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

2014-07-24 15:10韩燕清
江苏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诗性儿童诗诗意

韩燕清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翻开一篇篇儿童的诗作,阅读着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其实就是在阅读着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个体,阅读着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儿童有着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往往与成人不同,常常以奇特的想象展示出来,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诗意理解。儿童诗比起作文来,显得短小活泼,比起其他诗作,更显得自由灵动,它的表达形式更符合儿童的天性。但“儿童诗不浅”,它几乎包含儿童对整个世界真实好奇的、自由创造的理解与表达。诗又是美的表现,受过儿童诗浸润的儿童都拥有真善美的诗意情怀,我们相信“读过一百首儿童诗的孩子是不会干坏事的”。儿童诗,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发现了儿童,重新审视教育,同时引领我们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要回归儿童,尊重、顺应儿童的天性,通过契合他们生活本质的方式,实现其无限可能的生长。

意大利人维柯指出了“诗性智慧”有两个规律:一是“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从“无知”走向有知,即以己度物,这种使世界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显得具有感觉和情欲”的诗性创造方式又可称为“隐喻”;二是以物的类比,以物度物,把个别事物“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拥有诗性智慧。儿童的“诗性智慧”是一种可贵的、原始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想象、幻想来完成,阅读童诗正可以保护和激发儿童的“诗性智慧”。

让每一个童年在诗性智慧中自然成长,因为本来一个孩子是一首诗。

我常常听到孩子们之间的对话:“雪花喜欢和我的欢笑在一起”“开学了,校园一下子长胖了”“露珠是长了翅膀的会飞的星星”“在嘀嗒、嘀嗒的钟声中我长大了”……这些自然流露的童言稚语寄予了孩子爱的情感、美的追求。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他们自觉地将自己与自然、社会融合,营造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这是一种灵动创造、自觉自为的生命状态——诗意栖息。

当学校把诗意作为教育生活的精神底色时,教育也就成了一种理想境界的追寻之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达那样的境地,但就是这样的追寻过程,常常充满了惊喜与收获。它让童年学习拥有了诗性的气质:读一句话时,孩子会给文字染上色彩,添上旋律;读一段话时,孩子会在心中拍摄画面,录下细节;读整个故事时,孩子能发现文字中诗意的灵魂——此时的诗意,就是一种独特的、充满力量的、艺术的品格。拥有这种气质的孩子们更会用心灵去感受:科学的诗意在一种创造与生命力中,数学的诗意在一种变化与生长中,美术的诗意在一种色彩与形象中,音乐的诗意在一种流畅与节奏中……孩子们像金波先生希望的那样“发现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起来,变得敏于感受幸福与苦难,因而更有正义感,更富同情心——拥有丰富的心灵世界”。

诗意,是每个老师打开童年的密码。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走向童年的路径,师生一起寻找,一起成长。在引领孩子前行的同时也被孩子引领着发现,“心灵是无法抄袭的”“才华是可以超越的”……在此过程中,教育走向了自然,“教”得无痕,“学”得有趣。每一个都在“教”,自然也是“老师”;每一个都在“学”,老师也是“学生”。

我们在童诗中发现童年,也通过童诗走向教育理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诗性儿童诗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卷首语
虫子的诗意奇旅
教案《创作儿童诗》
永恒
冬日浪漫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