要分两类:第一类主要开展面向干部和社会的培训,一般设立在当地组织部、县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地。第二类主要是开展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的培训,一般设立在乡村中小学。为了得到当地政府有力支持,学校积极促成建站县成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教学站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县领导任职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共同指导和监督教学站工作。
2.接地气的培训内容:地方出题、清华解题
远程教学站的建立为通过培训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技术和组织平台,如何借助这一平台为贫困地区提供贴近需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培训,是清华大学10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学校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在第一次带领清华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江西省安远县考察时说:“你们出题,清华做题,你们需要的清华大学将全力支持。”正是抱着这样的决心,学校经常派人深入基层,了解各地的需求,了解了贫困地区人才队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清华大学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扶贫项目,切实协助贫困地区打造人才队伍。教育扶贫的核心在于课程安排,培训课程必须适合贫困地区的发展。为此,学校在设计课程之前,都要派工作人员去贫困地区调研和考察。例如,乡村英语培训课程设计之前,学校组织外语系教师奔赴贫困地区,与乡村英语教师一起学习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找出他们的兴趣点,分析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反馈给贫困地区培训对象,与贫困地区代表一起讨论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制定出了最合理的课程体系,受到了贫困地区学员的广泛欢迎。10年来,学校开发了大量关于中小学师生、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技术人员、基层干部、农民的课程,每年播出的课程约2,000多学时。
在培训教材上,学校也特别重视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教材及教学资料。为了开发教材,学校派出工作人员多次往返贫困地区,根据调研的结果,针对普通农民,先后开发出《好日子等着你—实用生活技能教材》《好日子等着你—实用语算教材》等实用教材;针对职业技术人员,开发出《计算机基础应用》教材;针对贫困地区的乡村英语教师,开发出基础英语教师培训系列教材,包括《英语语音训练教程》《英语教学十六讲》《英语读写译教程》《英语口语与听力教程》等教材。正因为这些课程和教材都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与贫困地区代表反复讨论之后得出的结果,因此培训获得良好效果。
3.提供贴近需求的培训模式:“请进来”与“送出去”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以培训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及党政干部为主。在中小学培训方面,培训针对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各科目教师等展开。党政干部培训方面,针对基层干部,开展县域经济、依法行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等专题培训。
教育扶贫工作采用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贫困地区的需求,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请进来”就是把贫困地区的各类人群请到学校来参加面授培训。以2013年为例,学校举办了21期中小学教师面授培训、11期干部培训,每期邀请70名~80名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或领导干部来清华大学参加面授学习。针对基层干部,地方政府需承担往返北京的交通费、食宿费和少量的培训费;针对中小学师生,除往返交通费之外,培训和在清华大学的食宿全部免费。
“送出去”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远程教学站,无偿将学校的课程资源送到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的人群在当地聆听到学校的培训课程。学校每年提供的远程课程约2,000学时,包括实时直播课程及录播课程。第二,把学校的优秀教师及学生送到贫困地区开展巡讲及支教活动,让贫困地区的各类人群面对面地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2013年,先后“送出去”学校领导力论坛、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周末支教活动、清华大学中小学教师巡讲活动等。
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传播知识、消除贫困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将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使命。在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之初的2004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希曾说:“清华大学是一所得到国家重点支持的学校,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培养好学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一些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清华不仅是清华人的清华,也是全国人民的清华,用教育资源服务贫困地区发展是清华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1.创新理念:扶贫先扶智
中国扶贫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持续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推动当地经济、教育、文化等全方面发展。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其优势在于教育、科研和人才。在教育资源方面,学校有着来自各院系、附中、附小、附属医院的专业师资队伍,正如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策理所说:“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培训资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经济发展到环境保护,从医疗卫生到文化建设等领域,学校都能提供合格的教师为贫困地区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
