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砖与砚砖的收藏与鉴赏

2014-07-21 09:44李哲伟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砚池铭文

李哲伟

以建筑为最初功能的古砖,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历史轮回的变迁,高古淳朴。尤其是皇宫及高等级墓葬所用的砖,大都有图案文字纪年款,既有欣赏价值又有考古功能,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好。到了宋以后,金石学兴起,嗜砖者甚众,一直到清代中晚期更是畸形发展。随着金石考据学的中兴,一大批像阮元、张之洞、金冬心、陆增祥、张匡济、陆心源、端方、陈介祺、吴昌硕等文化名人对收藏古砖、砖砚均偏爱有佳,乐此不疲。据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阮元、张匡济各蓄汉、晋八砖,故一曰“八砖吟馆”,一曰“八砖精舍”。陆增祥《八琼宝金石补正》一书著录砖文一百七十余件,并将收藏的古砖大都刻成砖砚。陆心源可谓清代蓄砖之集大成者,其宅院“千甓亭”,藏古砖千块,砖上刻有古代纪元、地理官制、姓氏等资料,花纹别致,字迹奇肆,其《千甓亭古砖图释》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给大家介绍本人收藏的古砖及古砖砚:图一、图二所示是湖南常德出土的二方墓葬砖。图一中砖长39厘米宽20厘米高11厘米,砖铭为“大清嘉靖丁酉年制”,出土于明宪宗后裔荣恭王的儿子荣定王朱翊鉁及李、杨二妃之墓。图二中砖长35.5厘米宽19厘米高8.5厘米,由于是历史上被盗墓仅存之砖,年代及墓主人的情况不明。 此砖文饰极为罕见,砖文经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萨尔吉老师破译,文字是藏文字母转写的梵文咒语:被称之为“一字转轮王咒”或“一字顶轮王咒”,佛经中说“能令他法速即毁坏,能令自法速得成就。一切菩萨所共瓒欢,诵念之处,于四方面五百驿内,一切恶鬼皆自驰散。一切咒师行其本法,闻此咒已皆悉摧坏,一切诸天所有神通皆悉退失,其持咒者欲灭他法不灭他法,由持咒者所存念处,一切世间诸持咒者,及诸恶星无不催伏”。出处:(唐)宝思惟泽《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见《大正藏》第19册,经号956,第316页中栏第28行至下栏第5行。

图三、图四:为一方铭文砖砚,长20.3厘米,宽13.5厘米,高4.5厘米。此砚依残砖随形而做,质地坚紧,墨绣浓郁,其独特之处是,砚沿一面雕刻成锯齿形,不知有何用意。二侧铭文,一侧为“汉砖砚池”,一侧为“甲戊年制”字体刚毅遒劲,具有魏晋之风。

图五、图六:此方砖砚应为保存完整的整块砖料凿成,长27.5厘米,宽14.5厘米,高5.3厘米。整体宽博厚重,砚堂砚池宽边围栏下深琢成长方形,前浅后深形成滑坡。整体观察,简约大气,古拙素雅,配有镶嵌线刻龙纹的和田青玉红本天地盖。侧面纹饰为钱币及几何菱形图案,砚底留有麻布纹痕迹。汉代工匠制砖的常用方法,先把黄泥装进土坯模子,然后用缠满粗细麻绳的木板刮平,土坯带麻绳纹入窑烧制,烧成的砖面就留下了这种特殊的印记,此砖为汉砖无疑。

图七:此砚长13.5厘米,宽9.5厘米,高3.3厘米,砚池一体俗称“斗方”砚,砚额处镌刻六字隶书“东汉灵帝时砖”,砚顶侧刻四字篆文“能坞山阳”,砚左侧刻行草铭文二十七字:“考此砖系东汉建宁元年造作,光绪十年二月出土,历一千七百寒暑。”砚右侧刻行书二十字“土乎成质,陶乎成器,昔藏幽室,今列文几,鹿道人铭”。书风古茂浑朴,典雅秀气,此砚具备了上好汉砖之特性:鳝鱼黄色、质地细腻、坚实缜密、手感体轻且沉、发墨不渗水,乃文房常用之器。该砚原为浙江海宁藏砚大家许登云所藏,许老对此砚深入研究,并发表《清“东汉灵帝时砖”砚考》一文,在2008年6月11日第7版的《收藏快报》上,有关铭文、款识出处我就不在此重复了。

