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动物园:龙·凤

2014-07-24 14:20朱孟仪
西湖 2014年6期

朱孟仪

欧洲人不愿意做大地上的匍匐者,要做长翅膀的神。所以,他们热爱天空,愿意把灵魂交给翅膀,不仅为安琪儿插上了漂亮的羽翅,还为他们不喜欢的龙一色儿装上强大的肉翅。中国人是“意象派”诗人,他们像艾青那样吟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敦煌飞天没长翅膀,仅凭一根飘带寄托中国人飞翔的梦想;被视为万能之神的中国龙,虽然也能上天入地,但它使的不是翅膀,而是腾云驾雾的神话本领。具象的翅膀,是西方龙的显著标识,也是中西方文化区别的标签:欧洲人在天空中展翅,中国人在意念中飞翔。除了翅膀以外,中国龙与西方龙的本质区别在于:西方龙喷火,中国龙司雨;西方龙是邪恶的代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

尽管喷火的西方龙代表邪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听说哪位西方伟大的母亲被恶龙强奸过(好像平民妇女也没有)。中国的情形就不同了。因为龙是瑞兽,主司风云雷电,能够呼风唤雨,而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以至于中国人攀附中国龙,中国龙宠幸中国人。被宠幸的中国人于是与中国龙就有了说不清的暧昧关系。比如,中国帝王自诩为“龙种”,他们的爸爸一般都是摆设;普通的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只恨爸爸不是摆设。有好事者认为,龙生九子之所以个个不同,是因为龙的荒淫乱交。明代学者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当然,中国的人神谱系混乱的原因不在于龙性最淫,主要在于有人自愿让自己的母亲“为其所污”,以换取“龙种”的殊荣。历史上第一次称皇帝是龙子的,大约是《史记·高祖本纪》。太史公说:“(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段话意思是说,刘太公有幸目击老婆刘媪被蛟龙“宠幸”了,于是太公收获了史上最早的绿帽子之一,而刘媪的子宫则在传说中被播下了一颗“龙种”。刘邦说他爸爸是赤龙,没选大鸟(凤凰)或大虫(老虎)作始祖,如果不是别有用心,或者被逼无奈——应是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了。

龙的形象的演变,犹如遗世的光盘刻录着古代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历程。据说,最早的华夏民族中,黄帝部落以龙为图腾,炎帝部落以凤为图腾,两族合并后,就以龙凤为图腾。欧美著名汉学家艾兰博士认为,在中国,由于神、祖先和鬼魂三者均被认为是死者的亡灵,神人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像西方世界存在一个圣俗区别极为严格的超自然的世界。中国的神灵主要与那些给他们提供祭品的人有关系,很少有人去考虑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因此,“神圣的叙述”极少,代之而起的只是一些关于诸神曾为人时的生平故事。国内学者认为,中国的图腾崇拜既不曾像西方那样神化其自然的成分、弱化血缘的成分、转化为一种与人类血缘无关的宗教信仰,也没有像印度那样神化其自然的成分、强化血缘的成分,将二者结合起来并转化为一种与宗教有关的种姓制度。中国的图腾崇拜选择了另一条路线:强化其血缘的成分、弱化其自然的成分,从而转化为一种与宗教信仰无关的世俗伦理。简言之,中国的原始图腾最终由自然神演变成中国人的祖先神,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和印度的折中路线。关于上述世界文明演进路径的三种模式,陈炎有专文论述。早些时候,李泽厚也有类似的主张,认为“希腊文明走的是抽象思辨的道路,印度文明走的是追求解脱现世痛苦的解脱之路,而中国文化表现出对现世的实用性探求”。更早些时候,梁漱溟也说过:西方文化意欲向前要求,印度文化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

由此可见,在中国农耕文明土壤中孕育的世俗伦理、实用理性和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为龙崇拜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心理空间。中国人既然将龙图腾与人的血脉传承混成一体,龙自然免不了化为世俗的工具,成为攀龙附凤者的宏伟愿景。所以,中国人大多愿意让听众分享他们烜赫的家族史,哪怕其先祖是刘邦这样的流氓兼杂种,这使得中国龙被历代刘邦们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意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和“望子成龙”的典故,都寄寓着人们对成为非凡人才的渴望。成才的渴望,又纵容了中国人怂恿中国龙滥施淫威,集体感染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尽管西方龙与中国龙有本质的不同,但专家们还是从纷繁复杂的差异性中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这就是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龙的原型都来自于蛇。《圣经》说,龙就是蛇。《创世纪》里,撒旦化身为蛇引诱夏娃偷吃了伊甸园的那只著名的苹果。《启示录》说:“大龙被摔在地上,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天下苍生的。”《圣经·旧约》中也多次提到龙源于希腊,被称为Dragon,它被描述成很大的“海怪”,或者是“毒蛇”。关于中国龙的原型问题,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恐龙说、鳄鱼说、蜥蜴说、河马说、闪电说、蟒蛇说、彩虹说,还有猪说、马说、蚕说、鲤鱼说,甚至有人联想到了雷、电、云、龙卷风、柏等不一而足。其中,比较靠谱的说法与西方保持了一致。著名学者闻一多在《诗与神话·伏羲考》中直截了当地指出:“龙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实了闻一多的说法。