针对我国教育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的现状,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以提高贫困地区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理念,利用技术优势搭建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广泛的教育扶贫网络,充分发挥高校整合教育、技术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与优势,拓展了社会扶贫参与渠道,丰富了社会扶贫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手段,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模式,创新了社会力量尤其是高校参与扶贫开发的理念,实现了扶贫模式的创新。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评价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搭建便捷的学习平台,为那些居住偏远分散的极端贫困人口提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高速公路,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开展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有益探索,是中国远程教育的一个亮点和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认为:“清华大学这种扶贫方式是发挥优势、展其所长,也是对定点扶贫的一种创新。”
2.创建平台:多元化、多领域、广受益
清华大学在深化教师与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育扶贫网络发展成为一个多领域扶贫的平台和一个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从2008年开始,学校将教育扶贫项目与“三下乡”项目充分结合,在贫困地区开展“三下乡”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工作,累计共培训干部8,432人次,积极宣传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和方针,并协助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住宅规划工作。2008年~ 2013年,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亟待更新理论及实践知识的需求,学校先后开展11期针对乡镇医疗管理干部的培训,面授培训665人,远程培训人数约6,000余人次。同时,学校还积极利用清华附属医院的资源,将医疗扶贫融合到学校扶贫网络上,一方面针对医护人员在远程平台上播放医疗知识,另一方面送专家教授去贫困地区巡诊,当面指导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
2007年,原国家计生委开始与学校合作,借助学校教育扶贫网络,采取在现有教学站上挂牌与国家计生委出资新设两种方式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66个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远程宣传教育工作站,用来培训基础计生干部。从2007年至今,通过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级计生干部约4.3万人次。
另外,针对贫困地区的普通农民,学校也开展了相应培训工作。以甘肃陇西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适应能力培训为例,该项目培训对象为甘肃陇西贫困地区13岁~18岁失辍学适龄青少年,2006年~ 2007年先后开展了3期培训,累计培训各种失辍学青少年165人。
经过多年累积,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网络已经搭建成了一个针对中小学教师、学生、党政干部、城乡规划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技术人员、普通农民的多元化人才培训平台。从2003年开始,通过远程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总计培训各类人群约176万人次。其中培训各级中小学师生144.7万人次,培训各级党政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计生干部31.2万人次,普通农民及职业技术人员312人(见表 1)。
表1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培训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次
3.汇集力量:携手全社会、聚力东西方
教育扶贫工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在项目设计推广早期,学校就得到了国家各部委、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在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的挂职干部的大力支持。他们帮助联系贫困地区并介绍教育扶贫项目,陪同考察建站地点,提供培训需求,支持教学站运行。此外,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例如,香港伟新教育基金会、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等长期慷慨捐资支持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如表2所示,教育扶贫项目完全依赖学校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的支持,起到了汇集社会资源的作用。
表2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拨款及捐赠款明细
单位:万元
年份 继教学院拨款 香港捐赠 澳门捐赠 内地捐赠 美国捐赠
人民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美元
2004 130.00 90.00 5.00
2005 180.00 330.00 30.00 4.00
2006 225.00 29.00 15.00 6.00
2007 210.00 250.00 70.00 100.00 31.35
2008 160.00 1250.00 30.00
2009 180.00 400.00
2010 210.00 453.50 30.00
2011 152.25 400.00 30.00 100.00 8.00
2012 150.00 476.00
2013 150.00 443.60
合计 1747.25 4093.10 29.00 160.00 100.00 181.35 18.00
学校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探讨远程教育与教育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教育扶贫。2005年6月,学校召开的“信息时代知识传播与扶贫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8名代表参会研讨。2007年6月,为期3天的“基于农村社区远程学习的知识共享”区域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孟加拉国、蒙古国等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2007年11月14日“远程教育扶贫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学校举办,来自12个国家部委、香港爱心机构、21个贫困县和美国及日本9所大学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教育扶贫融入大学育人工作
1.汇集全校力量,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从2003年至今,学校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学校层面成立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落实,实现了校级层面的领导和协调,以及项目的实体化运作。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实施教育扶贫的能力,专门设立了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了一支具有扶贫专业素质的队伍,目前此办公室现有10位工作人员。在干部培训、中小学教师等领域,均有专业人才组织策划培训课程。专业化的队伍实现了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作为桥梁,已经将教学站和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单位都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学校与贫困地区共同实施教育扶贫工作的管理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10年培训实践中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师资是教育扶贫的核心,学校一开始就着重积累及培养适合贫困地区的师资。多年来,已经累积了一批由学校各院系、清华大学附中附小、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清华科技园及其他兄弟院校组成的专业队伍。
