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
余映潮老师在谈到短文细教对教材的艺术性处理时,共提出了八种方法与角度。我认为其中“适当增加对课文‘美点的赏析,以优化对课文的理解;调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课文进行充满灵气的咀嚼品味”,是解决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营养不良”的一剂良药。
“美点寻踪式阅读教学,是品位高雅的阅读欣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请学生在研读、品味、探求、欣赏之中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恰切、生动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生动的启迪的好语言、好笔法、好画面、好形式等内容。”它将牵动学生感受、品味、欣赏的阅读过程,表现学生的发现能力、研读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有机地适当地运用这种品读课文的方法,可以逐步养成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质。”
而从余映潮老师来我校指导的评课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缺乏相关的有效训练。要么就没有,要么就浅尝辄止。要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积累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品析雅词
如《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写村庄的情态,把村庄人格化,使村庄显得活灵活现,很生动。同时,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卧”字也营造了一种安适祥和的氛围,并且与第二自然段“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
2.感受佳句
如《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藤萝花比作带有尖底的舱的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盛开的样子,给人生机勃勃之感,抒发了作者对花的喜爱。
3.分析句式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对翻译文句、理解文意会大有益处,同时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阅读理解简单的文言短文。如《爱莲说》中“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判断句,《桃花源记》中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是省略句,《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倒装句,《童趣》中“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是被动句。
4.辨析感情
在辨析语言感情色彩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如《春》充满对春天的向往、赞美、热爱,而蒲松龄的《狼》则充满讽刺。
我们还可以欣赏叠音词、拟声词的妙用,长短句交叉、骈散句结合的表达效果等。
二、欣赏精巧绝伦的结构
如《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首先用“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两句点明了自己游览的去向和路程,接着突出了课文的文眼——“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奇”和“绝”二字,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作者用十分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山水的总体特点,从结构上看属于总写。
从文眼中我们可以看出富春江上吸引作者的是异水和奇山,于是在概括了山水总的特点之后,作者分两段来具体向我们描绘美丽的景色。第二段作者抓住江水“清”“急”的特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描写。第三段先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感受来写两岸的高山,然后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的心志,最后补写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
文章虽短,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从全文来看,属于总分的结构;从段落来看,属于并列的结构。
三、学习精美实用的手法
文学作品往往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因此文章的写作手法也是可以赏析的“美点”。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对比、侧面烘托、伏笔、前后照应、欲扬先抑、以动写静、虚实结合、讽刺等,并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如《口技》 一文中前后两次把极其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四、辨析风格迥异的文体
不同的文章体裁,有其不同的文体美。如记叙文的叙事线索,记叙要素,精彩描写;说明文的抓住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议论文的观点鲜明,论证严密,反驳有力;小说的人物形象丰富,情节引人入胜;神话的想象和浪漫;寓言的通俗易懂,小故事中的大智慧等。
五、阐释厚重深刻的主题
初中语文教材中,主题深刻的文章很多。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章通过对一株紫藤萝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深度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执着拷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斑羚飞渡》作者通过一群身处绝境的斑羚奋起抗争,用生命开通了一条生的道路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一个人身处困境时不要悲观、绝望,生命陷于危难时,也要团结奋斗,生的希望只属于那些勇于抗争的人。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也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生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不可阻挡地战胜旧事物。
六、感悟如梦如幻的意境
如《答谢中书书》,首先作者抓住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闹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净幽寂的暮景。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宗璞《紫藤萝瀑布》的意境也十分优美,令人陶醉。那柔美的“淡紫色”弥漫全文,富有诗情画意,让人感到“精神的宁静和喜悦”,从而增添了蓬勃向上的力量。
余映潮老师说对短课文的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富一点。美点寻踪正是细教的抓手和着力点,这与教师如何阅读教材有关。凡肤浅的阅读,凡粗糙的阅读,凡表面的阅读,凡单一角度的阅读,教师都很难应对由于美点寻踪而形成的品位高雅的教学过程,更难说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了。让我们从认真研读教材开始!
参考资料:
1.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6)》,《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