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教语文

2014-07-23 18:08乐继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诗歌

乐继平

从《诗经》到先秦散文,从汉赋到唐宋诗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直至现今的语文学习教材,美学无疑都贯穿其间。这些语文教学的素材,本身就与美学有着完美的结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就是一种美的体现,我们甚至可以说,语文本身就是美。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美,如何让学生对美有所感悟,有所把握,这正是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

联想到中医的传统医病方法——“望、闻、问、切”,放在这里也十分贴切。

一、望

望,即看,有粗看有细看。中医所谓“观其气色,推其病类”,在语文美育中,望则包含了诸多含义。

1.粗略浏览与细细品读——形式美

拿到一篇文章,这是师生所必做的一件事,以便了解文章讲了什么,怎么讲。对细节的研读,也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的把握。此外,这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方面。 对于诗歌的阅读,这点尤为明显。中国诗歌,尤其是近现代诗歌,如新月派,尤为重视结构美、形式美,称之为建筑美。在讲解这些诗歌的时候“望”必不可少。再以郭小川的五十年代诗歌为例,大量的诗歌学习了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体,由上到下字数逐渐递增,表现激情的不断增长和气势的不断澎湃,让人有一种一泻千里的感受。这些明显的特色正是通过“望”这一环节完成的。

2.对象的具体可观化——内容美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的内容具有不定性、抽象性、非直观性等特征。在教学中如何将其内容的美展现给学生,使非直观的内容具体化,是教者长期研讨的问题。学者王朝闻先生认为:“欣赏者正是从直接因素出发,去把握间接的理性内容”的。这种耳濡目染、想象、体验的学习过程,便是“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具体方法有多种,如,在写景散文或说明文中,对讲解内容辅之以具体图片,使学生产生直观感受,配之以相应音乐和朗读范例,在进行大脑抽象思考的同时获得视听觉直观感受,使得教学内容难度下降,内容美更容易为学生感知。以《看云识天气》为例,文中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作者笔触优美,对每种云的介绍都融入了许多贴切生动的比喻。但到底其状如何,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仍是不易理解,更不用说感知其中的美了。这时,加入各类云的图片辅助讲解,学生不仅更易掌握,而且对于文中对云的优美描写也能有切实感受。

二、闻

中医的“闻”中包括根据嗅觉来推断病症,它利用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语文美学的实施过程中,联想也是必不可少的。美育中“对象具体可观化”引申至语文教学中便是文辞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情感的不确定性,因而产生了语文教学中受体的发散性和效果的多元性。语文教学追求的并非唯一或统一答案,它追求的是能力的培养,合理的多样多元是其必然要求。产生这一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环节就是“闻”。

1.内容扩充

对于抽象的内容或散碎的片段,运用联想、想象使其更加丰满。如,何其芳的《雨巷》,在雨巷遇见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就是全部内容。但这种淡淡哀愁淡淡落寞回味无穷的意蕴,却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不妨让学生对内容进行扩充,怎样的姑娘,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和作者的关系等等,都会成为学生的扩充内容。但我们能够肯定的是,这些描述都是淡淡哀愁淡淡喜悦的。这样,学生对其内容更有一种感性的认识,并且在对比中体会诗歌留白、含蓄、蕴藉的美。

2.情感引导

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共鸣是最好的方法。钱钟书说:“五蕴异趣而可同调,分床而亦通梦,此官所接若与它官共,故声能具形。”由此可见,人的感官可以相通。在美育教学中,情感提升是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报负和正确的理想。教师角色也应转为引导者。以《三峡》为例,这是一篇描写祖国河山美的古文,若仅仅用内容分析、词语解释以及习题练习等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要使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那是艰难的。而美感性的教学中,教师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三峡时,可描述:“三峡四季的景致,就像四幅风格不同的图画。”随即配乐,并出示几幅三峡四季的美丽图景,学生带着追求美的目光,欣喜地看着,入情地听着,教师以导游的身份范读课文。视觉感受的是美的图画,听觉感受的是优美的乐曲,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想象悄然展开,沉浸在三峡之美的体验中。课文的意境体验到了,课文语言的神韵感悟到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得到了一次陶冶。正由于美感的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着课文,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投入教学过程,这种学习体验是美的享受。

3.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美育中最常用于创设氛围。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时,先引导学生联想描写春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系列的诗句自然营造了春的美好、积极、灿烂、清新的氛围,使学生未读课文便已感知春的气息。

三、问

中医中的问“缘症而发”,美育的贯穿教学与恰当的提问思考也是密切联系的。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审美也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不能强求一致。在个性化的审美取向和方法背后,往往燃烧着创新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在引导主流审美取向的同时,也要允许一些学生保留个人的审美爱好。这就要求教师细心地进行提问的美育设计,统筹兼顾,照顾到各种可能性。对于同一内容,教师不同的问题设置,对美的宣扬效果是不同的。有时在问题中一个小小的提点,学生的感悟截然不同。有时对同一个内容的不同问法,能使学生对美的理解缤纷多彩。

1.教师自问

美育的实施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对整个过程的贯彻中,教师需要不断自我反省,不断确立方向,调整措施,使整个教学达到最优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自问,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措施是否有效,教学效果是否满意,教学过程是否可以改进。只有教师把握主导,善于思考,善于创新,才能为美学与教育的完美融合创造氛围和前提。

2.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是一门技巧,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教师必备素质。提问是美育的重要贯彻措施。如,讲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教师设问用“落”字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落”等。诸如此类的发问,虽提及要点,但诗歌的美感已被消解,学生从中知道作者怀念故乡但却无法体会到感情的隽永深沉和执着。若将提问改为让学生去体会此句妙处,让学生思考理解,教师适当补充,那么效果自然更好。

3.学生发问

在应试教学中,学生发问往往是处于被忽略的位置。然而美育中则被提升到重要位置。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发问自由,引导学生合理发问并引导其对问题的解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课堂印象。对美的主动的探讨远远比被动的接受更有效果。

四、切

切指分析,教学环节中分析是大头。部分教师往往以考试为参照,对文本的分析应试化,单调而机械,美育更是无从谈起。在新课改后,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被放到了同等的地位,美育更多地为人们重视。在文本分析中贯穿美育,更多地体现为对人文性的“加码”。

1.重视朗读

朗读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朗读、集体朗读、重复朗读等措施,使学生获得个人感悟,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顾城《远和近》为例,这首诗十分短小,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容易理解。实际上,越是短小的诗文,其内涵越是丰富和深邃,学生一下子很难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于是就有老师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诗“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反复指导,反复朗读。结果,当学生最终读出那种心灵的落寞和淡淡的痛楚之后,来自顾城心灵的呼唤立刻被学生感悟到了。辅以作者的生平经历,接下来对具体诗句的把握就显得比较简单了。

2.重视反馈

这就要求从教师的主体传授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钻研能力等整体素质都在不断发展。此外,整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认知水平有层次差异。因此,只有重视反馈,了解学生,才能使美育更有针对性,制定有层次的、适应不同学生的美育计划,采取不同的美育措施。

3.重视延伸

在分析中,教师要注重延伸拓展。这与上文提到的“举一反三”类似,概不赘述。

医与师都是责任重大的职业,其共通性也甚多,我们可以总结一些经验,适用于医道,也适用于师道。它们是:兼容并蓄、紧扣根本、灵活运用。当然,在美育中,也只有坚持这些最基本的原则,以其为本,发散开来,而不是作一些表面花哨文章,始终以学生的最大发展为本,机动呈现,我们的美育工作才能达到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诗歌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诗歌岛·八面来风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