2.传承责任感,引领志愿风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还注重与学生培养工作相结合,以公益育人的方式,将学生培养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人才。从2004年起,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利用暑假组织在校生和青年教师奔赴教学站所在地开始扶贫支教活动。3,000多个远程教学站成了学校师生的第二课堂和实习基地,通过支教实践,师生们也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扶贫已经成为清华师生的实践课堂,融入到大学生培养和人文教育当中,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选修课程,切实地将教育扶贫工作融入到学生培养计划中。从2006年开始,吸引了境外志愿者参与其中。截至2013年底,共有1,575名学校学生、249名学校教师、550名境外师生参与“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支教活动”。通过支教,学生和教师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006年12月,在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支持下,学校学生自发成立了“教育扶贫公益协会”, 致力于搭建教育扶贫的平台,让更多的清华学子关注教育扶贫,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将学生教育扶贫常态化、长期化。在教育扶贫办公室的支持下,协会不断探索教育扶贫道路,成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0多人,并组织创立了一些在校园内颇具影响、深受欢迎的品牌活动:“周末支教”“电脑传爱行动”“心愿认领”“梦想课堂”等。协会引领学校学生长期持久参与教育扶贫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鼓励了一些学生立志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继续从事扶贫事业。
回首10年扶贫路,任重道远再出发
2013年12月7日,学校召开了“教育扶贫1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教学工作站代表出席会议,分享了参与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的感受,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学校副校长邱勇表示,“10年来,学校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这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工作之一。”
学校在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谋划如何利用好这些教学站来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服务,为当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网络的信息和知识积累功能,为国家整体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另一方面,清华教育扶贫开展了10年,积累了丰富的培训数据和案例经验,今后应充分发挥学校的研究优势和智库功能,通过深入调研和系统研究,力争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等方面提供数据和案例来源。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李艺英]
1.创新理念:扶贫先扶智
中国扶贫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持续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推动当地经济、教育、文化等全方面发展。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其优势在于教育、科研和人才。在教育资源方面,学校有着来自各院系、附中、附小、附属医院的专业师资队伍,正如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策理所说:“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培训资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经济发展到环境保护,从医疗卫生到文化建设等领域,学校都能提供合格的教师为贫困地区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
针对我国教育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的现状,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以提高贫困地区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理念,利用技术优势搭建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广泛的教育扶贫网络,充分发挥高校整合教育、技术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与优势,拓展了社会扶贫参与渠道,丰富了社会扶贫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手段,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模式,创新了社会力量尤其是高校参与扶贫开发的理念,实现了扶贫模式的创新。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评价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搭建便捷的学习平台,为那些居住偏远分散的极端贫困人口提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高速公路,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开展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有益探索,是中国远程教育的一个亮点和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认为:“清华大学这种扶贫方式是发挥优势、展其所长,也是对定点扶贫的一种创新。”
2.创建平台:多元化、多领域、广受益
清华大学在深化教师与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育扶贫网络发展成为一个多领域扶贫的平台和一个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从2008年开始,学校将教育扶贫项目与“三下乡”项目充分结合,在贫困地区开展“三下乡”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工作,累计共培训干部8,432人次,积极宣传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和方针,并协助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住宅规划工作。2008年~ 2013年,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亟待更新理论及实践知识的需求,学校先后开展11期针对乡镇医疗管理干部的培训,面授培训665人,远程培训人数约6,000余人次。同时,学校还积极利用清华附属医院的资源,将医疗扶贫融合到学校扶贫网络上,一方面针对医护人员在远程平台上播放医疗知识,另一方面送专家教授去贫困地区巡诊,当面指导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
