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 颖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学生佩带手机发微信
——关于中学生德育的管见
褚 颖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河北 唐山 063000)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大部分的家庭收入还相对较为低下,手机依然是非常奢侈的消费品。而探究中学生的心理,佩带手机恐怕更多的是作为他们攀比炫耀的资本,满足其虚荣心。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中学生不用进行什么劳动,就能吃得好,穿得好,致使有的学生逐渐形成惰性。不愿再艰苦朴素,而是追求高消费;在学习上怕艰苦,只想在舒舒服服中得到好分数,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泄气、后退,缺乏向上的锐气、无坚不摧的勇气。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它不仅是制约和指导人们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对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用以修身立德,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内在道德品质要靠外在的行为来体现,而外在行为习惯却同时可以强化内在道德品质。我们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遵循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具体可感、操作性强的行为活动去渗透,去强化,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升华为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修养。
中学生;手机;俭;德;修身立德
前些时间,报纸上也曾就“学生是否可以把手机带进学校”展开大讨论,但不管结论如何,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上学都佩带有手机,而且随着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学生的手机拥有量也必然会与日俱增。大部分中学都规定不准学生带手机进学校,但有不少家长却认为这无碍大体,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偶有学生不遵守规定,将手机带入校园,并堂而皇之地在校内公开使用。被学校发现后,不仅学生借口多多,家长也拒不配合学校工作。然而,这种行为真的无碍大体吗?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大部分的家庭收入还相对较为低下,手机依然是奢侈的消费品。而探究中学生的心理,恐怕有很多学生佩带手机是作为他们攀比炫耀的资本,满足其虚荣心。其实何止是佩带手机,现在中学生的吃穿住用,有哪些不是唯“名牌”唯“高档”是用呢?在当前生活太舒适了,有比例不小的一批中学生意志便薄弱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中学生不用进行什么劳动,就能吃得好,穿得好,致使有的学生逐渐形成惰性。不愿再艰苦朴素,而是追求高消费;在学习上怕艰苦,只想在舒舒服服中得到好分数,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泄气、后退,缺乏向上的锐气、无坚不摧的勇气。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代中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状,警示我们对学生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迫在眉睫。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它不仅是制约和指导人们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对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如何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用以修身立德,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笔者认为,一直以来,我们的德育多是依靠学校,而忽视了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特别是对中小学生道德培养的作用。而且在德育方式上,也更多地采用灌输说教,“说”与“做”总是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当前,有不少学生家长慨叹:“现在的孩子不得了,上了小学跟你争论就能把你说得没词应对啦!”更有不少老师无奈地说:“大道理,学生什么都懂,你要让他讲,他比你知道的一点也不少。可他从来不按自己说的去做。”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口的巨人”,却又是“行动的矮子”,言与行严重脱节。问题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我们却不能不反思我们现在的德育工作,不得不思考究竟该如何让中小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以满足其自身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总是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故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小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多途径,更多地通过具体可感的行为活动去渗透和强化,而绝非简单地依靠所谓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或讲道理来言传灌输。
返观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多通过在现在看来是异常烦琐的礼节仪式来渗透和强化的。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曾提到进私塾第一件事就是“拜孔子,拜老师”,极为恭敬,老师就在一旁也极为严肃地答礼。笔者无意提倡复古,特别是那些烦琐的仪式和礼节,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试想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如果不通过这种非常感性、便于操练的礼节仪式来向他渗透“尊敬师长”的美德思想,而仅靠抽象的说教,怕是徒劳无功的。也许一开始他并不能真正明白这样做的意义,而在这跪拜仪式和鞠躬行礼的动作间,却让他非常直接地意识到见到老师应当做什么,久而久之,这种感性认识就很可能会上升为理性认识,内化并固化为一种“尊敬师长”的思想品质。这也恰恰遵循了人们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教师要抛却传统的所谓“师道尊严”,应该做学生的朋友,与他们平等相处,而不能高高在上。这当然是不错的,但笔者认为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过时了,相反地,这更反映了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真正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据说,英国的儿童在一岁半左右就自己使用餐具与大人在一起吃饭。在吃饭时,如果孩子不小心将饭洒到桌子上,家长并不训斥他,也不会给他讲什么大道理,而是要求他首先向一起吃饭的其他人道歉说“对不起”,然后必须自己去找来抹布把桌子擦拭得干干净净。在我们,则一般是妈妈们赶紧找来抹布擦桌子,唠叨几句,严厉一点的就是训斥一番,打两巴掌。因为在我们许多人看来,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吃饭时出现这种情形是在所难免的,没必要搞得这样复杂,把孩子弄得这么紧张,甚至可能有人会说,吃饭的就是自己一家人,又没外人,何必这么严肃呢?所以,又出现“追赶族”,孩子在前面跑,奶奶、妈妈们端着饭碗在后边追,追上喂一口,一顿饭要吃一个小时。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无足轻重,有必要大费周章吗?
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英国人这种在我们看来毫无必要的做法,向孩子渗透和强化的却是“应当学会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应当懂得尊重别人”的做人基本道理,而孩子也正是从这种非常具体的行为习惯中渐渐明白这些道理并升华为良好道德品质的。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家长的做法显然很难取得这种效果。
概言之,内在道德品质要靠外在的行为来体现,而外在行为习惯却同时可以强化内在道德品质。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却又反作用于内容。我们无法相信一个从小就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任何家务劳动也不做的人会真正明白孝敬父母;我们可以肯定一个见到国旗升起不行注目礼,听到国歌响起而不静静肃立的人是不可能由衷地热爱祖国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就习惯于让家长代为整理书包,让家长代为参加学校义务劳动的人能够学会负责;我们十分怀疑一个经常帮孩子圆谎求情,请老师无条件饶恕学生错误,“帮助”孩子做作业的家长,能够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美德;一个习惯于乱扔垃圾,疏懒于个人卫生的人不可能懂得尊重他人;一个习惯于吃零食,追时髦的学生也不会养成勤劳节俭的美德。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德就是在这身边一点一滴日常行为,在这些日常行为逐渐成为习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逐步升华出来的。我们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遵循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具体可感、操作性强的行为活动去渗透,去强化,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升华为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修养。
G631
A
1674-9324(2014)27-0264-02
褚颖(1975-),性别:女,职称:中学一级,学位:学士学位,工作单位:唐山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