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佩伶
他将各时期的历史文化重新归纳,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艺术特点的形成进行了深度概括,为这一时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轨迹甚至西方文化做了很好的注脚。
《艺术哲学》是讲述西方艺术流派及文化历史的巨著,作者丹纳对欧洲文化所涉及的艺术种类和与之相关的民俗地域风情,进行了系统阐述,将西方的绘画、雕塑艺术,和西方人特有的思想进行联系,从事实出发,将西方艺术流派的美学观念进行条理分析。这部著作文化色彩浓烈,富有想象力,对各种历史典故进行讲解,并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艺术加工。在这部作品中,丹纳从绘画艺术的产生和流派特征、艺术哲学与种族、建筑艺术与风俗文化、诗歌舞蹈与建筑艺术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叙述。其以通俗化的语言,对艺术哲学产生的原因、特点、思想结构进行例证,为艺术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丹纳在书中尽量避免哲学逻辑的枯燥化,他在论证艺术哲学的过程中,选取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史书轶事,以历史故事对逻辑哲学进行论证,使原本深厚的哲理变得生动易懂,充满生活元素。丹纳对语言的掌握非常到位,他的叙事新颖有趣,语言流畅不拖沓,有极强的文学写作功底。在丹纳的叙述中,《艺术哲学》所体现的主题一是种族、时代、环境对艺术的影响,二是艺术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和欠缺。
反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整个西方社会的思想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和发展,带动了各种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发展,绘画艺术空前活跃。此时的欧洲画坛,传统绘画正逐渐被新生代创作所取代,达·芬奇、鲁斯本等一批代表文艺复兴的画坛巨匠,为绘画艺术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达·芬奇的画作,更是洗刷了艺术界的审美观,在他所描绘的世界中,各种物理设定和光线感应相结合,其绘画表现,突破了传统绘画模式,创作出超越原有绘画风格的作品。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更是将这些新绘画技巧运用到极致,彻底颠覆传统保守的写实风格,这幅名作无论神韵还是风格气势,都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在对比达·芬奇和其他文艺复兴画家画作的同时,丹纳很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国家、种族在绘画艺术表现上的不同。从地域文化和种族个性来分析不同画家对绘画领域的不同领悟。同时丹纳还运用大量历史素材为依据,说明当时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根源,以及和种族、时代、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艺术思想的共性和个性
欧洲艺术从形式到内涵都与东方有很大的区别,但艺术共性本身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别而有所改变。在论述艺术本质特点时,丹纳从艺术属性出发,归结出艺术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从属的主体成分。从艺术品的风格到流派的形成,都有其独有的传承轨迹。而每件艺术品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特点、风俗特性,也都有着时代的共性。要从艺术角度来体会艺术品价值,就应从艺术品所表现的时代特性、生活风俗概况中去探寻。我们应探求艺术大师的生平思想,知悉每位艺术大师作品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后人可以通过这些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寻求灵感,为己所用。丹纳对此做出结论:艺术作品的形成都有其可借鉴之处,并非横空出世的突兀存在。在丹纳看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绘画作品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很多艺术作品在模拟生活之美的同时,着力突出某一特性而非全部,这也使得艺术作品对事物的某些特征表现得较为夸张,以便突出其记忆点。换句话说,以艺术特征涵盖主要特性才是作品成为艺术品的重点。
丹纳在讲述艺术品的产生过程中,从精神世界和地域风俗来进行理论叙述。而在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产生的介绍中,他则侧重于着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文化艺术中心由希腊转移到罗马的历史。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宗教统治后,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在商品经济推动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对一些传统思想行为艺术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这些新思维,也带动了欧洲艺术创作的解放,除了绘画方面突出的艺术成就,雕塑艺术也因时代变迁和文明的传播而有了新的上升空间。传统雕塑多数表现宗教题材,采用写实手法,以宗教原有轮廓进行雕刻创作,没有任何艺术创新和突破。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杰作,打破了常规,完全体现创作者的奇思妙想,科学合理地展现雕塑的力与美,其形体动态无不打破传统艺术的束缚,呈现出新锐的艺术氛围。在这些雕塑作品中,环境与雕塑和谐律动,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时代新环境和更深层的思想艺术境界。
对绘画、雕塑的艺术衡量
丹纳在《艺术哲学》这部书结尾部分,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进行了系统的艺术衡量。在丹纳看来,艺术的标准要从三个角度去体现。其一是看这个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事物最重要的特征。其二是艺术作品对人能够起到什么样有益的促进效果。其三是作品对人能否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在这三个艺术标准选择上,丹纳从事物本质与表面、根生与派性、稳定与纷争来看待艺术品的本质和寓意。丹纳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刻大师,只有抓住对人类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事物,才能创作出永恒伟大的作品。丹纳非常推崇古典史诗《神曲》和《浮士德》,这两部作品对丹纳艺术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艺术作品表现上,丹纳对作品中关于人物的刻画进行了深入总结。在他看来,无论绘画还是雕刻,人物形象都要反映社会现实中的某一类特定人群,要有极强的表现特征。这就要求艺术创作时要抓住人物表情、姿势、心理活动、衣着等方面的特征,要在艺术表现上高于现实。在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进行艺术解读的过程中,丹纳发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繁荣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对艺术附庸风雅成为主流,规模盛大的聚会和服饰风格的多样化,都成为意大利绘画艺术中的素材,这使意大利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在这种艺术氛围的推动下,西方雕塑艺术的影响力也从希腊转移到了意大利罗马。米开朗琪罗成为当时雕塑艺术界的代表,他以超越生活的艺术眼光,将力与美融入创作中,无论是大卫雕像,还是爱神维纳斯,艺术魂魄都根植其中,其雕塑作品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敬仰崇拜。传统宗教题材作品的循规蹈矩在文艺复兴浪潮中被全面突破,新兴艺术表现成为当时艺术作品最鲜明的特点。
民族对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十分肯定了民族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不受民族影响的艺术形式是不存在的,一个民族要经过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其艺术特点。丹纳以希腊雕塑为例,在他看来,希腊雕塑代表着一个时代,其艺术成就从成熟、细致和现实生活三方面来体现。古希腊雕塑具有色彩、造型方面的鲜明特色,这些艺术特征,是希腊民族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艺术流派开始在意大利重新崛起,并形成了以意大利罗马、米兰、威尼斯为中心的文艺复兴。罗马帝国的崛起使得以罗马民族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开始影响欧洲各地,这种艺术影响力完全超越希腊文化对欧洲的长期渗透影响,成为新的艺术领导者。这也使得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民族文化为特征的雕塑、绘画开始得到发展,在社会制度发生改变时,艺术会从新的主导民族那里得到新的表现力,新的艺术色彩开始涂抹掉原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此时无论绘画、雕塑,还是其他诸如诗歌、音乐等都展现出新的生命力。这也使得欧洲在受到古希腊文明洗礼后,又一次接受另一个民族文化——意大利文化的洗礼。意大利借助文艺复兴,影响力剧增,成为影响现代欧洲传统艺术发展的又一个文化产业之地。丹纳在创作《艺术哲学》时,深受达尔文学说影响,他对欧洲艺术特点和发展用心体会,将欧洲传统绘画、雕塑艺术同自然风情和人文习俗联系在一起,以其独特视角,将艺术与哲学思想紧密联系。他用大量事实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各时期的历史文化重新归纳,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艺术特点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度概括,为这一时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轨迹甚至西方文化做了很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