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銮++吴季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自主探究
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启。”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内存”,抓住他们的“愤”“悱”之处,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1.精心设计导语。好的导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酝酿情绪,揭示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如教学《想飞的乌龟》一课,我先让学生猜谜语:身穿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里四脚划,岸上慢慢爬。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出示乌龟图,让学生说说有关乌龟的知识后提问:“大家知道乌龟有好多裂纹,想知道它们的来历吗?”从而把学生导入新课的学习探究中去。
2.科学设计课堂提问。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积极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就是要科学设计课堂提问,问题必须新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欲,促进学生思维运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小河的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用心朗读诗歌,边读边想,小河向我们诉说了几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隐藏着小河的什么精神?提问是一种艺术,教师应曲直结合,精问代替多问,这样才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二、教给学习方法,引导自主探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的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指点他们迈向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一样。因此,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1.示范法。例如: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时,“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热闹的、忙碌的。”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但至于“安静、热闹、忙碌”体现在哪?学生大多不知怎么回答,我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淡淡、静静、悄悄、轻轻”等重点词语来体会,接着让学生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热闹、忙碌”那两部分。
2.直观演示法。例如: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乌鸦用什么办法喝着水?先结合插图二,引导学生注意乌鸦先是“看见”小石子,接着“想一想”,最后终于“有办法了”。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办法”与“小石子”的联系,再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三,然后动手做往装水的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与“瓶子的水慢慢升高了”的关系。
三、精心设计作业,延伸自主探究
过去老师布置作业总免不了写生字、组词、完成练习册,词语机械的抄抄写写使学生厌倦,疲于应付。课堂改革,必然要改革作业,讲究课后作业的趣味与实效,发挥它复习功能的同时,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1.找一找。布置找资料、收集图片等作业,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和自己查找资料的习惯。
2.唱一唱,画一画。把美术、音乐运用到语文课程,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完成作业成为一种享受。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后,让学生唱唱这首歌。学《理想的翅膀》后,让学生画画自己想放飞的风筝。
3.问一问。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到自然,向农民、向商家,向长辈询问,了解课外知识,增长见识。
4.演一演,说一说。学习课文,听了故事,布置学生向家人复述课文,训练表达能力,促进亲子交往。如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后,布置学生把法布尔抓住织娘和发现甲虫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5.创一创。北师大版每一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很多是诗歌,学习诗歌后,让学生也来当当小作家,创造一小节的诗。如学习《礼物》、《信》等诗歌后,布置学生创作诗歌,自主探究。
6.读一读,抄一抄。学习课文后,向学生推荐类似的书或文章,让学生自主去阅读。如学习《小河的歌》向他们推荐《爱的教育》、《三寄小读者》等。
综上所述,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氛围,教给方法,精心设计作业,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讨论交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