2007年,原国家计生委开始与学校合作,借助学校教育扶贫网络,采取在现有教学站上挂牌与国家计生委出资新设两种方式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66个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远程宣传教育工作站,用来培训基础计生干部。从2007年至今,通过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级计生干部约4.3万人次。
另外,针对贫困地区的普通农民,学校也开展了相应培训工作。以甘肃陇西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适应能力培训为例,该项目培训对象为甘肃陇西贫困地区13岁~18岁失辍学适龄青少年,2006年~ 2007年先后开展了3期培训,累计培训各种失辍学青少年165人。
经过多年累积,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网络已经搭建成了一个针对中小学教师、学生、党政干部、城乡规划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技术人员、普通农民的多元化人才培训平台。从2003年开始,通过远程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总计培训各类人群约176万人次。其中培训各级中小学师生144.7万人次,培训各级党政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计生干部31.2万人次,普通农民及职业技术人员312人(见表 1)。
表1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培训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次
3.汇集力量:携手全社会、聚力东西方
教育扶贫工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在项目设计推广早期,学校就得到了国家各部委、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在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的挂职干部的大力支持。他们帮助联系贫困地区并介绍教育扶贫项目,陪同考察建站地点,提供培训需求,支持教学站运行。此外,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例如,香港伟新教育基金会、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等长期慷慨捐资支持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如表2所示,教育扶贫项目完全依赖学校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的支持,起到了汇集社会资源的作用。
表2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拨款及捐赠款明细
单位:万元
年份 继教学院拨款 香港捐赠 澳门捐赠 内地捐赠 美国捐赠
人民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美元
2004 130.00 90.00 5.00
2005 180.00 330.00 30.00 4.00
2006 225.00 29.00 15.00 6.00
2007 210.00 250.00 70.00 100.00 31.35
2008 160.00 1250.00 30.00
2009 180.00 400.00
2010 210.00 453.50 30.00
2011 152.25 400.00 30.00 100.00 8.00
2012 150.00 476.00
2013 150.00 443.60
合计 1747.25 4093.10 29.00 160.00 100.00 181.35 18.00
学校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探讨远程教育与教育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教育扶贫。2005年6月,学校召开的“信息时代知识传播与扶贫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8名代表参会研讨。2007年6月,为期3天的“基于农村社区远程学习的知识共享”区域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孟加拉国、蒙古国等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2007年11月14日“远程教育扶贫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学校举办,来自12个国家部委、香港爱心机构、21个贫困县和美国及日本9所大学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教育扶贫融入大学育人工作
1.汇集全校力量,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从2003年至今,学校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学校层面成立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落实,实现了校级层面的领导和协调,以及项目的实体化运作。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实施教育扶贫的能力,专门设立了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了一支具有扶贫专业素质的队伍,目前此办公室现有10位工作人员。在干部培训、中小学教师等领域,均有专业人才组织策划培训课程。专业化的队伍实现了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作为桥梁,已经将教学站和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单位都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学校与贫困地区共同实施教育扶贫工作的管理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10年培训实践中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师资是教育扶贫的核心,学校一开始就着重积累及培养适合贫困地区的师资。多年来,已经累积了一批由学校各院系、清华大学附中附小、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清华科技园及其他兄弟院校组成的专业队伍。
2.传承责任感,引领志愿风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还注重与学生培养工作相结合,以公益育人的方式,将学生培养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人才。从2004年起,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利用暑假组织在校生和青年教师奔赴教学站所在地开始扶贫支教活动。3,000多个远程教学站成了学校师生的第二课堂和实习基地,通过支教实践,师生们也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扶贫已经成为清华师生的实践课堂,融入到大学生培养和人文教育当中,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选修课程,切实地将教育扶贫工作融入到学生培养计划中。从2006年开始,吸引了境外志愿者参与其中。截至2013年底,共有1,575名学校学生、249名学校教师、550名境外师生参与“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支教活动”。通过支教,学生和教师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006年12月,在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支持下,学校学生自发成立了“教育扶贫公益协会”, 致力于搭建教育扶贫的平台,让更多的清华学子关注教育扶贫,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将学生教育扶贫常态化、长期化。在教育扶贫办公室的支持下,协会不断探索教育扶贫道路,成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0多人,并组织创立了一些在校园内颇具影响、深受欢迎的品牌活动:“周末支教”“电脑传爱行动”“心愿认领”“梦想课堂”等。协会引领学校学生长期持久参与教育扶贫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鼓励了一些学生立志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继续从事扶贫事业。
