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
摄影是指利用相机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而新闻摄影则是将影像所记录的内容,作为新闻信息进行传递。新闻摄影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常常激发出新闻摄影工作者的灵感,新闻摄影人通过自己对事件的认知感悟,选择出独特的视角,运用丰富的摄影语言来捕捉正在发生的瞬间影像,将最真实的新闻现场通过图片传播给大众。
新闻传播功能
1. 新闻摄影传播的主要特征。
传统意义上,新闻摄影的传播有两大主要特性,分别是直观形象性、瞬间形象性。直观形象性体现在,新闻摄影传播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将新闻事件现场的情况传递给大众,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结合文字可以让大众更直观的了解事件的情况,留下深刻印象。据一项权威调查,人们对图片信息的关注度是文字信息的4倍左右。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性特性,在体育新闻摄影中显得尤为突出。2008年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拍摄的《奥运会上受伤的柔道运动员》获得第52届“荷赛”体育特写新闻单幅一等奖,他抓取了柔道选手比赛受伤后俯身时鲜血滴溅在垫子上的瞬间,表现了运动员光鲜背后的付出。
2. 新闻摄影传播的时效性。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直观形象性和瞬间形象性,新闻图片传播的另一种特性——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越来越重要。其中“新媒体”就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因其时效性较传统媒体大大增强而备受人们关注。新媒体主要包括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1]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作为新媒体时代新闻图片传播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我们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微博”这个名词,发微博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微博的出现让新闻摄影图片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微博客是一种自主、快捷、利于互动的信息传播网络平台,微博的出现让更多人可以成为新闻摄影的拍摄者,这也大大提高了新闻摄影传播的时效性,以前新闻事件发生后,要等摄影记者赶到现场才能拍摄,往往现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拍摄后还有复杂的编辑审查过程,这使得新闻图片的传播严重滞后。而现在不同了,随着手机摄影的普及,当身边发生新闻事件时,任何人都可以用手机进行及时记录,然后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及时上传微博,在第一时间让更多的网友看见现场情况,了解到新闻事件。2011年“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中,微博图片再一次走上前台,微博图片比其他媒体发布图片早了10个多小时。[2]
舆论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摄影的另一项基本功能。新闻摄影对于社会中一些有争议的甚至丑陋现象的批评揭露,具有见证性和现场感,因此也更具有威慑力。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图片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可以快速地向公众展现突发事件的真相。2012年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致36人死,2人重伤。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视察现场时背着双手开心嘻笑的照片被网友拍下并传上了微博,此照片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众多网友对其进行了人肉搜索,杨达才被网友发现其在各类场合佩戴名表11块之多,其中高级手表5枚,每块价值万元以上,最高达20——40万元;2012年9月5日,网友“晨曦微播”又在微博上贴出照片,称杨达才的眼镜超10万元。懂行的网民发现,杨达才的眼镜是罗特斯的,在“傅仪眼镜”里,这款镜架最低售价是13.8万元。这一切引起了陕西省纪委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安排相关部门展开了调查。最终,杨达才因严重违纪被撤职并继续接受调查。一张新闻图片加上网络的力量,将一位原本身居高位的国家干部“拉下马”,足以证明新闻摄影在舆论监督上的重要作用。
宣传引导功能
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拍摄的照片《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展示的是2005年4月29日15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会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后的第一次会见。是国共两党跨越60年历史性的握手。画面瞬间生动而富有感情,胡锦涛与连战同时向前迈出一步,在将要握手还没握上的时候,记者抓拍下了这一瞬间。这一瞬间表达出了作者“这是海峡两岸开始,而不是结束”的构思想法。[3]这幅作品不仅生动有趣内涵丰富,而且让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看到了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预示着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将进一步加强。照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正是由于新闻摄影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新闻摄影的采访和编辑都必须慎之又慎,既要尊重新闻规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又必须坚持新闻摄影的思想性。必须坚持在真实性的前提下,树立大局意识、导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责任。[4]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记者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进行深入的采访拍摄,照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人为摆拍,这严重违背了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这样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但起不到宣传引导的作用,事情一旦败露,还会起到不好的舆论效果。
历史文献功能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纪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黑镜头”、“老照片”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能够使人们突出地感觉到照片作为历史记录的巨大意义。[5]比如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曾击败罗伯特·卡帕、布列松以及尤金史密斯等竞争者,被影响巨大的网络杂志《数字记者》评选为“二十世纪的新闻记者”。该杂志的主编在解释艾森斯塔特获奖理由时说:“他最深刻地冲击了新闻摄影,留下了最伟大的遗产。”[6]
正如这位编辑所说,在那个年代,艾森斯塔特向读者忠实传达了20世纪最为关键的历史时刻,并拍摄了过去一百年中几乎每一位伟大人物,例如丘吉尔、梦露、约翰·肯尼迪等。1945年,在庆祝期待已久的日本投降之时,一名欢欣鼓舞的海军战士热情地拥吻了一位护士,画面背景中,是纽约时代广场上正在庆祝战争胜利的人群,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瞬间。endprint
再如另一位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表现的是1945年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多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投降书的签署,正式宣告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像这样的照片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新闻摄影所记录的新闻事件越重大,“定格”的历史人物越重要,其文献价值就越高,这种历史的永恒形象和永恒记载所产生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必然带上文献美的色彩,这种文献价值和文献美是新闻摄影所创造的永恒的历史价值。[7]
新闻摄影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着所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8]新闻摄影具有的可信的、权威的、无可争辩的文献价值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其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就在于用镜头把历史人物的伟大镜头,把现实生活中随着时间逝去的富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的事件保留下来,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和永恒的财富。[9]
结 论
本文从新闻传播、舆论监督、宣传效应、历史文献以及审美功能五大方面详细概述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新闻摄影的重要性。
在这个新媒体行业快速崛起的时代,我们每天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所包围,而在这些信息中最直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是真实、鲜活的新闻图片。新闻摄影正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优秀的新闻图片可以让新闻传播达到“眼见为实”,让社会中的丑陋现象公示与众;优秀的新闻图片可以引导社会稳步前进,记录下每一个都将成为珍贵历史的瞬间;优秀的新闻图片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滋养。在未来,相信新闻摄影职业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新闻摄影人也将扮演更重要的社会角色。
注释:
[1]百度百科:《“新媒体”》,http://baike.baidu.com/view/339017.html
[2]李西莉:《论微博时代的新闻摄影》,《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6期
[3]火夕:《贺延光谈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2011年7月21日,http://bbs.cnool.net/cthread-52762222.html.
[4]张葵:《新闻摄影的舆论引导功能》,《青年记者》2006年第5期
[5]归欣:《新闻摄影应凸显社会功能》,《南阳日报》2010年9月
[6]瑞威·戈登:《目击者》,中国摄影出版社2010年版
[7]王胜利:《略论新闻摄影的文献价值与文献美》,《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年会论文集》1999年版.
[8]归欣:《新闻摄影应凸显社会功能》,《南阳日报》2010年9月.
[9]王胜利:《略论新闻摄影的文献价值与文献美》,《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年会论文集》,1999年版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