图八:元康年号砖砚,长16厘米,宽11厘米,高4.8厘米,此砚早年出自于上海闸北一孤寡耄耋老人之藏。此砚虽沧桑破旧,但古韵犹存,所配红木天地盖依残损缺失而制,上下合体严密,应为早年藏者对其呵护备至所精心制做。此砚最为珍贵之处是清晰可见的钱纹及元康二字,高古隽永。元康为西晋惠帝司马衷第二改元,公元291年。

图九:该砖砚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4.6厘米,为一残砖凿制而成。深挖的堂池四周设计为内敛的窄边很有特点,堂面凹陷,四角均有墨锈堆积,闻来尚存淡淡麝香味。残缺侧面雕刻的纹饰与古巴蜀国青铜纹饰相似。砚背有“壬戊年作于蘋洲”铭文。蘋洲为现浙江湖州地区一古地名。

图十:该明式抄手砖砚长37.5厘米,宽19.5厘米,高11厘米。此砖采用澄泥法制作,质地细腻、坚硬如石。凿砚浅挖前高后低成砚堂,堂两侧留有沟渠;三面围宽边,砚岗饱满,砚尾无堵;底部深挖为抄手;砚池为典型明式一字池。古朴厚重、太史砚风格一目了然。砚右侧铭文因锈蚀磨损有些已无法辨认,其中可识“陈敬”“谭胜高”应为人名款,“半泉斋”可能是堂号。还有“朝廷玉甲首谭潮用”前面两个字和后面两个字都看不清,其意很难说明白。另一排八个字只能看清“造夫”两个字,其意就更无从说起,只能留待今后与专家藏友共同探讨。

从以上图文让我们感受到砖砚古拙大方、简洁明快的风格,其实砖砚并不一定会比传统的“四大名砚”好用。人们并不是在乎它的使用功能或者是能够在其质地上雕琢出如何精美的形制图案,而主要是希望捕捉到它亘古的气息,欣赏到其原始的图文,来满足文人墨客的泥古之心,属于雅致的赏玩。

现存世的古砖及砖砚以汉、晋为最多。古砖造型有长方、正方、扇形等,图案纹饰可分为二类:一为纪年铭文砖,记录营造建筑的朝代、时间,如:东汉“永元八年”“永和九年”,三国吴“甘露二年”“宝鼎三年”,晋:“永嘉元年”“义熙八年”等。铭文主要为吉语,如:“大吉富贵”“大吉千秋”“万岁不败”“万世不败”“万岁无疆”等。二为画像砖:多采用浅浮雕线刻的技法,道教、儒家、佛教、神话等相关题材,如:“鳞身伏羲”“蛇躯女娲”“东王公、西王母”“观音佛像”等。描绘最多的还是表现传统故事、现实生活,包括农耕、骑射、忠臣孝子、历史人物、建筑园林、草木禽兽等。精湛的刻画艺术,潜移默化地表现出先人对宇宙万物的理解。

当代喜好收藏古砖砚的文化名人也很多。如西冷印社副社长童衍方,中国书协副主席欧阳中石,书画大家唐云、李锋、张立辰、丁聪等。收藏古砖及砖砚最多的可能要数童衍方,他出版的《宝甓斋集砖砚》一书中记录了他收藏的48方古砖,年代上至汉、晋,下至清代,其中许多已改制成砖砚。唐云作为诗书画皆至妙境的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他的很多收藏都是在自己看重的古砖中进行设计,然后请友人及弟子沈觉初、徐孝穆等人刻制,如觉不妥,他甚至会自己操刀进行修整,可见其痴迷程度。

天津博物馆藏有“永和九年七月十日”砖砚,制作为长方形淌池砚式。砚背为梁同书所书砚铭:“顽物千年遂不磨,不知荡蹫几论波。昭陵玉闸今安在,断甓犹传晋永和。”此铭文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古砖砚的真谛,阅尽世上无数兴衰更迭,如今成为文人雅士求索的珍稀。endprint

猜你喜欢
砚池铭文
过梅林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游襄阳米公祠
浣溪沙·己亥十月十六子夜吟
专注
专注
西周时期文字浅说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和县馆藏铜镜赏析
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