龙在早期的甲骨文中写成 ,活像一条张口( )曲身( )的蛇。内蒙古红山文化出土的身体蜷曲、呈C字形的玉猪龙,长的也是蛇的样子。后期甲骨文( )在蛇( )的头顶加上了倒写的“王”( 斧头状,象征王权),表示龙头上生有王冠状的角,看上去仍然像蛇,只不过更像“蛇中之王”的蟒蛇而已。金文的龙( )与甲骨文大差不差,只是被细心地装备了利齿( ),提醒人们小心其毒噬。秦统一中国后,华夏大地形形色色的龙被统一为篆文龙( )。虽然依稀可见金文字形中倒置的斧头 (表示权柄,后成为王冠),但已经被误为“辛”( ),并在兽身( )上加上“匕”和反写的“彡”( ),表示龙足有利爪、背上有漂亮的鳍。隶书( )一错再错,将篆文的“辛”( )误写成“立”( )。楷书的龍(龙)则完全承袭了隶书。至此,龙的完形结构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折腾了三千多年。

在“汉字动物园”中,关于龙的实物原型的说法,还封存于“袭”与“聋”两个汉字中。“袭”是由“龙”和“衣”合成的会意字。据文字学者考证,龙衣其实就是蛇皮,可入药。蛇类爬行动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便会自然“蜕皮”,即从旧皮囊中爬出一条新蛇来。因此,表示蛇蜕的“袭”,有“沿袭”、“承袭”、“因袭”的意思,描述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脱不开的干系、事物生生不息的新陈代谢现象。同时,刚蜕皮的蛇更鲜活、更敏感、更饥渴、更有攻击力,故有“突袭”、“袭人”之象。贾宝玉对此大约是感同身受,故以“袭人”为与他有肌肤之亲的贴身丫头小花儿命名。花袭人,是一种咋样的感觉呢,不得而知。

汉字“聋”,在甲骨文中写作 ,由 (左耳)和巨蟒( )构成,样子有点怪。金文 将 写成 ,由左耳变右耳。到了篆文时期,龙( )从金文的左右结构,依从于爷、爹、爸、翁、舅(“叔”是豆类植物,不在此列)等男性词,变成了上下结构,标识龙的性别倾向,以区别于追求平等人权的女性词所呈现的左右结构,如妈、奶、姑、娘、姨等。

鱼不语(鲁),蛇无耳(聋)。在古人的观念中,龙的原型“蛇”(俗称小龙)是一种没有“耳朵”的爬行动物。生物学家说,爬行纲的蛇类的确没有外耳及鼓膜,只能通过与脑颅连接的下颔方骨感知波的震动——由于没有听觉,蛇把世界定义为理性的枯寂,固然听不见我在这里的咒骂。因此,用“龙耳”表达“耳聋”,其“所指”与“能指”都非常贴切。

在中国人看来,没有什么比眼睛更可宝贵的了,但古希腊人认为这十分可笑。唱颂史诗的荷马,本人就是一位盲人;柏拉图曾经尖刻地嘲讽感官知识,据说大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甚至弄瞎明亮的双眼,为的是“看”得更清楚。中国人一向认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表明中国人相信眼睛胜过耳朵。因此,中国人的“视写系统”比起“听说系统”来,要发达得多。“听说器官(耳和口)”和“视写器官(眼和手)”都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器官,根源于这两者的语言和文字符号,也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是听觉的、有声的、在场的交流,而文字则是视觉的、无声的、不在场的交流。

西方人不喜欢龙(聋),与听力有关的有声语言就十分发达。因此,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索绪尔发明了语音(逻各斯)中心主义。中国人喜欢龙(聋),语言学就相对落后于文字学。我个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语言学,因为中国汉字并不听任于语法的束缚——中国人创造了手(写)眼(视)通天、无法无天的文字表意系统,以推迟“所指”的出场来呈现“所指”,这种言此意彼的无声表意方式,是古代中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耶稣说“如果你有耳朵,请听我!如果你有眼睛,请看我!”这句话前半截是说给西方人听的,后半截是指给中国人看的。西方人听进去了,他们心中有了上帝;中国人不但听不见,还装作没看见;他们认为哪路神实惠有效就拜哪路,并不偏执于基督。

“聋”不仅取象于龙,而且还拟音于龙,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会意兼形声字。大自然隆隆的雷声振聋发聩,而昏聩的龙于无声处听出了“大音稀声”的境界。在人神混居时代,雷声就是天威,就是神谕。隆隆的雷声如银瓶乍破,万马奔腾。惊恐万状的初民,在雷声中偷眼瞥见头顶闪现的那些千奇百怪的狰狞闪电,想必就陷入了早期自然崇拜的恐惧中。无知产生恐惧,恐惧触发慧根,一批与“雷”相关的汉字大约就在这惊魂未定中被炮制出来,比如虹、隆、龙、申(神的本字)、电等。可以想见,先民们用无形之手从天边采撷“虹( )”之形,又模拟“隆”之声,创造了有模有样、有声有色的“龍”(龙)字。

在初民的恐惧中诞生的龙,却承担了让他们摆脱恐惧、沟通人神的使命。于是,龙就有了“集美”的意象。它至少动员并纠集了九种动物参与到“精神长虫”的集体创作中来。这九种动物分别是蛇、牛、驼、鲤、鹿、虎、兔、鹰、蜃。依据《本草纲目》提出的“九似说”,我们可以想象到龙的大致模样:“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九似说”更早见于宋代罗愿所著的《尔雅翼·释龙》,由来已久。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类似于拼图游戏,可与儿童画媲美,虽无章法可循却充满稚趣。马克思说,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希腊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马克思认为它是“人类童年时代”“发育得最完美”的“正常儿童”,“至今仍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些方面而言还是高不可及的范本”。相较于“正常儿童”来讲,中国则是个“早熟儿童”,“早熟”其实就是不成熟。在造神问题上,中国人既然不屑于走上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中国的神系就不可能像希腊人创造的神谱那样有缜密的谱牒、自成体系的血缘关系,这就使得中国的神普遍患有孤独无聊的集体症候,很难弄清三代以上的纵向传承,也难以预测子息后裔的模样。为此,我们必须从福柯所说的“相似性”上予以横向补充,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同时还要借助于“变异”理论,为龙种的纯度辩护。于是,许多动物的某些局部特征,被采集并折叠起来,最后形成一个变化万端、无所不能的庞大的灵兽,这就是“垄”断中国神坛数千年的中国龙。

