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维
一、激发兴趣是阅读的前提
小学生天性活泼,自制力差,无意识性强。要想让学生真正阅读,必须建立阅读是快乐的理念,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对活动产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条件。小学生只有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去投入,把自己的全部活动集中地指向读书,与读书有关的神经活动才会处于最佳状态,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才能够体验到欢乐和情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一起读,一起聊,一起辩,与学生共同成长,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重视的,积极的,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给学生一个导向和示范作用。同时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给学生阅读自由。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学生对人物故事感兴趣,有的可能对 军事感兴趣,有的可能对历史古迹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放手,充分让学生处在一个自由、自主的选择中,读什么,怎么读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阅读需要和阅读水平,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部分书籍,使学生在阅读中有书可读,有所选择。如,刚刚进入识字阶段的孩子,对书中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是耐心还不够,不能坚持长时间的阅读,好奇心强,但还不是很善于归纳和总结阅读过的内容。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引发他们兴趣的读物。情节和语句不是很复杂,便于把握和复述,同时又有一定的内涵可供他们思考和想象。中年级的孩子仍然热爱探索新事物,但已经更加喜欢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知识,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带领他们进入更加开阔视野的读物,同时,又能给他们一种角度,让他们深入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事物中去探寻,这样他们才会感到过瘾。高年级学生在阅读倾向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男女之分,男孩更喜欢贴近生活的、冒险的、充满智慧的作品。部分孩子已经懂得欣赏富于文学性的长篇作品,因此,教师要推荐一些能带给他们强烈真实感的作品,使更多有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主义的作品进入他们的阅读世界中。这样,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自由而快乐的环境中阅读,身心放松,没有压力,只有兴趣爱好,日久生情,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就会养成自我阅读的习惯。
二、有效活动是阅读的保证
有书读,爱读书,只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始终保持强烈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有通过有效活动,才能夯实能力,激发潜质。
1.“读书感悟”。每周寻找时间与学生交流读书活动中的收获,或说新闻趣事,或背好词佳句,或明事理人生。使学生通过交流,丰富知识,提高表达。
2.写好读书笔记或制作读书卡片。这是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既是一种习惯,又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贮存。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可繁可简,全凭学生阅读兴趣。
3.定期举行读书汇报会。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学生的读书汇报会,给学生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小学生表现欲强,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这既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促进学生自我阅读,激活学生阅读动机,又能诱使其他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与欲望,形成不甘人后,争相阅读的良性态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生会读是阅读的关键
学生只有阅读的兴趣,但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获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特别注重课内外结合,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用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潜能发展。为此,教给学生阅读“六字诀”:(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总之,学生阅读的策略具有多样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阅读的指导,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的一种人生体验。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