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述鹏,黄 臻,卢志红
(1.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2.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冶金类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宋述鹏1,黄 臻2,卢志红1
(1.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2.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针对冶金类工科院校在钢铁行业发展中开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主要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建设意义、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在工科院校与企业间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初步办法。
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被国内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学校所广泛采用的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906年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推出的合作教育计划算起,己有100年的历史。较为国人所熟悉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较大借鉴作用的有英国的三文治式、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国内例如武汉理工大学采用“工读交替,预就业”的“611”模式运作方式将理论教学、工程与科研实践、生产实践贯穿四年教学全过程。从目前来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均有其各自的特色、优势和缺点。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设的作为与钢铁冶金相关的专业,更加贴近武汉周边高校与钢铁冶金企业经济的发展特点,其自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可以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创造一个新思路。
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学校诸多培养的人才没有锻炼平台,高素质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待遇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高科技企业普遍认为国内技能型人才普遍紧缺,高技能人才尤其缺乏,企业发展又无可用之才,甚至有些博士毕业生也无法满足企业的高科技发展要求。这一现状折射出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由此可见,高等院校校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在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迫在眉睫。实现工学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设付诸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样也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定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而人才成长的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在实习基地和联合产业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而是要在实际岗位上锻炼自我专业技能和丰富职业经验。材料与冶金学院为了调动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课程计划安排及教师竞争上岗制度等方面充分调动我校材料学科现有的师资力量,激发了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演示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条件下,为了调动企业在人才培养计划方面的积极性,在考虑培养本土工程师的同时,往往密切关注人才的来源和动向。诸多企业在制订发展战略过程中也把中层技术人员的发展充分考虑在内,而吸引人才进驻的根本在于如何引入利益诱导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并让这些机制发挥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率先引入激励机制,并使大学生形成绿色的人才价值观,从而使激励机制能通过主体价值取向这种内在力量来发挥作用。可以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的方式来实现并建立利益诱导机制,让参与竞争的学生必须有积极的作为,才会积极推动或适应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从而成为人才进入企业工作的内在动力。
高校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培养模式内部质量保障包括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控制、人才培养自我评估。培养模式质量保障包括教学质量审计、教学质量评估、企业评价。而如今,教育质量现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偏差。以钢铁行业为例,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趋于饱和,对普通产业工人的需求偏弱,企业迫切需要开发能产生高附加值钢种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运而生。学校开始考虑面向就业市场设置人才培养计划,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其中的试岗模式就是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驻扎在企业内部,以准员工的身份来进行岗位实习,这个过程应该在企业内部循序渐进地展开,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新的优秀人才。高等院校与企业一起制订试岗人才培养方案,到企业调研参观,在人才班培养期间,学校提供管理、实训室、专任教师,企业提供设备、资料、兼职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对于高校也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质量保障,体现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企业也应该对试岗的学生逐步完善岗位工作质量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对岗位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全面提高工作质量。例如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材料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试点班进行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探讨,目前已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实施方案。与二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相比,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注重大材料学科基础的强化,强调对理工结合关系、宏观与微观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考虑,同时注意到交叉学科多样性的特点。该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四级知识平台构成,逐步取消专业限选模块。这些努力为人才培养确立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对于企业方面,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例如在新的技术合作项目中成立数个项目组,企业也确立相对应的项目组成员,企业派这些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开发过程。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双方人员不断加强沟通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互相融合的合作机制为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不同阶段需要企业和高校互相监督,在共同参与的条件下考核预期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及其所带动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师资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内在联系,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协同管理的立体化组织架构。这些立体化组织架构是否能满足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是否能达到一定的社会满意度,需要特定的考核目标来进行约束。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不同的学院与企业合作的层次和侧重点不同,但目的都是要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向参与的运作机制。因此,考核目标首先集中在是否在规章制度上通过制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实现制度上的保障。基于上述过程,材料与冶金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在完善各项办法与条例后,安排在校学生前六个学期以在校理论教学为主,第七学期为工作实践期进岗实践,在企业、科研单位以生产、科技工作实践为主,第八学期再回校进行一定的理论教学、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与考核等。对于企业方面的考核,首当其冲的是考核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是否多属技术含量低的“劳力型”岗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否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是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其次,考核目标还应该包括是否缺少本行业知名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是否派出技术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对于学生方面,要考核学生在试岗实习一段时间后单方面毁约率,考核学生在试岗实习期的职业道德素养。
G642.0
A
1674-9324(2014)30-0254-03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教育冶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No:2011039)。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冶金类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No:YGZ1104)。
宋述鹏,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武汉科技大学192信箱 43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