由动物“明星联队”构成的龙,具备任何一个构成元素单体所没有的神威。《说文》认为:“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易经》则把龙视为一个卦象,比如“飞龙在天”的龙象是吉兆,“亢龙有悔”则为凶兆。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腾云驾雾的龙,集中了中国人的智慧,统摄着中国人的观念,并将自然、人文的秘密封藏在与龙有关的文化习俗中,以供人们去崇拜和戏弄——从自封为“真龙天子”的历代帝王到自称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千百年来一方面对龙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将龙和域外投奔而来的狮子一起,绑架到庙会或大大小小的节日上,极尽对它们戏耍之能事。从中国人前恭后倨的崇拜与嘲弄中,细心的西方人看出了中国人心理的矛盾与心灵的痛苦。英国著名汉学家雷蒙·道森在《中国变色龙》一书中指出:富庶与贫瘠、发达与落后、聪慧与愚笨、美丽与丑陋、强大与虚弱、诚实与狡诈等等,都高度集中地投射在中国人关于龙的观念上:“中国更恰如其分的象征是变色龙,而不是龙。”

今人看到的“龙”,差不多是依据龙(龍)飞凤舞的草书字形( )生造出来的,已看不出有“变色”的功能。这个时候,人们似乎已经从蒙昧中觉醒,他们从容舍弃“龍”的左畔 ( )、取其右形 ( )再楷化,就成了俗体的“龙”字。逐渐清醒的后来者与活不明白的原始初民相比,显然已经学会了偷工减料,学会了遮遮掩掩,学会了假冒伪劣,学会了沽名钓誉。此时,原初的字道、字脉一如壅塞的河道恣肆漫漶,字形、字象如失聪的世界残缺不全。柏拉图说,科学加强了人类“昏暗的感官”。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从被架空的“龙”字中,我们再也看不到天边高悬的美丽彩虹,听不到远古传来的隆隆雷鸣。

老实说,汉字是形、音、义相统一的有生命的文字,撇开或割裂汉字有机构成的诸多元素而简化的“龙”字,只会是一个僵化的符号。幸好,埋没了3300多年的甲骨文于百年前在河南安阳破土而出,让近、当代人有机会花上一个世纪的时间来疏浚壅塞的河道,沿着造字的河床追溯到远古源于自然崇拜的龙文化之源,还原其蛇的本来面目,以及蜿蜒而来的漫长曲折的S(蛇)形演化路径——所谓“龙”,无非是被国人集体“笼(罩在竹器下的龙)”络且“宠(养在房舍下的龙)”坏了的蛇图腾的升级版,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梦呓、牲畜图像的总汇,甚至是“庞(蜷曲在半掩蔽屋宇下的龙,极言其大)”杂的野兽的泛称。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一只超现实主义的大鸟,于阴阳裂变中感悟生命。这是任何一种单纯性别的动物所无法企及的审美极致。没有过渡的响板,没有起承转合,凤凰选择一个特殊的时段与人类相伴,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现实的大地上只留下凤凰失踪的遗址——梧桐。以至于佛家认为,凤凰焚身于所有的火焰,隐形于水火两重天,经500年轮回转成人间的永恒期待。

在早期甲骨文中,凤(鳳, )头戴华冠( ,权力象征),身披布满媚眼的修长翎羽( )。古文字学者认为,凤取象于孔雀,来自梵界。那些尾翎上的花斑,如半睁的法眼,以睥睨万物的无边傲岸,标榜其出身不凡。当然,这需要睁开一双省察入微的凤眼,才能驻留凤之风姿,把飘忽不定的想象定格于文字的方寸间。

关于眼,塞尚说:“莫奈就那双眼睛,但那是多么无与伦比的一双眼睛!”毕加索认为:“人们通常没法集中注意力,因此会错过很多东西。而集中注意力,是塞尚成为塞尚的原因。”毕加索所说的注意力,首先是法眼的定力(或说是盯力)。从毕加索到塞尚,再到莫奈,眼睛是他们艺术王国的入境处,也是他们艺术追求的最高信仰。因此,梵高愿意割下耳朵送给心仪的妓女,前提是不伤及无辜而宝贵的眼睛;哲学家走的是相反的路线,他们崇拜耳朵,认为眼睛妨碍了对宇宙精神的感悟。中国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则不恤残害双眼。据说,正常人获取信息的总量,视觉占83%,听觉占11%,其他感觉大约占6%。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视觉直接获取信息,估计不会晚于或弱于听觉。所以,视觉对字符(书面语言)的敏感度,也不可能晚于或弱于对语音(口说语言)的敏感度。因此,汉字“凤”的产生未必晚于口语“凤”。

