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杰
【摘 要】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当下新闻传播的主渠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流中,党报等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渠道功能减弱,而内容生产者的身份被加强。在网络信息传递中,党报内容常常难逃被“二次编辑”的命运。党报内容的政治隐喻被不断强化,党报也经历了从大众媒体到“政治代言人”的“他者化”过程。这一改变对我们思考党报内容改革,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党报 内容改革 他者化 政治隐喻
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新一轮报业改革在中国呈现出非常不同的情景。在以各级党报为核心成立的报业集团中,中国的各级党报发行靠摊派、盈利靠子报,因此在面对“报纸消亡论”时,它们恐怕并未在经营上有多大的危机感。但读报人数的减少、自身公信力的下降,网络时代的信息渠道转换确实给党报带来了内容生产上的巨大压力。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党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都不会面临停办、倒闭的危险,但面对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党报究竟应该如何重新定位?应该向何处发展?如何进行内容上的改革应对挑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他者”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由法国哲学家拉康明确提出,他在“镜像阶段”理论中研究了婴儿的自我意识形成问题,进而提出主体观念的确立需要借助想象的“他者”而诞生,依赖“他者”而存在。①拉康的“他者”理论实际上是一个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人)对象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的存在物要进行对象性的活动,这是人的本质规定性。那么这一对象化过程也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必经之路。
“他者”的哲学理论不仅为本文提供了一个描述性的概念,更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党报改革的研究既要以党报自身为研究对象,从其内部出发寻找改革路径,同时也需要在考察其主要“对手”(网络),在对象化的过程中确立自我。
一、被建构为“他者”的党报
网络作为一种通信技术,对各类信息具有极大的吸附和整合能力。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平台,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虽然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信息传递功能大大增强,但人们显然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尤其是以公共性为主要特征的时政新闻。因此,网站编发的时政新闻也大多是来自传统媒体。
本文通过考察当下各大网站对各级党报的转载情况,认为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常常出现党报被建构成“他者”的现象,成了“发声的主体”。“他者”化过程是一个媒介定型的过程,是一个贴标签的过程,是对党报“权威性”、“宣传性”简单化解读的过程。网站通过编辑标题、添加导读等方式来强调内容的权威来源,说明“党报”在舆论场中仍然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在3月份昆明发生因PX项目爆发的群体性事件后,《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系列有关PX项目的新闻和评论。腾讯网在转载时会在标题中添加“党报”字眼,并选取文中部分内容重新制作标题。例如,5月8日腾讯网将《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用什么终结“一闹就停”困局》的标题改为“党报评民众抵制PX项目:公众权利未被尊重”,弱化了原文解决“困局”的初衷,而把党报当作了一种权力意志的象征,来支持和保护公众权利。
这种作法显示了党报在舆论场中的重要地位,但无疑也是对党报内容过度解读的产物。党报上的内容多元,来源多样,其中既有中央意志的体现,也有可以商榷探讨的意见。网站的“他者”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党报的“刻板印象”,抹去了党报的现代新闻业特点,消解了内容的可信度和合法性,是导致党报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现代新闻业以提供真实、准确、客观的信息服务来定位自己的身份,在政治上采取保守的策略以规避风险,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媒体在塑造自身品牌的同时,竭力避免提供内容时成为新闻的“主角”,介入事件纷争的泥潭。即便是美国新闻界的“社会责任理论”在谈到媒体的社会责任时,也仅限于提供负责任的信息。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内容,也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市场化经营报纸的主导理念。
