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H7N9禽流感报道特色研究

2014-07-21 10:58王蓁
新闻世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禽流感新闻报道

王蓁

【摘 要】本文搜集了2013年4月-5月《人民日报》有关H7N9禽流感的87篇报道,并对其进行数据和内容分析,分析表明此次疫情中《人民日报》基本坚持了及时性、公正性、客观性的原则,体现了媒体人的职业操守,发挥了媒体传递信息,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粉碎谣言,稳定民心;普及科学知识,开启民智等积极作用,其对于今后媒体报道大规模流行性疾病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民日报》 禽流感 新闻报道

一、研究背景

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1月1日至26日,中国已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6例。据各地卫生部门通报,浙江、上海、广东三个省份死亡病例达到20例。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从去年3月底(我国报告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今年1月19日晚12时,全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去年12月至今,H7N9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

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来袭,媒体能否及时报道,客观报道,追踪报道,服务公众,是考验媒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人民日报》2013年H7N9禽流感的报道对于媒体如何打好这场硬仗具有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笔者以《人民日报》为样本媒体,以2013年4月1日至5月31日为时间段,以“H7N9”为检索项,分别检索了“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两项,搜索出87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

根据研究目的,笔者对样本建构了4个类目,分别是“版面”、“报道体裁”、“报道内容”、“报道篇幅”,根据类目进行编码。“版面”的编码为视点、要闻、社会、评论、其他;“报道体裁”的编码为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评论;“报道内容”的编码为疫情、预防救治、政策措施、科学普及、家禽业、辟谣、科研和其他;“报道篇幅”的编码为500及500字以下、501-1000字、1001-1500字、1501-2000字、2001-2500字、2500字以上。

三、研究结果

1、数据分析

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发展一般经历初始发展期、高发平台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笔者根据《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一文提供的数据,将2013年H7N9禽流感的发展过程做如下划分:初始发展期(3月7日-4月9日),高发平台期(4月10日-4月14日),衰退期(4月15日-4月18日)。

(1)报道量随H7N9禽流感发展周期起伏。通过研究样本发现,自4月1日发表H7N9禽流感的报道以后,《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数量是随着H7N9禽流感的发展周期起伏。从图1曲线可以看出,4月1日至8日报道量波动上涨,8日到12日处于较高水平,8日、10日达到最高,均为8篇,13日报道量开始出现波动下降,21日出现首个零报道日,21日以后报道量也渐趋平稳,为每日1篇或2篇。

《人民日报》2013年4月和5月H7N9禽流感的报道共有87篇,其中,4月份报道篇数达70篇,占报道总量的81.40%,而5月份的报道量为16篇,仅占总量的18.60%。(见图1、图2)

(2)版面集中在“视点”、“要闻”。在《人民日报》的87篇报道中,有37篇分布在“要闻”版,35篇分布在“视点”版,两者占到报道总量的82.86%。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日报》非常重视H7N9禽流感的报道。(见图3)

(3)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在87篇与H7N9禽流感相关的报道中,以“消息”为体裁的报道共有69篇,占到报道总量的79.31%;以“通讯”、“专访”、“评论”、“特写”为体裁的报道分别为8篇、3篇、6篇、1篇,占到报道总量的9.20%、3.45%、6.90%、1.15%。

(4)报道内容综合全面。报道内容涉及“疫情”、“预防救治”、“政策措施”、“科学普及”、“家禽业”、“辟谣”、“科研”等,其中“疫情”的报道为45篇,占到总报道量的51.72%,“家禽业”的报道为14篇,占到总报道量的16.09%,“预防救治”、“政策措施”分别为8篇,均占总报道量的9.20%。

(5)篇幅短小精悍。87篇有关H7N9禽流感的报道中,篇幅在“500及500字以下”的报道最多,为42篇,占总报道量的48.83%,其次是篇幅在501-1000字,为20篇,占总报道量的22.99%,“2500字以上”的报道,仅有1篇。这篇通讯刊登在2013年5月5日《人民日报》的“新农村周刊”版面,题为《禽流感阴影下的家禽业》。

2、内容分析

(1)重视疫情、快速反应。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相继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性地规范了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举措。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强烈的冲击,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异于平常。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次公布了H7N9禽流感疫情。《人民日报》于次日在要闻版刊登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沪皖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消息,此后一个月展开了对H7N9禽流感的持续报道。