《山海经》的神秘作者,以莫奈式的眼睛敏锐地发现了凤鸟的头、翅、背、胸以及柔软的腹部等五个部位上,生长着绚烂的彩色羽毛。羽毛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组成了五种美丽的花纹,即“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目之所及之外,神秘的偷窥者还赋予这些花纹以道德上的象征意义。人文之初,造字者以塞尚般的注意力,为“龙”( )、“凤”( )戴上象征尊严的王冠( ),以标示它们与普通动物的不同。但庸常之辈通常是无法看到他们的,尤其是凤凰“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非练子不食”的清高姿态,只有盛世显圣或者具备五种品行(五德)的人,才有可能一睹尊容。所以,《山海经·海内经》又说:“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见则天下和。”意思是凤现人间,则美满吉祥,天下和谐。

《尚书·益稷》叙述了大禹举行治水盛典,邀请百兽率舞的宏大场景:夔龙主持音乐,众鸟兽载歌载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那情境是说宴舞差不多快到高潮时,凤凰来了。禹以及他伟大的臣民们因而得以领略凤的神采。据说,有幸瞻仰凤凰高洁的风仪者,除了禹众之外还有伏羲、伯益和邹衍。史学家不知道出于何种机密,没让孔子一睹这件“皇帝的新装”。中国伟大的散文体史书——《史记》,在《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尊称为“凤”的人,好歹让尊孔者聊以自慰。孔子游历楚国,楚人接舆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有人认为,这位楚国狂人把孔子比作“凤”明显有讽刺意味,言外之意是“落地凤凰不如鸡”。我个人认为此说肝胆楚越。因为在楚人看来,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灵,只有在凤的导引下,人的精魂才能神游八荒,翱翔九天。楚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咏叹:“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庄王以鸟自喻的故事,也提供了楚人尊凤的佐证——楚庄王以“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神鸟自喻,这神鸟其实就是凤。

另外一位楚人,一位用耳朵看世界的中国思想界的翘楚——老子,也曾以凤凰来比喻孔子。据《庄子》记载:老子见孔子率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为勇。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老子的意思是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凤,那凤鸟身上不但穿着华美的羽衣,还隐隐出现种种纹理:头上戴着“圣”字,颈下环绕(按:婴,环绕)“仁”字,左翅膀是“智”,右翅膀是“贤”。老子这个比喻,大概是默认凤凰“五德”与儒家的文化思想体系恰好吻合的玄机。

晚期甲骨文,“凤”画成其字 ,明显突破了视觉的藩囿,右上侧加上了“凡”字符( ,凡,响器),并非表明凤之非“凡”,而是为了突出凤鸣如天籁之声。籀文“凤”写成“ ”(鹏),以夸张的手法,在渲染凤凰华美长羽( )的丝绒质地上,试图建立起某种发声联想,仿佛神鸟展翅的瞬间轰鸣,怦然令人心动,引领我辈的感官不得不逾越视觉的局限,即时调动听力去虔诚地倾耳聆听——籀文“凤”( ),正是大鹏展翅( )的动态有声意象——原来,先民巧借“一只大鸟振翅而飞”的物象场景,表现抽象的“风”的扇动。在中国最早的书写体系中,凤、风、鹏的音、义相通,彼此指认,打通了视、听感官的隔阻,这种思维模式在世界语文版图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想象力最丰富的哲人,老子的继承者——庄子在《逍遥游》中,就形象地描绘了这只展翅的鲲鹏,以神来之笔发扬了“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神秘意境。许慎也试图在“凤”与“风”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说文解字》云:“凤,神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腮,龙文龟背,燕颔鸡啄,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翺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许慎不及我等幸运,没见过甲骨文,不知道“凡”既是声旁也是义旁——凡( )的本义,乃“凡计盘算”之凡。据考,“凡”和“盘”均为量器,也是礼器兼乐器;凡,其形如喇叭,约等于孔子说的“觚不觚”(大意相当于鲁迅所说的“国将不国”)的“觚”。在古人看来,乐器是可以信手敲响的任何东西,所以庄子认为破盆子都可以发声,可以鼓,可以歌。尽管如此,许慎还是揭橥了凤与风同穴而眠的事实。作家徐来在《想象中的动物》中也说到了风与凤的关系问题:

后唐时代小说家冯贽,在他的名作《云仙散录》中提到一只巨大的鸟。这只巨鸟就是通常被人类所说的“风”,只是后来讹成“凤”,并时常与“凤凰”混淆的那一只。风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它的庞大难以描摹,雄伟的须弥山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无法精确描述它到底有多大。风的体形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想象,我们目力所及,听力所及的一切事物,都无法与风的巨大一较高下。……风的呼吸,在它的体内翻卷起巨大的气流,人类同样称之为风。

