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德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或者说这个板块在地理上的再发现,是人类文明形态大转型中的标志性事件。
古老的古丝绸之路
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发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
15世纪以前,东方文明鼎盛的时期,是大陆文明兴盛的时代。在黄河流域,印度、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及包括地中海区域形成的是亚欧板块的大陆文明,这个文明基本上承载了人类上万年以来农耕文明主导的时代,它给人类文明留下了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中国经由古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最重要的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的农业产品中的粮食,而是中国的手工业、手工艺产品。中国古代并不仅仅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是一个手工业经济和手工艺品高度发达的世界大国。长期以来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的认识,往往局限在农业经济上,其实古代中国经济强大还表现在中国发达的手工业和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上。在古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交换的并不是粮食,而是中国的丝绸、瓷器、玉器等手工业产品,世界是通过这些产品认识了中国。换句话说,中国古代财富的创造主体并不是纯粹的农业,而是庞大、复杂的手工业体系,这是一种对外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国际化产业。
丝绸之路将是
生态文明复兴的经济带、文明带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演进最大的新变化之一是,从大陆空间主导文明向海洋空间主导文明转变。从地中海城市的复兴,到斯堪德维亚半岛航海探险的兴起,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标志,人类的文明开始逐步实现了这一转变。
近代崛起的海洋文明,或者说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技术的大发展、物质的大繁荣,但工业文明推进过程给人类文明带来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西方工业文明以其技术创造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和弱肉强食利己主义的殖民文化,使工业文明走向世界的过程,成为一个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解构和摧残过程,成为一个导致能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过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再度开启与复兴,这不仅仅是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复兴,更是沉睡了几百年,沉静下来几百年的古代文化与历史的苏醒。从人类文明历史的演进来看,丝绸之路的复兴,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太阳开始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大陆文明春天的再开始。同时,丝绸之路的兴起,也标志工业文明历史帷幕在渐渐落下,海洋空间文明时代将告一段落。大陆文明时代的悄然崛起,将会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样的文明时代呢?当然不是再次回到古老的农业文明时代,而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在古老农业文明土地上成长的新文明。在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中,不仅有中国的复兴,也有俄罗斯、中东和东欧的复兴。可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崛起,将是全球多元文明和文化的复兴。
曾经在亚欧大陆文明空间中成长的农耕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求同存异、利他文化主导的文明。携带着这样的文化的古代丝绸之路,成为一条人类文明和平发展、求同存异的协调发展之路。而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兴起,是以一种“以小博大”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局部撬动世界,追求“局部最优”却以整体为代价的文明。这样一种基于利己主义的高成本文明正日益难以为继。未来,我们需要的将是另一种文明模式,这就是人类正在探索的低成本的生态文明。
未来生态文明将是一种具有大地般包容性的多样化共生、共享的文明。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赢者通吃、强势的西方文明独霸世界的文明,是按照强势者标准划分先进与落后的等级化文明。未来的生态文明时代,将不存在哪种文明,或是文化更先进的问题,就像大自然中,草有草存在的理由,树有树存在的理由,杂木有杂木存在的理由一样,它们不分贵贱。它们各自因地而生,各有各的优势。相类似的,在未来生态文明时代将是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中东文明、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和谐共存。这将是一个多元化文明与文化共存的时代。而横贯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则能够承载这种多元化的文明。
中国搞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建设,就是要建设一种以最低的能耗,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类需求的经济,而支持这种经济发展的将是三大资源:有形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等)、传承历史的文化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资源。在这三种资源支撑下的生态经济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手工业经济将会走向复兴。可以说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兴起,将会带动分布于这条文明带上的手工业和手工艺产业的复兴。因为这条大陆文明带具有海洋文明没有的支撑未来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文化资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兴将会给人类带来另外一种新兴产业,手工业产业、生态产品,文化交流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内容,这里将成为一条由生态文明主导的新经济带。
走出纯经济主义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认识与规划,首先要走出纯经济主义,不能以工业主义的思维来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明带,在它沉睡了几百年之后要复兴,要激活,不是传统工业经济的复活,而是文化资源的激活。这种文化资源才是未来这条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次,不要以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化方式来设计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许多地方,虽然负载着厚重历史文化之源,却又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带,无法承载现代工业化那种高能耗、高消费的发展方式和城市建设方式。这条经济带要求我们必须找到一种不属于工业文明,而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低能耗,对环境最低干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居住方式、新文明方式、新商业模式。只有这样,这条经济带才能真正复兴,成为具有可持续生命力的复兴。如果把海洋文明、工业经济那种扩张式的、侵略式的、掠夺式的文明方式移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上,极有可能会加剧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危机。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