4月2日刊发了《上海市政府——黄浦江漂浮死猪中未发现禽流感病毒》澄清谣言,消除公众疑虑。4月3日发表了《江苏上海多项举措防控禽流感》,让公众看到了政府部门在防治禽流感方面积极作为。4月4日刊登了《新型禽流感病例实行个案报告制度 严禁因费用问题延误救治或推诿患者》,向公众告知政府出台的医疗救助政策“实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报告制度”,指出“严禁因费用问题延误救治或推诿患者”,安定民心。

4月,只要翻开《人民日报》,几乎都会在“视点”或者“要闻”版看到H7N9禽流感的最新发展情况。《人民日报》坚守职责,快速、详实地向公众报道流行性疾病的最新进展,让受众掌握预防和治疗流行性疾病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减少流行性疾病对健康甚至生命的伤害。endprint

(2)报道深入、全方位、多角度。大规模流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受众也会持续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新闻媒体在提供消息的同时应该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让受众深入了解疫情的发病原因,易感人群,做好预防。

在此次对H7N9流感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注重报道的全面性和详尽性,2013年4月6日,“要闻”版刊出消息《上海暂停活禽交易》,2013年6月21日刊发《上海有限恢复活禽市场》,一前一后,体现了报道的完整性。

除了及时更新疫情信息,发布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公布治疗药物的研制情况,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对各种网络谣言进行澄清,还特别关注疫情对家禽业的影响。4月6日,在H7N9禽流感还处在初始发展期,《人民日报》就展开了对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下家禽业的报道,宣传“食用正规渠道购买的禽类不会致病”,鼓励人们吃鸡。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对于家禽业的报道一直没有间断,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3)权威解读,粉碎谣言,稳定民心。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可信性效果”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人民日报》在H7N9禽流感的报道中利用专家及政府对信息进行权威解读。例如,通过“专家提醒”告诉人们如何进行预防,减少染H7N9禽流感的可能性,增强信息的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针对谣言《人民日报》快速反应,通过权威报道进行澄清。4月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了针对“上海已有上百人感染住院”传言上海卫生部门的官方回应,表明“除了确诊病例外,还没有新的不明原因肺炎报告”,并指出“全市全面排查,目前没有发现禽流感疫情和猪的疫情,上海市场上的鸡肉和猪肉可以放心食用”。4月8日“视点版”通报了南京市建邺区麻雀集体死亡的病毒测验结果,对“麻雀集体死亡为禽流感所致”的谣言进行了澄清。4月10日,《人民日报》及时证实了一些媒体发布的“上海交大捣鸟巢防H7N9禽流感”报道属不实报道。

针对坊间的各种不实传闻,《人民日报》能够及时地站出来澄清,消除人们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避免造成谣言满天飞、社会恐慌等危机,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打开渠道,减少了不良的传播信息。

(4)报道严肃、严谨,拒绝煽情。重大疫情发生时,总伴随着闪耀光辉人格的感人事迹。2003年“非典”期间,媒体报道中大量赞扬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专业主义精神与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气概,充斥着煽情的字眼,损害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在公众中传播了焦虑情绪。

2013年5月14日《人民日报》一篇人物通讯《把最危险的采样留给自己》,没有过分拔高人物形象,而是借助103本工作笔记中的片段,还原了宿迁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沈谨30年来真实的工作状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真情,暖暖的人心。

《人民日报》对H7N9禽流感的报道秉持着中立、严谨的态度,避免过分渲染,拒绝过度煽情。但如何掌握这个“度”很关键,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报道“冷冰冰”,缺少人情味和可读性。媒体在报道疫情事件时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以及新闻特写,让公众在具体的人物和事例中了解疫情,在感动中树立起战胜流行性疾病的信心。

(5)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协助政府化解危机。H7N9禽流感因其突如其来,不可预料,超乎寻常的特点,具有极强的传播价值。但另一方面H7N9禽流感作为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把握不好报道的度就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报道H7N9禽流感对于媒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其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和立场。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必然干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新闻媒体该不该报,应该怎样报都关系到媒体以及政府的形象。

4月3日H7N9禽流感报道的第三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上海回应 疫情防控热点问题》的报道,文中上海疾控中心主任吴凡对“为何延迟20多天公开病例”给出解释,此后还发表了《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广东设H7N9禽流感病人医疗救助基金》、《禽流感来了,谁为患者埋单》等一系列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报道。

《人民日报》在确保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及时、客观地报道疫情的发生发展,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真实报道协助引导政府对未来做出理性、科学的预估,规避风险,化解危机,提升公信力,树立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①汪金萍,《〈南方都市报〉H7N9 报道特色及成因研究》[J].《青年记者》,2013(9)