徐来恍惚间误入中国文化生意蓬勃的果核。这就是鲁枢元从字源、语义和语言哲学等不同角度所探讨的汉字“风”。它的外壳,是风的语义场。在鲁枢元看来,“风”是汉语言中一个历史悠久的基本词,又是一个拥有旺盛“生殖能力”的“根词”。在它的“主根”上繁衍孳生了大量重要的汉语词汇,比如:风水、风雨、风霜、风云、风月、风烟、风波、风潮、风雷、风暴、风教、风化、风尚、风貌、风俗、风仪、风采、风雅、风趣、风韵、风骚、风度、风骨、风声、风头、风言风语、风吹草动、风声鹤唳、风姿绰约、风情万种、风摆杨柳、风华正茂等等。《辞源》收录了“风”字头条目 168个,《辞海》收录204个。由“风”字辐射的语义场,涉及自然、社会、艺术、人格等诸多层面。事实上,由“风”孳生的词汇首先是指自然、社会层面,然后涉及风土人情、伦理政治,最后直指人性。比如“风月”,既指自然现象、艺术通感,也指世俗人性、情爱款曲。《红楼梦》中所说的“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就不再是自然界的风和月,而是指涉发生在男女间隐秘的性事——“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此类男女间的幽会多半发生在月白风清的夜间,于是天地气象也就衍变成了两性情事”(鲁枢元:《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为什么“风”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会引起波谲云诡、风生水起的连锁反应?著名学者陆侃如说,风就是“牝牡相诱”,依据是《尚书·费誓》中的一句话“马牛其风”;《左传》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意思是“即使是发了情的马和牛,也扯不到一起去”。通往弗洛伊德的秘密锁孔,咔嗒一声被陆先生打开了。从潜意识到意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说到底就是两性间的情歌唱和,其功能往往是以歌唱的方式,吸睛和色诱。神话学者叶舒宪在论述“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命题时说,江南男女野合,因害怕被闲杂人等撞见,常常请人守卫,名叫“望风”;如果与情敌竞争甚至大打出手,就叫“争风”(相当于唐朝人的“吃醋”)。朱光潜深入浅出地提出了“风”的“性欲表达说”。鲁枢元用“放射思维”分析了“风”,叶舒宪则用“辐辏思维”综合了“风”。“风”是这样一种神圣的物质,它作为宇宙万有生命能量的依托、媒介,形成“和为贵”、“天下和”的“和”理念体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地弥散于中华文化的所有领域。叶舒宪甚至认为,“宇宙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诱合的中介力量,也就是‘风的力量。风是人间、生物界、两性之间的媒合互动,代表着宇宙之间创生的本源力量”。鲁枢元试图条分缕析“风”的文脉枢机,叶舒宪则沿着神话发生学的叶脉回溯、还原“风”的源流。回溯的路径是从概念到神话,还原的轨迹是“‘鸟形灵的信仰—母系社会、单性生殖的‘风化观念—父权制社会”。

史前顶级崇拜偶像,如果不能像“花”一样雌雄同株、单性生殖,就无以凸显其神圣的法力。关于阴阳和合的本质,屈原的弟子宋玉专门写过一篇著名的《风赋》,讲述了风的雌雄划分。在古人看来万物皆有性别,风和凤都不是单数名词——凤通称凤凰,凤为雄凰为雌,譬如麒为雄麟为雌;原本不需要“龙凤配”这样的跨物种淫乱来打开情欲的屏风,实现生殖的欲望——凤凰阴阳自足互补,是有性别的复数形式的动物。黄帝战胜了炎帝以后,以龙为图腾的黄帝部落兼并了以凤为图腾的炎帝部落,龙升腾为上位概念,并及时施云布雨,成为一种恒定的雄性的象征;而凤只能在意识形态上接受变性手术,屈就龙威之下,听任母爱泛滥于中国恢弘的文化场域。从此,凤的“身体政治”开始走上集体雌化的道路,颠覆了中国龙凤神话的初始性别。

在中国的远古神话传说中,龙主要取象于冷血动物;凤主要取象于恒温动物。龙喜阴、司雨、通天、善变;凤凰喜阳、自新、高洁、浪漫。龙凤研究专家庞进说,龙在其形成的初期,在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春秋战国之前,基本上是“阴性”的;凤有“阳鸟”、“阳禽”、“火精”之说,基本上是“阳性”的(庞进:《凤图腾》)。这意味着,龙主要是以“阴物”的形象出现,凤主要是以“阳物”的面貌出现。春秋战国之后,龙体随专制政体膨化,呈现象征着帝王的沉雄之神性;凤则一路走向帝王的床榻,娇媚起来,煽情起来。于是,凤凰获得了两套性别坐标系统,一个是自足系统,一个是龙凤系统。自足系统有阳有阴;与龙对应的系统则发生了一个阴阳大逆转,由整体上呈阳性转化为整体上为阴性。

服饰的革命是身体政治嬗变的标签,自称“祖龙”的始皇帝下令妃嫔一律戴凤钗、穿凤鞋、走凤路,说话也要凤鸣一样婉转,于是深幽的后宫凤凰于飞,秦王朝成为凤凰阴阳大裂变的时间觇标。平民出身的汉高祖推翻秦王朝后,唯恐被人瞧不起,附庸风雅地自称“龙子”。考古学家称,汉以后的龙凤图案,大都是龙居中、居上,凤居偏、居下。在《西厢记》里,王实甫一句“你绣帷里效绸缪,颠鸾倒凤百事有”,据说是成语“颠鸾倒凤”的滥觞。史学家认为,中国图腾史上,凤在上、龙在下的“颠龙倒凤”案例(实则凤凰作为“阳物”的回归),有且仅有罕见的两例(母系社会除外)。

第一例发生在盛唐时期的武则天朝。陈州有“凤鸟见于宛丘”,武氏趁机改年号为“仪凤”。高宗崩,武氏立刻下令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省为“鸾台”。至载初二年,群臣上言:“有凤皇自明堂飞入上阳宫,还集左右梧桐之上。”(《资治通鉴·唐纪》)雄性激素旺盛的一代女皇,立刻为自己量身订制了空前绝后的名号“曌”,表明女人一样可以日月当空,雄居上位。