回首10年扶贫路,任重道远再出发
2013年12月7日,学校召开了“教育扶贫1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教学工作站代表出席会议,分享了参与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的感受,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学校副校长邱勇表示,“10年来,学校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这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工作之一。”
学校在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谋划如何利用好这些教学站来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服务,为当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网络的信息和知识积累功能,为国家整体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另一方面,清华教育扶贫开展了10年,积累了丰富的培训数据和案例经验,今后应充分发挥学校的研究优势和智库功能,通过深入调研和系统研究,力争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等方面提供数据和案例来源。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李艺英]
1.创新理念:扶贫先扶智
中国扶贫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持续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推动当地经济、教育、文化等全方面发展。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其优势在于教育、科研和人才。在教育资源方面,学校有着来自各院系、附中、附小、附属医院的专业师资队伍,正如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策理所说:“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培训资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经济发展到环境保护,从医疗卫生到文化建设等领域,学校都能提供合格的教师为贫困地区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
针对我国教育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的现状,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以提高贫困地区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理念,利用技术优势搭建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广泛的教育扶贫网络,充分发挥高校整合教育、技术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与优势,拓展了社会扶贫参与渠道,丰富了社会扶贫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手段,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模式,创新了社会力量尤其是高校参与扶贫开发的理念,实现了扶贫模式的创新。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评价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搭建便捷的学习平台,为那些居住偏远分散的极端贫困人口提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高速公路,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开展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有益探索,是中国远程教育的一个亮点和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认为:“清华大学这种扶贫方式是发挥优势、展其所长,也是对定点扶贫的一种创新。”
2.创建平台:多元化、多领域、广受益
清华大学在深化教师与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育扶贫网络发展成为一个多领域扶贫的平台和一个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从2008年开始,学校将教育扶贫项目与“三下乡”项目充分结合,在贫困地区开展“三下乡”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工作,累计共培训干部8,432人次,积极宣传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和方针,并协助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住宅规划工作。2008年~ 2013年,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亟待更新理论及实践知识的需求,学校先后开展11期针对乡镇医疗管理干部的培训,面授培训665人,远程培训人数约6,000余人次。同时,学校还积极利用清华附属医院的资源,将医疗扶贫融合到学校扶贫网络上,一方面针对医护人员在远程平台上播放医疗知识,另一方面送专家教授去贫困地区巡诊,当面指导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
2007年,原国家计生委开始与学校合作,借助学校教育扶贫网络,采取在现有教学站上挂牌与国家计生委出资新设两种方式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66个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远程宣传教育工作站,用来培训基础计生干部。从2007年至今,通过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级计生干部约4.3万人次。
另外,针对贫困地区的普通农民,学校也开展了相应培训工作。以甘肃陇西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适应能力培训为例,该项目培训对象为甘肃陇西贫困地区13岁~18岁失辍学适龄青少年,2006年~ 2007年先后开展了3期培训,累计培训各种失辍学青少年165人。
经过多年累积,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网络已经搭建成了一个针对中小学教师、学生、党政干部、城乡规划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技术人员、普通农民的多元化人才培训平台。从2003年开始,通过远程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总计培训各类人群约176万人次。其中培训各级中小学师生144.7万人次,培训各级党政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计生干部31.2万人次,普通农民及职业技术人员312人(见表 1)。
表1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培训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次
3.汇集力量:携手全社会、聚力东西方