②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③孙少晶、傅华、王帆,《H7N9禽流感危机中的健康风险传播与评价——基于上海的经验数据》[J].《新闻记者》,2013(5)

④陈永松,《突发事件下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探究——以H7N9禽流感和“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6)

⑤夏倩芳、叶晓华,《从失语到喧哗:2003年2月~5月国内媒体“SARS危机”报道跟踪》[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6)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责编:周蕾endprint

(2)报道深入、全方位、多角度。大规模流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受众也会持续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新闻媒体在提供消息的同时应该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让受众深入了解疫情的发病原因,易感人群,做好预防。

在此次对H7N9流感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注重报道的全面性和详尽性,2013年4月6日,“要闻”版刊出消息《上海暂停活禽交易》,2013年6月21日刊发《上海有限恢复活禽市场》,一前一后,体现了报道的完整性。

除了及时更新疫情信息,发布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公布治疗药物的研制情况,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对各种网络谣言进行澄清,还特别关注疫情对家禽业的影响。4月6日,在H7N9禽流感还处在初始发展期,《人民日报》就展开了对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下家禽业的报道,宣传“食用正规渠道购买的禽类不会致病”,鼓励人们吃鸡。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对于家禽业的报道一直没有间断,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3)权威解读,粉碎谣言,稳定民心。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可信性效果”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人民日报》在H7N9禽流感的报道中利用专家及政府对信息进行权威解读。例如,通过“专家提醒”告诉人们如何进行预防,减少染H7N9禽流感的可能性,增强信息的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针对谣言《人民日报》快速反应,通过权威报道进行澄清。4月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了针对“上海已有上百人感染住院”传言上海卫生部门的官方回应,表明“除了确诊病例外,还没有新的不明原因肺炎报告”,并指出“全市全面排查,目前没有发现禽流感疫情和猪的疫情,上海市场上的鸡肉和猪肉可以放心食用”。4月8日“视点版”通报了南京市建邺区麻雀集体死亡的病毒测验结果,对“麻雀集体死亡为禽流感所致”的谣言进行了澄清。4月10日,《人民日报》及时证实了一些媒体发布的“上海交大捣鸟巢防H7N9禽流感”报道属不实报道。

针对坊间的各种不实传闻,《人民日报》能够及时地站出来澄清,消除人们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避免造成谣言满天飞、社会恐慌等危机,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打开渠道,减少了不良的传播信息。

(4)报道严肃、严谨,拒绝煽情。重大疫情发生时,总伴随着闪耀光辉人格的感人事迹。2003年“非典”期间,媒体报道中大量赞扬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专业主义精神与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气概,充斥着煽情的字眼,损害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在公众中传播了焦虑情绪。

2013年5月14日《人民日报》一篇人物通讯《把最危险的采样留给自己》,没有过分拔高人物形象,而是借助103本工作笔记中的片段,还原了宿迁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沈谨30年来真实的工作状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真情,暖暖的人心。

《人民日报》对H7N9禽流感的报道秉持着中立、严谨的态度,避免过分渲染,拒绝过度煽情。但如何掌握这个“度”很关键,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报道“冷冰冰”,缺少人情味和可读性。媒体在报道疫情事件时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以及新闻特写,让公众在具体的人物和事例中了解疫情,在感动中树立起战胜流行性疾病的信心。

(5)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协助政府化解危机。H7N9禽流感因其突如其来,不可预料,超乎寻常的特点,具有极强的传播价值。但另一方面H7N9禽流感作为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把握不好报道的度就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报道H7N9禽流感对于媒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其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和立场。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必然干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新闻媒体该不该报,应该怎样报都关系到媒体以及政府的形象。

4月3日H7N9禽流感报道的第三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上海回应 疫情防控热点问题》的报道,文中上海疾控中心主任吴凡对“为何延迟20多天公开病例”给出解释,此后还发表了《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广东设H7N9禽流感病人医疗救助基金》、《禽流感来了,谁为患者埋单》等一系列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报道。

《人民日报》在确保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及时、客观地报道疫情的发生发展,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真实报道协助引导政府对未来做出理性、科学的预估,规避风险,化解危机,提升公信力,树立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①汪金萍,《〈南方都市报〉H7N9 报道特色及成因研究》[J].《青年记者》,2013(9)

②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③孙少晶、傅华、王帆,《H7N9禽流感危机中的健康风险传播与评价——基于上海的经验数据》[J].《新闻记者》,2013(5)

