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
阅读课文不仅要关注教材内容(写什么),更应把重点放在语言形式(怎么写)上。这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当教师接触到一篇具体的课文时,如何按照年级和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笔者以苏教版三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为例,尝试从操作层面呈现对于理解内容、关注表达、注重语用这三者关系的教学反思。
片段一:
1.内容梳理:读3—4自然段,同桌交流小骆驼从委屈变得自豪的原因。
2.情境对话:教师扮演小骆驼,学生扮演小骆驼妈妈。
师:妈妈,我们背上那两个肉疙瘩,实在是太难看了,能不能请外科医生来把它割掉?(生:贮存养料,足够我们在沙漠里面用。)
师:妈妈,我们肚子饿了,就在沙漠里随便找点儿吃的,不就行了吗?(生:沙漠无边无际,一走就要好几天,没有水源、没有食物,所以肉疙瘩在沙漠里非常有用。)
…………
3.有感情地朗读:我们一起来读3—4段,和小骆驼、小骆驼妈妈一起到沙漠中再旅行一趟吧。
片段二:
请大家默读全文,找一找:妈妈对小骆驼一共说了几次话?你认为哪次话说得最有水平,为什么?
出示句子: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1.齐读、默读:为什么说这次说话最有水平?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两句话意思一样,但在表达效果方面有什么不一样?
3.模仿骆驼妈妈的说法,用“多亏……如果……那样,……呢?”的句式,来说说驼峰的特点和作用。
4.继续用“多亏……如果……那样,……呢?”的句式说说骆驼睫毛的特点和作用。
5.小骆驼的妈妈在说驼峰的作用时并没有继续用“多亏……如果……”的句式,而是说:“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这句话有没有把驼峰的作用说清楚?哪个词突出了驼峰的作用?如果继续用这个句式,你有什么感觉?
板书:同样的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表达。(采用什么句式,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片段三:
第三段话写了什么?这部分知识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第四段写了什么?这部分知识又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骆驼睫毛这部分知识如果也通过妈妈说的写下来可以吗?
板书:知识的获得可以听别人介绍,也可以亲身去体验。
片段四: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骆驼的几个器官在沙漠里的独特作用。如果改用简短的说明文同样可以达到目的——骆驼眼睛上的两层睫毛,可以挡住沙漠里的风沙。它的又大又宽的脚掌,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驼峰里贮存着养料,能解决沙漠里长途旅行带来的缺乏食物的困难。
你喜欢这段文字,还是课文中的那个故事?为什么?
板书:不同的文体可以告诉读者相同的知识。(采用什么文体写作,关键是看读者对象。)
反思:
1.理解内容要注重途径。
“片段一”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科普童话。在讲授科普知识(骆驼器官的功能)时,不应让学生从课文中抽离出几条干巴巴的知识要点,而应充分考虑到童话体裁的特点,即从文体入手,采用创设情境、师生对话的形式。这样做,同样达到了了解这些知识的目的,但由于途径不同,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对话中,十分自然地解决了这个教学重点。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易懂难忘、省时高效。
2.句子训练要力求到位。
进行较复杂的句式训练是提高中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手段。“片段二”,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第一步,句子比较:甲句与乙句都是讲了骆驼不同器官的不同功能,但是运用了不同的句式。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内容,可以使文章读来不觉死板而显得活泼生动,这是学生写作文需要学习模仿的。第二步,要求用甲句式表达乙句式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甲句式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把乙句改写成甲句。这样做,就不是死板的模仿,而是“知其所以然”地理解了的模仿。
3.归纳方法要寻求规律。
用课文教语文,就是要让学生从课文这个例子中去揣摩和归纳出学习的方法。“片段三”关于知识获得途径的教学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虽然只是不经意地轻轻带上一笔,但显得十分必要。一是因为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好多课文有这方面的内容,这里先做个铺垫。二是学生习作也会经常涉及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类的作文。随着学习的深入,以后还应该让学生去思考,哪些内容应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哪些内容可以写听别人介绍,这是后话。
4.文体意识要据文渗透。
“片段四”的设计至少有两个意图:其一,在学生的头脑里初步建立“文体”意识。我们把这一类文章归入这个文体,把那一类文章归入那个文体,说明“这一类”和“那一类”都各有它们共同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学习一篇又一篇相同文体的课文,逐步掌握这一类文体的规律,做到“举三反一”,就能“无师自通”,自主学习。因此从中年级开始,建立文体意识,十分必要。其二,采用什么文体不仅由其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而定,还要考虑阅读对象。“相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在这里,只是让学生有个初步接触,进入高年级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浅显的变换文体的改写练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