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

2014-07-21 01:18邹永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孔子道德德育

邹永健

(湖南省安乡县官陵湖中学,湖南 安乡 415600)

孔子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

邹永健

(湖南省安乡县官陵湖中学,湖南 安乡 415600)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德育为本。这些内容,历史证明具有真理性和超时代性,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继承。

德育为本;孔子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社稷和个人人生

孔子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求)给他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1]为什么要教之呢?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只用刑罚、政令等高压手段来统治对待民众,民众口服心不服,积压着一股愤怒,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说不定哪天就会引爆这颗“定时炸弹”;而通过礼乐等驯化引导,以德化民,使人民心悦诚服,那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因此只有人人都懂得并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社会才能避免动荡,人民才能免于刑罚之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孔子看来,教育还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更直接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智慧、美德和促使学生完善自我,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就是说人在后天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别,无论好坏,都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学习的内容不同造成的。这就强调了学习和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孔子还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素养,获得人生的快乐。所以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

二、孔子的教育核心是德育

1.德育是本,“本立而道生”。孔子教育的核心是怎样做人。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他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首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孔子这里所说的“本”就是指怎样做人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强调做人首先要有仁爱之心。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他就能“泛爱众”,他就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种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为大众谋福利,才是一个高尚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怎样做人是一切教育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道”,孔子认为是一切事物的准则,是真理的体现,是人应该毕生追求的知识和真理。“本立而道生”,只有确立了良好道德的本,才能继续确立知识和真理的道。“道”是统管世上千变万化的实物的,但它必须建立在良好道德的本位之上,这就确立了育人要德才兼备,但又必须德育为先的基本教育准则。国际教育界明确了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要学会宽容并懂得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他人,要学会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要懂得并践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这实质上就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这样去培养和教育人,才会有好的效果。

2.孔子德育的基本内容——仁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在孔子的表述中,仁与礼的关系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礼是仁的表现,仁是礼的准则。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的规范,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因为不符合“仁”的精神,所以也是非礼之举。有了“仁”的精神内容,“礼”才能真正有益于人生社会,而“仁”的精神也需要通过“礼”的具体形式来实现。在今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仍然应该以礼和仁的互为表里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表现。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礼和仁的具体内容也会有发展进步。但是,作为一种普世价值的仁和礼的基本内容,将会作为永恒的真理而存在下去。学会“礼”,目的是达到“仁”,仁是礼的灵魂统帅,礼是仁的形式表现,礼和仁是互相依存的。人们在接受礼和仁教育的过程中,就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也就是用“礼”来规范自我,用“仁”来引导自己。不认真学“礼”,一个人将无法与社会共存;没有“仁”,一个人将无法立足于社会。“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这种学说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最后是“泛爱众”。一个人只有博爱民众,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团结互助,与人为善,“泛爱众而亲仁”,才能达成“仁”的最终目的。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自然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它都迫切地需要国际社会之间的协作,都需要人们学会怎样共同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小的方面来看,一个人要想健康生存和幸福生活,就必须具有人际交往、互相协作的生存能力。当今的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的童年缺少与兄弟姐妹交往的机会,缺少关爱他人和与他人协作的锻炼,他们过分地受到长辈的骄宠,也因此缺少“泛爱众”的共同生活经历。

三、孔子德育的过程与途径

1.德育的过程。孔子非常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首先,孔子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他认为,首先要有道德的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做到“知者不惑”。[1]孔子十分强调“知德”的重要性,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1]除了强调要有道德的知识外,孔子还十分注重人的道德情感与信仰。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虽然知道了该怎么做,但并不等于他能够坚持去这么做。人只有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正确和必然,也就是有了坚定的信念,他才能坚定不移的一往无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孔子最后强调要付诸于“行”。他认为“行”是德的终结,所以强调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若其行”。[1]孔子认为,无论多么高妙的道德意识和多么深厚的道德情感,都需要落实到言行实践中,而这种道德行为的坚持践行则需要道德意志的强力支持。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2]意思是:我没有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那样热切的人。道德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因之道德的实践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践行者长期不断的利益付出和不懈长久的情感约束。

2.德育的实施。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孝”和“悌”是孔子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孝”就是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百善孝为先。一个有孝心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重孝道的家庭,必然亲情浓郁、和谐幸福。反之,一个家庭如果不讲孝道,就必然会亲情淡薄。亲情淡薄的家庭,其家庭关系自然就不牢固,其家庭结构就经不起风浪而容易解体。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成为礼仪之邦,首先必须大力提倡孝道。而孝道的践行要先从家庭做起,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这应该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家庭做好了,然后再向泛爱众扩展:“孝”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尽孝,还要进一步上推到对长辈、对社会的尊长者都要尊重和敬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悌”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亲兄弟友爱,还要扩展到对平辈、对同学、对同事也要友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忠和信。“忠”指忠于职守,对国家、对人民,要忠贞不二,对政令要坚决执行,对人民要鞠躬尽瘁。忠和信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对国家和对朋友都要忠诚,都要讲诚信。讲到“忠”,人们会提到愚忠,曾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宣扬愚忠,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其实,先秦儒家倡导的“忠”并非愚忠。孟子曾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3]当君使臣不按礼的规范行事时,孟子主张臣事君就不必忠,因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这种无道之君,独夫民贼,人们不但可以藐视他,甚至可以杀了他。李光耀曾结合新加坡现实情况,对儒家的“忠”做出了新的解释[4]:他说,忠就是忠于国家,就是爱国,就是要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就是要国家利益至上,在必要时甚至牺牲生命来维护国家利益。所以“忠”就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事业,要忠心耿耿,要尽心尽责。“信”就是对朋友、对同事要真诚,要信守诺言,讲求信用。这样“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达到“泛爱众”的要求。这就是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重视德育的教育思想,的确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过分偏重功利实惠,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精神品德;我们的应试教育往往只看结果成绩,却不在意方法手段。这种教育思想虽然已引起了国人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诸多改善,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孔子教育思想中注重德育的这一份宝贵的传统思想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学习、继承和发扬。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孟子·离娄章句下[M].梁海明,注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4]畅征.小国伟人李光耀[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G631

A

1674-9324(2014)29-0262-02

猜你喜欢
孔子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