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文章比西子 详略得当总相宜

2014-07-24 07:46牛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5期
关键词:罗丹雕像记叙文

牛锐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天工作到深夜,他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那双有特色的、突出的手呢?原来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罗丹的做法对我们写作文也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作文时只有围绕中心对材料进行一番巧妙的剪裁,安排好详写和略写,这样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中心才能明确。否则就会给人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快乐。”是啊,给予就是快乐的。如果在别人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给予他一点点帮助,你会感到很快乐,因为你帮助了他,使他摆脱了困难,从而你也感到快乐、幸福。给予,是一种语言;给予,是一种方式;给予,是一种爱心;给予,是整个世界!给予永远是快乐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以“给予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在给予中得到快乐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 张 敏

很多人都不喜欢给予,他们认为给予是痛苦的,但我却在给予中得到了快乐,也体会到了人生的幸福。(开头既反向立意,既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又巧妙点题,实在有一箭双雕之妙。)

那是上个星期天,我和爸爸约好到市里游玩,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他们不停地向爸爸妈妈要这要那。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大人们都非常慷慨,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我也让爸爸给我买了一串我最爱吃的冰糖葫芦,我边走边吃,陶醉在爱的甜蜜里。(这一点与给予的中心联系不大,应略写。)

前面是做什么的啊,怎么那么多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奇心促使我从人缝里钻了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大哥哥双腿跪在地上,面前摊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亲爱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八岁那年,母亲因重病去世,我和父亲相依为命,过着拮据的生活,可不幸的是,父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生命危在旦夕,求求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帮我父亲渡过难关。

听了他的话,我毫不迟疑地掏出五元钱放在了大哥哥面前。(我为什么掏出五元钱?我当时是如何想的?周围人是如何反映的?此乃文章中的精彩之处,而作者却一笔带过了。)在我回家的路上,我心情特别愉快,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五元钱对这位大哥哥来说也许是杯水车薪,可我奉献的是一份真情,一份爱心。尽管心爱的书没有买,但我从给予中得到了快乐。

本文的特点是选材贴近生活,有真情实感。生活中我们也都遇到过这样的事,但把这样的事写入作文中的考生却不多。而这个考生却写了,而且还写的很好。本文的结尾非常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在上文叙事的基础上巧妙地议论,写出了作者对奉献,对给予的看法和感受,并巧妙地点题“但我从给予中得到了快乐”,这样就使得文章的中心很突出。

这篇作文之所以被阅卷老师评为二类文,是因为这篇作文也有明显的硬伤,我们来看这篇作文的题目《我在给予中得到快乐》,显然这篇作文重点写的应是“我”给予的过程和从中获得的快乐感受。这才是主要的,我们应当详细地来交代,而其他的,比如美丽的街景啊,人们的生活啊等等,这些与“我的给予”关系不大的内容应略写或不写。但是这篇作文内容的安排却不是这样的,它详略的安排不是很恰当。建议修改这篇文章时可以略写大街上的热闹景象,而把重点放在“我”的给予上,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我在给予中得到快乐

张 敏

很多人都不喜欢给予,他们认为给予对自己不好,同时给予也是痛苦的,但我却在给予中得到了快乐,也体会到了人生的幸福。

那是上个星期天,我和爸爸约好到市里游玩,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他们不停地向爸爸妈妈要这要那。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大人们都非常慷慨,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我也让爸爸给我买了一串我最爱吃的冰糖葫芦,我边走边吃,陶醉在爱的甜蜜里。

前面是做什么的啊,怎么那么多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奇心促使我从人缝里钻了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大哥哥双腿跪在地上,面前摊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亲爱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八岁那年,母亲因重病去世,我和父亲相依为命,过着拮据的生活,可不幸的是,父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生命危在旦夕,求求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帮我父亲渡过难关。”看完内容后,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听了大人们的话,我仔细端详着面前这位大哥哥,他比我大不了多少,脸色苍白,低垂着脑袋,身体瑟瑟地发抖。我回头看了爸爸一眼,手伸进了衣兜,那里有爸爸给我买书的钱。爸爸望着我,眼睛里流露出欣喜的目光。我笑了,掏出五元钱放在了大哥哥面前。这时,旁边有人说:“小朋友,假如他是骗子呢?”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大人们都很奇怪,为什么把什么事都往坏处想呢?”我抬头又看看爸爸,爸爸毫不犹豫地牵着我的手走出人群。背后传来人们的赞许声:“小姑娘真好。”

今天虽让我损失了五块钱,但是我的心情却特别愉快,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五元钱对这位大哥哥来说也许是杯水车薪,可我奉献的是一份真情,一份爱心。尽管心爱的书没有买,但我从给予中得到了快乐。

升格后的作文是一篇较有特色的作文,文章的详略安排很恰当,中心也很突出。文章重点写了我在别人不理解的情况下对大哥哥的慷慨解囊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在“我”的影响之下别人的变化。作文中所抒发的感情也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如:这时,旁边有人说:“小朋友,假如他是骗子呢?”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大人们都很奇怪,为什么把什么事都往坏处想呢?”这样的语言真实、本色、不造作,所以读来也显得分外的感人。

由上分析可知,我们写作文时,不仅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结构顺序,还应思考什么地方多写,什么地方少写。这就是安排作文的详略。我们在作文中要做到凡是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能生动、鲜明地突出中心的材料,是重点材料,一定要详写;对表现文章中心作用不大,但是在文章中又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次要材料,要略写;而其余的应该不写。所谓详写就是要力求做到:叙述,有头有尾;描摹,具体生动;刻画,细致入微;略写的材料要简明扼要。一篇文章,只有详略得当,表达才能完整,中心才能突出,才能使读者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心感其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依据如下规律来巧妙地安排文章的详略:

一、根据文章的中心来安排。我们写作文时都有这样的体验,为了反映中心,记叙的事情可能不止一件,这就有主次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要有的详写,有的略写。如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的《社戏》,《社戏》的中心意思是:通过刻画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形象,赞扬他们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优秀品德,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为了表达这一中心,鲁迅先生在选择材料上,详写了夜航、看戏、偷豆三个部分,略写了回到舅家、钓虾放牛、老农送豆等。详写的用墨如泼,略写的惜墨如金,详略分明,中心突出,行文显得生机盎然。再如《木兰诗》,它不是要写战争,而是要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精神面貌。根据这个中心,作者对她出征前的叹息、思考,繁忙的出征准备,征途中对亲人的思念,胜利后回乡团聚、恢复旧装的欢快表现,不厌其烦地叙述描写,反映出她是个不同于男儿的女英雄,而十年征战,只是一笔带过。这些都是依据文章的中心来安排详略的。

二、可依据文章的重点来安排。文章的重点不同,详略的安排也有所不同。如记叙文一般可以分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常有对景物的描写和缘事而发的议论。这类文章,写人记事部分可以详写,写景议论部分可以略写。而在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中,往往注重情景交融。情是由于景和物生发出来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应该写细致些,抒情就应简约些。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丹雕像记叙文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四居室平面图》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跟踪导练(四)3
雕像
罗丹手稿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Analysis of Silence in Conflict Talk with Face Theory
“奥巴马”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