第二例发生在晚清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这位自称“老佛爷”的女人,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大规模提升了凤凰作为“爷”的地位。她把自己看戏的座位称为“百鸟朝凤宝座”;隆恩殿丹陛石雕图案被恣意改为“凤在上,龙在下”;隆恩殿汉白玉栏板上“凤引龙”浮雕图案,同样改为“凤在上,龙在下”,这是中国龙凤关系史上的一次著名变革,大长中国女性的志气。

许多年以前,中国皇朝把“后宫干政”或“牝鸡司晨”视为不祥预兆。随着文明嬗变,性别政治在烈火中涅槃,女性介入政治,已成为国际社会温和、时尚的风向标。我倒十分乐意做一回野人,只管狩猎,不问采集;或像蜜蜂一样专司采蜜,不思酿造。只是,中国向母系社会回归的节奏比较缓慢,男人的争斗依然残酷。可喜的是中国式“女汉子”迅速雄起,基本上可与男性普遍“雌化”现象等“质”齐观,可谓“大块噫气”(庄子语),或曰扬眉吐气。

后唐时代小说家冯贽,在他的名作《云仙散录》中提到一只巨大的鸟。这只巨鸟就是通常被人类所说的“风”,只是后来讹成“凤”,并时常与“凤凰”混淆的那一只。风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它的庞大难以描摹,雄伟的须弥山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无法精确描述它到底有多大。风的体形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想象,我们目力所及,听力所及的一切事物,都无法与风的巨大一较高下。……风的呼吸,在它的体内翻卷起巨大的气流,人类同样称之为风。

徐来恍惚间误入中国文化生意蓬勃的果核。这就是鲁枢元从字源、语义和语言哲学等不同角度所探讨的汉字“风”。它的外壳,是风的语义场。在鲁枢元看来,“风”是汉语言中一个历史悠久的基本词,又是一个拥有旺盛“生殖能力”的“根词”。在它的“主根”上繁衍孳生了大量重要的汉语词汇,比如:风水、风雨、风霜、风云、风月、风烟、风波、风潮、风雷、风暴、风教、风化、风尚、风貌、风俗、风仪、风采、风雅、风趣、风韵、风骚、风度、风骨、风声、风头、风言风语、风吹草动、风声鹤唳、风姿绰约、风情万种、风摆杨柳、风华正茂等等。《辞源》收录了“风”字头条目 168个,《辞海》收录204个。由“风”字辐射的语义场,涉及自然、社会、艺术、人格等诸多层面。事实上,由“风”孳生的词汇首先是指自然、社会层面,然后涉及风土人情、伦理政治,最后直指人性。比如“风月”,既指自然现象、艺术通感,也指世俗人性、情爱款曲。《红楼梦》中所说的“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就不再是自然界的风和月,而是指涉发生在男女间隐秘的性事——“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此类男女间的幽会多半发生在月白风清的夜间,于是天地气象也就衍变成了两性情事”(鲁枢元:《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为什么“风”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会引起波谲云诡、风生水起的连锁反应?著名学者陆侃如说,风就是“牝牡相诱”,依据是《尚书·费誓》中的一句话“马牛其风”;《左传》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意思是“即使是发了情的马和牛,也扯不到一起去”。通往弗洛伊德的秘密锁孔,咔嗒一声被陆先生打开了。从潜意识到意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说到底就是两性间的情歌唱和,其功能往往是以歌唱的方式,吸睛和色诱。神话学者叶舒宪在论述“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命题时说,江南男女野合,因害怕被闲杂人等撞见,常常请人守卫,名叫“望风”;如果与情敌竞争甚至大打出手,就叫“争风”(相当于唐朝人的“吃醋”)。朱光潜深入浅出地提出了“风”的“性欲表达说”。鲁枢元用“放射思维”分析了“风”,叶舒宪则用“辐辏思维”综合了“风”。“风”是这样一种神圣的物质,它作为宇宙万有生命能量的依托、媒介,形成“和为贵”、“天下和”的“和”理念体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地弥散于中华文化的所有领域。叶舒宪甚至认为,“宇宙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诱合的中介力量,也就是‘风的力量。风是人间、生物界、两性之间的媒合互动,代表着宇宙之间创生的本源力量”。鲁枢元试图条分缕析“风”的文脉枢机,叶舒宪则沿着神话发生学的叶脉回溯、还原“风”的源流。回溯的路径是从概念到神话,还原的轨迹是“‘鸟形灵的信仰—母系社会、单性生殖的‘风化观念—父权制社会”。

史前顶级崇拜偶像,如果不能像“花”一样雌雄同株、单性生殖,就无以凸显其神圣的法力。关于阴阳和合的本质,屈原的弟子宋玉专门写过一篇著名的《风赋》,讲述了风的雌雄划分。在古人看来万物皆有性别,风和凤都不是单数名词——凤通称凤凰,凤为雄凰为雌,譬如麒为雄麟为雌;原本不需要“龙凤配”这样的跨物种淫乱来打开情欲的屏风,实现生殖的欲望——凤凰阴阳自足互补,是有性别的复数形式的动物。黄帝战胜了炎帝以后,以龙为图腾的黄帝部落兼并了以凤为图腾的炎帝部落,龙升腾为上位概念,并及时施云布雨,成为一种恒定的雄性的象征;而凤只能在意识形态上接受变性手术,屈就龙威之下,听任母爱泛滥于中国恢弘的文化场域。从此,凤的“身体政治”开始走上集体雌化的道路,颠覆了中国龙凤神话的初始性别。