④陈永松,《突发事件下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探究——以H7N9禽流感和“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6)

⑤夏倩芳、叶晓华,《从失语到喧哗:2003年2月~5月国内媒体“SARS危机”报道跟踪》[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6)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责编:周蕾endprint

(2)报道深入、全方位、多角度。大规模流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受众也会持续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新闻媒体在提供消息的同时应该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让受众深入了解疫情的发病原因,易感人群,做好预防。

在此次对H7N9流感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注重报道的全面性和详尽性,2013年4月6日,“要闻”版刊出消息《上海暂停活禽交易》,2013年6月21日刊发《上海有限恢复活禽市场》,一前一后,体现了报道的完整性。

除了及时更新疫情信息,发布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公布治疗药物的研制情况,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对各种网络谣言进行澄清,还特别关注疫情对家禽业的影响。4月6日,在H7N9禽流感还处在初始发展期,《人民日报》就展开了对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下家禽业的报道,宣传“食用正规渠道购买的禽类不会致病”,鼓励人们吃鸡。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对于家禽业的报道一直没有间断,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3)权威解读,粉碎谣言,稳定民心。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可信性效果”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人民日报》在H7N9禽流感的报道中利用专家及政府对信息进行权威解读。例如,通过“专家提醒”告诉人们如何进行预防,减少染H7N9禽流感的可能性,增强信息的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谣言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针对谣言《人民日报》快速反应,通过权威报道进行澄清。4月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登了针对“上海已有上百人感染住院”传言上海卫生部门的官方回应,表明“除了确诊病例外,还没有新的不明原因肺炎报告”,并指出“全市全面排查,目前没有发现禽流感疫情和猪的疫情,上海市场上的鸡肉和猪肉可以放心食用”。4月8日“视点版”通报了南京市建邺区麻雀集体死亡的病毒测验结果,对“麻雀集体死亡为禽流感所致”的谣言进行了澄清。4月10日,《人民日报》及时证实了一些媒体发布的“上海交大捣鸟巢防H7N9禽流感”报道属不实报道。

针对坊间的各种不实传闻,《人民日报》能够及时地站出来澄清,消除人们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避免造成谣言满天飞、社会恐慌等危机,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打开渠道,减少了不良的传播信息。

(4)报道严肃、严谨,拒绝煽情。重大疫情发生时,总伴随着闪耀光辉人格的感人事迹。2003年“非典”期间,媒体报道中大量赞扬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专业主义精神与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气概,充斥着煽情的字眼,损害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在公众中传播了焦虑情绪。

2013年5月14日《人民日报》一篇人物通讯《把最危险的采样留给自己》,没有过分拔高人物形象,而是借助103本工作笔记中的片段,还原了宿迁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沈谨30年来真实的工作状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真情,暖暖的人心。

《人民日报》对H7N9禽流感的报道秉持着中立、严谨的态度,避免过分渲染,拒绝过度煽情。但如何掌握这个“度”很关键,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报道“冷冰冰”,缺少人情味和可读性。媒体在报道疫情事件时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以及新闻特写,让公众在具体的人物和事例中了解疫情,在感动中树立起战胜流行性疾病的信心。

(5)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协助政府化解危机。H7N9禽流感因其突如其来,不可预料,超乎寻常的特点,具有极强的传播价值。但另一方面H7N9禽流感作为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把握不好报道的度就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报道H7N9禽流感对于媒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其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和立场。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必然干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新闻媒体该不该报,应该怎样报都关系到媒体以及政府的形象。

4月3日H7N9禽流感报道的第三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上海回应 疫情防控热点问题》的报道,文中上海疾控中心主任吴凡对“为何延迟20多天公开病例”给出解释,此后还发表了《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广东设H7N9禽流感病人医疗救助基金》、《禽流感来了,谁为患者埋单》等一系列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报道。

《人民日报》在确保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及时、客观地报道疫情的发生发展,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真实报道协助引导政府对未来做出理性、科学的预估,规避风险,化解危机,提升公信力,树立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①汪金萍,《〈南方都市报〉H7N9 报道特色及成因研究》[J].《青年记者》,2013(9)

②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③孙少晶、傅华、王帆,《H7N9禽流感危机中的健康风险传播与评价——基于上海的经验数据》[J].《新闻记者》,2013(5)

④陈永松,《突发事件下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探究——以H7N9禽流感和“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6)

⑤夏倩芳、叶晓华,《从失语到喧哗:2003年2月~5月国内媒体“SARS危机”报道跟踪》[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6)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责编:周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禽流感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