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
王艳
2010年由财政部、卫生部印发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在2014年8月新的预算法出台并将于2015年正式实施,面对着一系列新的环境,公立医院应该对自身的预算管理进行改变。文章结合新医改的相关政策,分析现存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新医改;预算管理;公立医院
预算管理属于财务问题,是指公立医院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利用预算的相关手段的财务活动。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主要从预算和编制进行,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会对公立医院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是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财务管理的功能包括预算编制、内部监督、考核业绩等,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程序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想要达到财务管理的目的,就必须加强预算管理。
第二,是提高公立医院业绩的要求,预算管理使公立医院在预算期内有了清晰的目标,其实,预算管理的实质就是为了确认这一目标,为了使公立医院的绩效提高,就必须通过预算管理来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
第三,是新医改制度的客观要求,新医改将医院所有的支出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之中,明确规定了医院在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待冲基金”的会计科目以解决固定资产折旧,着重强调了绩效评价,要求公立医院加强预算管理。
1.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里的管理人员或是普通员工,都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导致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部门和单位缺乏预算管理理念,都使得公立医院的预算制度如同虚设,日常的收支活动根本不按照预算严格执行,从而没有让预算管理的优势在公立医院里充分发挥。
2.预算编制不科学
新预算法将“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写进了总则,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的审查监督,这就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了更高要求。由于许多公立医院进行预算编制的目的不够明确,加上预算编制的时间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财务人员就没有严格按照本单位的年度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没有对财务支出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没有按照轻重缓急的合理排序进行择优选择,这样就使得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不高。
3.监控机制不完善
新医改实施后,对预算的监督更是严格,旧的预算监控机制渐渐不适应政策环境的改变。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预算执行中,监控机制有以下不足之处:(1)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管。在公立医院内部缺乏有效的监控机构,导致不能对预算管理及其执行进行有效的监控,更不能对中途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导致监管力度不够。(2)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由于公立医院处于我国民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所以需要接受外部的监督,防止腐败的发生,保证预算管理的公开执行。
4.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
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就是要以降低医疗成本为目的,运用成本核算的相关手段对成本支出做出详细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三方面内容,公立医院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成本、药品成本、人力成本等,新医改改变了以药养医的局面,将看病贵的现象转变,制度上杜绝了医生谋私的行为。在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着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报废程序不规范、固定资产清查不科学的问题,这是造成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的最大原因。
1.加强预算管理意识
新医改以及新预算法对旧预算制度进行了很大改变,这更是要求公立医院重视预算管理,认真学习了解新医改以及新预算法的规定,从而获得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只有管理层深刻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并指导所有员工积极配合预算管理工作。
2.加强行政制度的管理
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与行政制度有着很大关系,面对新医改的环境改变,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机制急需优化,必须加强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创新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关于新医改方案的学习,将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引入管理层之中,增强公立医院的管理层活力。新医改之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在管理中应改进决策模式,加强资产管理,建立科学的行政制度管理模式,杜绝经验式决策,对重大决策做出必要的研究与分析,提高透明度,加强行政监督。
3.引进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医院在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进行分析、预测以及筹划,通过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对预算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回过头来指导医院的经营活动,改善医院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最大程度地实现公立医院的目标。新医改方案详细的规定了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收入预算、医疗业务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合理科学的预算报表,严格地审核预算、执行预算,并且要在预算实施之前严格分析预算方案的可行性,加强绩效考核,从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公立医院的发展目标。
4.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1)由于预算编制是一个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在预算编制前做好准备工作。不但要对比单位上一年度的实际情况,还应满足未来发展的各项年度需求。这些所要考虑的事情包含上一年度预算批复项目的清理、预算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2)结合自身情况确定预算编制方法。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目标以及发展需求,改变过去的“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以“零基预算法”为基础,采用综合方法来编制年度预算,并要综合考虑单位内外部的环境因素,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加强预算监督,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
建立债务风险评估以及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首先,在公立医院内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审计、协调等工作,对于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处理和分析,追究有关人员和部门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或奖励。其次,公立医院要接受外部监督,配合审计部门对本单位预算工作的质量和规范性进行定期检查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理。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监督。
[1]朱宇.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改革.现代企业,2012(5).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