在中国的远古神话传说中,龙主要取象于冷血动物;凤主要取象于恒温动物。龙喜阴、司雨、通天、善变;凤凰喜阳、自新、高洁、浪漫。龙凤研究专家庞进说,龙在其形成的初期,在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春秋战国之前,基本上是“阴性”的;凤有“阳鸟”、“阳禽”、“火精”之说,基本上是“阳性”的(庞进:《凤图腾》)。这意味着,龙主要是以“阴物”的形象出现,凤主要是以“阳物”的面貌出现。春秋战国之后,龙体随专制政体膨化,呈现象征着帝王的沉雄之神性;凤则一路走向帝王的床榻,娇媚起来,煽情起来。于是,凤凰获得了两套性别坐标系统,一个是自足系统,一个是龙凤系统。自足系统有阳有阴;与龙对应的系统则发生了一个阴阳大逆转,由整体上呈阳性转化为整体上为阴性。

服饰的革命是身体政治嬗变的标签,自称“祖龙”的始皇帝下令妃嫔一律戴凤钗、穿凤鞋、走凤路,说话也要凤鸣一样婉转,于是深幽的后宫凤凰于飞,秦王朝成为凤凰阴阳大裂变的时间觇标。平民出身的汉高祖推翻秦王朝后,唯恐被人瞧不起,附庸风雅地自称“龙子”。考古学家称,汉以后的龙凤图案,大都是龙居中、居上,凤居偏、居下。在《西厢记》里,王实甫一句“你绣帷里效绸缪,颠鸾倒凤百事有”,据说是成语“颠鸾倒凤”的滥觞。史学家认为,中国图腾史上,凤在上、龙在下的“颠龙倒凤”案例(实则凤凰作为“阳物”的回归),有且仅有罕见的两例(母系社会除外)。

第一例发生在盛唐时期的武则天朝。陈州有“凤鸟见于宛丘”,武氏趁机改年号为“仪凤”。高宗崩,武氏立刻下令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省为“鸾台”。至载初二年,群臣上言:“有凤皇自明堂飞入上阳宫,还集左右梧桐之上。”(《资治通鉴·唐纪》)雄性激素旺盛的一代女皇,立刻为自己量身订制了空前绝后的名号“曌”,表明女人一样可以日月当空,雄居上位。

第二例发生在晚清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这位自称“老佛爷”的女人,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大规模提升了凤凰作为“爷”的地位。她把自己看戏的座位称为“百鸟朝凤宝座”;隆恩殿丹陛石雕图案被恣意改为“凤在上,龙在下”;隆恩殿汉白玉栏板上“凤引龙”浮雕图案,同样改为“凤在上,龙在下”,这是中国龙凤关系史上的一次著名变革,大长中国女性的志气。

许多年以前,中国皇朝把“后宫干政”或“牝鸡司晨”视为不祥预兆。随着文明嬗变,性别政治在烈火中涅槃,女性介入政治,已成为国际社会温和、时尚的风向标。我倒十分乐意做一回野人,只管狩猎,不问采集;或像蜜蜂一样专司采蜜,不思酿造。只是,中国向母系社会回归的节奏比较缓慢,男人的争斗依然残酷。可喜的是中国式“女汉子”迅速雄起,基本上可与男性普遍“雌化”现象等“质”齐观,可谓“大块噫气”(庄子语),或曰扬眉吐气。

后唐时代小说家冯贽,在他的名作《云仙散录》中提到一只巨大的鸟。这只巨鸟就是通常被人类所说的“风”,只是后来讹成“凤”,并时常与“凤凰”混淆的那一只。风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它的庞大难以描摹,雄伟的须弥山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无法精确描述它到底有多大。风的体形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想象,我们目力所及,听力所及的一切事物,都无法与风的巨大一较高下。……风的呼吸,在它的体内翻卷起巨大的气流,人类同样称之为风。

徐来恍惚间误入中国文化生意蓬勃的果核。这就是鲁枢元从字源、语义和语言哲学等不同角度所探讨的汉字“风”。它的外壳,是风的语义场。在鲁枢元看来,“风”是汉语言中一个历史悠久的基本词,又是一个拥有旺盛“生殖能力”的“根词”。在它的“主根”上繁衍孳生了大量重要的汉语词汇,比如:风水、风雨、风霜、风云、风月、风烟、风波、风潮、风雷、风暴、风教、风化、风尚、风貌、风俗、风仪、风采、风雅、风趣、风韵、风骚、风度、风骨、风声、风头、风言风语、风吹草动、风声鹤唳、风姿绰约、风情万种、风摆杨柳、风华正茂等等。《辞源》收录了“风”字头条目 168个,《辞海》收录204个。由“风”字辐射的语义场,涉及自然、社会、艺术、人格等诸多层面。事实上,由“风”孳生的词汇首先是指自然、社会层面,然后涉及风土人情、伦理政治,最后直指人性。比如“风月”,既指自然现象、艺术通感,也指世俗人性、情爱款曲。《红楼梦》中所说的“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就不再是自然界的风和月,而是指涉发生在男女间隐秘的性事——“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此类男女间的幽会多半发生在月白风清的夜间,于是天地气象也就衍变成了两性情事”(鲁枢元:《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为什么“风”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会引起波谲云诡、风生水起的连锁反应?著名学者陆侃如说,风就是“牝牡相诱”,依据是《尚书·费誓》中的一句话“马牛其风”;《左传》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意思是“即使是发了情的马和牛,也扯不到一起去”。通往弗洛伊德的秘密锁孔,咔嗒一声被陆先生打开了。从潜意识到意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说到底就是两性间的情歌唱和,其功能往往是以歌唱的方式,吸睛和色诱。神话学者叶舒宪在论述“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命题时说,江南男女野合,因害怕被闲杂人等撞见,常常请人守卫,名叫“望风”;如果与情敌竞争甚至大打出手,就叫“争风”(相当于唐朝人的“吃醋”)。朱光潜深入浅出地提出了“风”的“性欲表达说”。鲁枢元用“放射思维”分析了“风”,叶舒宪则用“辐辏思维”综合了“风”。“风”是这样一种神圣的物质,它作为宇宙万有生命能量的依托、媒介,形成“和为贵”、“天下和”的“和”理念体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地弥散于中华文化的所有领域。叶舒宪甚至认为,“宇宙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诱合的中介力量,也就是‘风的力量。风是人间、生物界、两性之间的媒合互动,代表着宇宙之间创生的本源力量”。鲁枢元试图条分缕析“风”的文脉枢机,叶舒宪则沿着神话发生学的叶脉回溯、还原“风”的源流。回溯的路径是从概念到神话,还原的轨迹是“‘鸟形灵的信仰—母系社会、单性生殖的‘风化观念—父权制社会”。