教育扶贫工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在项目设计推广早期,学校就得到了国家各部委、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在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的挂职干部的大力支持。他们帮助联系贫困地区并介绍教育扶贫项目,陪同考察建站地点,提供培训需求,支持教学站运行。此外,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例如,香港伟新教育基金会、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等长期慷慨捐资支持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如表2所示,教育扶贫项目完全依赖学校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的支持,起到了汇集社会资源的作用。
表2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拨款及捐赠款明细
单位:万元
年份 继教学院拨款 香港捐赠 澳门捐赠 内地捐赠 美国捐赠
人民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美元
2004 130.00 90.00 5.00
2005 180.00 330.00 30.00 4.00
2006 225.00 29.00 15.00 6.00
2007 210.00 250.00 70.00 100.00 31.35
2008 160.00 1250.00 30.00
2009 180.00 400.00
2010 210.00 453.50 30.00
2011 152.25 400.00 30.00 100.00 8.00
2012 150.00 476.00
2013 150.00 443.60
合计 1747.25 4093.10 29.00 160.00 100.00 181.35 18.00
学校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探讨远程教育与教育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教育扶贫。2005年6月,学校召开的“信息时代知识传播与扶贫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8名代表参会研讨。2007年6月,为期3天的“基于农村社区远程学习的知识共享”区域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孟加拉国、蒙古国等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2007年11月14日“远程教育扶贫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学校举办,来自12个国家部委、香港爱心机构、21个贫困县和美国及日本9所大学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教育扶贫融入大学育人工作
1.汇集全校力量,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从2003年至今,学校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学校层面成立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落实,实现了校级层面的领导和协调,以及项目的实体化运作。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实施教育扶贫的能力,专门设立了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了一支具有扶贫专业素质的队伍,目前此办公室现有10位工作人员。在干部培训、中小学教师等领域,均有专业人才组织策划培训课程。专业化的队伍实现了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作为桥梁,已经将教学站和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单位都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学校与贫困地区共同实施教育扶贫工作的管理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10年培训实践中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师资是教育扶贫的核心,学校一开始就着重积累及培养适合贫困地区的师资。多年来,已经累积了一批由学校各院系、清华大学附中附小、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清华科技园及其他兄弟院校组成的专业队伍。
2.传承责任感,引领志愿风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还注重与学生培养工作相结合,以公益育人的方式,将学生培养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人才。从2004年起,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利用暑假组织在校生和青年教师奔赴教学站所在地开始扶贫支教活动。3,000多个远程教学站成了学校师生的第二课堂和实习基地,通过支教实践,师生们也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扶贫已经成为清华师生的实践课堂,融入到大学生培养和人文教育当中,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选修课程,切实地将教育扶贫工作融入到学生培养计划中。从2006年开始,吸引了境外志愿者参与其中。截至2013年底,共有1,575名学校学生、249名学校教师、550名境外师生参与“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支教活动”。通过支教,学生和教师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006年12月,在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支持下,学校学生自发成立了“教育扶贫公益协会”, 致力于搭建教育扶贫的平台,让更多的清华学子关注教育扶贫,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将学生教育扶贫常态化、长期化。在教育扶贫办公室的支持下,协会不断探索教育扶贫道路,成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0多人,并组织创立了一些在校园内颇具影响、深受欢迎的品牌活动:“周末支教”“电脑传爱行动”“心愿认领”“梦想课堂”等。协会引领学校学生长期持久参与教育扶贫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鼓励了一些学生立志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继续从事扶贫事业。
回首10年扶贫路,任重道远再出发
2013年12月7日,学校召开了“教育扶贫1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相关领导以及教学工作站代表出席会议,分享了参与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的感受,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学校副校长邱勇表示,“10年来,学校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这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而且更是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工作之一。”
学校在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谋划如何利用好这些教学站来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服务,为当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网络的信息和知识积累功能,为国家整体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另一方面,清华教育扶贫开展了10年,积累了丰富的培训数据和案例经验,今后应充分发挥学校的研究优势和智库功能,通过深入调研和系统研究,力争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等方面提供数据和案例来源。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