提供时政新闻的网站虽然并不以新闻业自居,但它与市场化媒体同样是靠提供信息来盈利,因此在运营理念上两者更为接近。同时,国家对网站的管理也不像报纸那样严格,网站的形成过程还存在网民的互动参与,网站比市场化媒体拥有更加自由的编辑权,更平民化的话语体系。
相比之下,党报从提供信息的“幕后”被迫来到发言发声的“台前”。6月24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发《“PX”正在被妖魔化——揭开PX的神秘面纱》,通过调查采访提供更多关于“PX”的知识。搜狐网在转载时将标题改为“党报称PX项目致癌性与咖啡同级”②,腾讯网则改为“党报称PX在中国被妖魔化:在国外是寻常化工品”。在这里,“党报”一词的加入并未为内容的权威性加分,反而遭到对抗性解读。
二、“内容”何以“为王”
在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报纸曾遭遇广播、电视的冲击,出现了消亡的危机和重新定位的过程。但在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报纸的那场“遭遇战”一来并未受到市场经营的影响,二来也没有与电视出现理念之争,甚至一段时间内,研究“党报”思想中就天然地包括了对广播电视的指导思想。但报纸与网络媒体的“遭遇战”,显然已经是另一番情形。
网站“他者”化党报的过程,既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先验判断,也是为了标榜自我的不同,塑造自身的媒体品牌和形象。从另一个方面讲,这种被强调的差别也激发我们思考党报内容在网络传播中的现状和特点,为创新党报内容改革提供灵感。
基于目前大部分商业网站不能自行采写新闻的政策规定,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是网络时政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提供者,业界和研究者通常将“内容为王”当作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的“撒手锏”。但面对web2.0时代用户自创内容的大量涌入,专门的新闻博客、新闻微博的兴起,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内容”究竟何以“为王”,却少有系统的描述。
在我国,“采访权”是一个尚未经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基于双方自愿的“采访”过程并不违反任何法律条款。因此,“内容为王”并不能依赖对采访权的垄断。就报纸而言,其内容的优势在“精”而不在“多”,在“深”而不在“快”,在“准”而不在“全”,在“权威”而不在“平衡”,在“阐明意义”而不在“报道事实”。endprint
“精”是指精选。网站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获得相当大的空间来刊载内容,报纸的版面却成本更高且空间有限。不过报纸却无需为此大肆扩张版面,国内都市报纷纷退出“厚报”行列也说明了这一点。
“深”是指深度。报纸显然无法在速度上与网站相抗衡,但其已经在深入采访上取得了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有一定的人才储备。
“准”是指准确。网络通常提供了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但网络并没有形成一个主动求证和负责任的发言习惯。更多人期望新闻自动“浮出水面”。报纸等传统媒体却是专业的求证者,也掌握着比普通人更多的权威资源可供咨询。
“权威”是指党报的赋权功能。党报在某些方面被建构为“权力意志的象征”,也就是说党报会赋予所刊登内容一定的地位。它不同于西方新闻理论对媒体赋予地位功能的一般解释,党报的赋权功能只有在一定的话语领域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一领域通常是涉及政治的。虽然“平衡”是新闻写作中的一项原则,但在网络信息中,“党报”一词更多的是某种“权威”的象征。
“阐明意义”是指通过解释性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报纸在“阐明意义”方面,仍然有可为空间。
三、思考与启示
网络技术带来的是信息传播渠道的根本性变化。在报纸订阅量不断下降、电视开机率不断降低的发展趋势下,新闻被高度聚合于网络上。信道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的位置,以及在舆论场中的角色和身份。
在信息渠道向网络聚合的过程中,广告商的流失给报业生存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西方国家的市场化媒体或是转型依靠订阅收费支撑运营,或是放弃纸质出版实行在线付费的经营模式。我国的报业也在面临着亏损的巨大困境,而网络仍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并且几乎免费地获取报纸上的信息。现行的版权制度使得报纸成为免费的“辛迪加”,但这显然不可能持久。
党报在这一浪潮中的焦虑不是来自经营,甚至也不应该来自能否保留其纸质版,而在于能否进行内容上的改革和创新,继续履行它的使命。□
参考文献
①黄作,《从他人到“他者”——拉康与他人问题》[J].《哲学研究》,2004(9):64-65
②搜狐网,《党报称PX项目致癌性与咖啡同级》,http://roll.sohu.com/20130624/n379651303.shtml,2013-5-25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