史前顶级崇拜偶像,如果不能像“花”一样雌雄同株、单性生殖,就无以凸显其神圣的法力。关于阴阳和合的本质,屈原的弟子宋玉专门写过一篇著名的《风赋》,讲述了风的雌雄划分。在古人看来万物皆有性别,风和凤都不是单数名词——凤通称凤凰,凤为雄凰为雌,譬如麒为雄麟为雌;原本不需要“龙凤配”这样的跨物种淫乱来打开情欲的屏风,实现生殖的欲望——凤凰阴阳自足互补,是有性别的复数形式的动物。黄帝战胜了炎帝以后,以龙为图腾的黄帝部落兼并了以凤为图腾的炎帝部落,龙升腾为上位概念,并及时施云布雨,成为一种恒定的雄性的象征;而凤只能在意识形态上接受变性手术,屈就龙威之下,听任母爱泛滥于中国恢弘的文化场域。从此,凤的“身体政治”开始走上集体雌化的道路,颠覆了中国龙凤神话的初始性别。

在中国的远古神话传说中,龙主要取象于冷血动物;凤主要取象于恒温动物。龙喜阴、司雨、通天、善变;凤凰喜阳、自新、高洁、浪漫。龙凤研究专家庞进说,龙在其形成的初期,在阴阳五行学说盛行的春秋战国之前,基本上是“阴性”的;凤有“阳鸟”、“阳禽”、“火精”之说,基本上是“阳性”的(庞进:《凤图腾》)。这意味着,龙主要是以“阴物”的形象出现,凤主要是以“阳物”的面貌出现。春秋战国之后,龙体随专制政体膨化,呈现象征着帝王的沉雄之神性;凤则一路走向帝王的床榻,娇媚起来,煽情起来。于是,凤凰获得了两套性别坐标系统,一个是自足系统,一个是龙凤系统。自足系统有阳有阴;与龙对应的系统则发生了一个阴阳大逆转,由整体上呈阳性转化为整体上为阴性。

服饰的革命是身体政治嬗变的标签,自称“祖龙”的始皇帝下令妃嫔一律戴凤钗、穿凤鞋、走凤路,说话也要凤鸣一样婉转,于是深幽的后宫凤凰于飞,秦王朝成为凤凰阴阳大裂变的时间觇标。平民出身的汉高祖推翻秦王朝后,唯恐被人瞧不起,附庸风雅地自称“龙子”。考古学家称,汉以后的龙凤图案,大都是龙居中、居上,凤居偏、居下。在《西厢记》里,王实甫一句“你绣帷里效绸缪,颠鸾倒凤百事有”,据说是成语“颠鸾倒凤”的滥觞。史学家认为,中国图腾史上,凤在上、龙在下的“颠龙倒凤”案例(实则凤凰作为“阳物”的回归),有且仅有罕见的两例(母系社会除外)。

第一例发生在盛唐时期的武则天朝。陈州有“凤鸟见于宛丘”,武氏趁机改年号为“仪凤”。高宗崩,武氏立刻下令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省为“鸾台”。至载初二年,群臣上言:“有凤皇自明堂飞入上阳宫,还集左右梧桐之上。”(《资治通鉴·唐纪》)雄性激素旺盛的一代女皇,立刻为自己量身订制了空前绝后的名号“曌”,表明女人一样可以日月当空,雄居上位。

第二例发生在晚清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这位自称“老佛爷”的女人,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大规模提升了凤凰作为“爷”的地位。她把自己看戏的座位称为“百鸟朝凤宝座”;隆恩殿丹陛石雕图案被恣意改为“凤在上,龙在下”;隆恩殿汉白玉栏板上“凤引龙”浮雕图案,同样改为“凤在上,龙在下”,这是中国龙凤关系史上的一次著名变革,大长中国女性的志气。

许多年以前,中国皇朝把“后宫干政”或“牝鸡司晨”视为不祥预兆。随着文明嬗变,性别政治在烈火中涅槃,女性介入政治,已成为国际社会温和、时尚的风向标。我倒十分乐意做一回野人,只管狩猎,不问采集;或像蜜蜂一样专司采蜜,不思酿造。只是,中国向母系社会回归的节奏比较缓慢,男人的争斗依然残酷。可喜的是中国式“女汉子”迅速雄起,基本上可与男性普遍“雌化”现象等“质”齐观,可谓“大块噫气”(庄子语),或曰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