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
(1.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北京 100006;2.中国翻译协会,北京 100037)
人品诗品双高洁①
——《陈毅诗选》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版序
李肇星1,2*
(1.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北京 100006;2.中国翻译协会,北京 100037)
作为陈毅元帅的崇拜者与继任者,满怀崇敬与缅怀之情,结合陈毅元帅的革命生涯,探析了陈毅诗歌表现出的对祖国无限忠诚的历史使命感,人民至上的崇高情怀,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以及国际间睦邻友好、相互尊重的外交理念。
陈毅;诗歌;人品;诗品;高洁
我幸运,应陈毅元帅的长子昊苏会长和小女丛军大使之约,能为这部中英、中法、中阿、中俄、中西文《陈毅诗选》作序。我人生憾事之一是,尽管1964年就进入外交部,却从未有机会同敬仰多年的陈毅部长说过话。这次我想用这种难得的方式向这位我自认为与之心犀相通的首长汇报一下有关体会。
我幸福,两年前意想不到地出任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我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发动优秀的年轻翻译家们把陈毅的一部分诗译成除中文外的联合国其他五种工作语言——阿拉伯文、俄文、西班牙文、英文、法文,结集出版。这一步现在终于迈出了。
我极想参与这项没有前例的文学工程,原因之一是,1993年我在常驻联合国代表任上含泪读过一段难忘的故事。1970年肿瘤医院院长吴桓兴奉周恩来总理之命为陈毅副总理兼外长治病时说:“陈老总,您放心,我一定能治好您的病。我等着您以中国外交部长身份出席联大会议,像在上海那样,代表中国人民向世界作大报告的日子!”天底下没有完全的公道——这一天没有到来,而我和他的其他几个部下(包括他未曾见过的女婿光亚)却沿着前辈搭建的台阶登上了联合国讲台。
我永远记得,联合国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殃成的约六千万人的遗体上和进步人类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基础上,而陈毅元帅为反对外来入侵、追求民族解放作出过辉煌贡献。他的战友之一,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1945年6月26日于旧金山在《联合国宪章》草案上签过字,当年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诞生。
陈毅是我崇拜六十多年的偶像。他1919年第一次通读《共产党宣言》时,我还要等二十多年才出生。他作为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率部解放我的家乡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毛孩儿,只记得吃的第一块白面馒头是他的部下某炊事班战士给的。1955年,他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活跃于国际舞台时,我是一个幻想着能开汽车、开飞机、当记者的初中生,做梦也没想到几十年后两次接替他的一小部分职务:外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好在命运自有公道的一面——陈老总的诗我倒是一上高中就碰巧读到,而且一见钟情,不断从中受到激励。
诗如人。读诗如读人,读古今,读未来。陈毅作为革命家的浩然正气和作为诗人的典雅质朴是有机统一的。
(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伟大的历史使命感
他的诗洋溢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伟大的历史使命感。1921年10月,陈毅因参与领导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求生存、求学习的斗争,被中法两国反动派遣送回国。当轮船驶过祖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即将通过吴淞口时,他用诗道出了他的心声:
船儿向前移动,大陆张开了心胸!
母国这样的容纳,我们辱国的子孙又怎好上岸!
崇高的自觉与自责出于报国无门的焦虑和赤子丹心。他四年后参加北京西山孙中山逝世纪念活动,内心的悼词是:
亡灵啊,你亡了,你不能由死回生。
我只愿青年头上,寄托着你的精魂!
你长休吧,我们起行!
真正是大义凛然,誓将先贤的遗愿承继和弘扬。
再过五年,作为工农红军的骁将,陈毅在井冈山的诗展现了为人民奋战的轩昂气宇:
带梦催上马,睡意斗寒风。
军号声凄厉,春月似张弓……
生死关头更见壮怀激烈。1936年严冬,陈毅和战友们在梅山被困。他做了为党为民牺牲的准备,写诗藏在衣服贴身处: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对祖国解放事业的忠诚让革命将领视死如归,而且视死如另一场战役的开始。如此境界实属前无古人,鲜有来者。
(二)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
陈毅元帅不管职务多高都笃信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沂蒙根据地时他说,到死也不能忘群众的支持。他的诗字里行间全是对人民的爱。1936年的《赣南游击词》写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在中华民族最为危急的1937年8月他强调:“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
我党执政后的1952年,他去莫干山风景区探望病友,关注的也是人民:“莫干好,好在山河改。林泉从此属人民,清风明月不用买”。
1961年的《长城词》真诚歌颂“革命真有千般巧,各族人民团结了,瀚海戈壁将变宝”。1966年初,他在《广州花市》看到的是“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
诗情的根基是行动。诚如张茜同志1972年对革命伴侣的评价“服务为人民,直到病危时”,他的子女们说:父亲对个人权位看得淡,把百姓和朋友看得重。战友们说:陈毅元帅为人厚道,总是多看多学其他领导同志和各界、各国合作伙伴们的长处,对自己的亲属则要求严。这从陈毅的许多诗中都可以得到印证。他的《祝朱总司令六旬大庆》突出写“高峰泰岱万山从……服务人民三十载……”;《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则殷切要求孩子们“牢牢谨记”:“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
陈毅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也体现在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他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通俗到极致,感人到至深。
(三)国际间睦邻友好、相互尊重的外交理念
内政的延伸,便是外交。陈毅撰写自己外交新录的诗独具外交为民、与人为善的磅礴大气和深入浅出的周详淳朴。《赠缅甸友人》娓娓道来: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这是我能想象的对中国相互尊重、睦领友好外交实践最为准确亲切、易懂好记的写照。
更有一首无标题的绝句:“火星有人类?月球有人类?地球有人类,地球最可贵”,集深沉、高压、平易于短短二十字!这是我唯一能用两三种语言背诵的一首诗,曾在大约二十个国家讲话时引用,无不引起中外友人强烈共鸣。
我由此想到,陈毅元帅的诗属于祖国,也属于世界,把他的诗尽可能译成多种文字有利于我们的和平发展和广交朋友。
老首长最后一次访问非洲归来说,他的诗是兴之所至,随手而成,还要斟酌。这可能正是世上所有好诗的共同之处。他诗中“宇宙无限大,万国共一球”的恢宏、“舍己为人不辞劳,艰难困苦豪气吞”的磊落、“个人太渺小,先作好学生”的谦逊,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以及现实和未来的精神财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春意年年都会来临,但积雪总难化尽,正如他最后一首诗所预言的,“历史不走循环路,人民革命日日新”。随着岁月前进的脚步,陈毅元帅人品和诗品的高洁必将感动越来越多的各国读者,特别是一代代青年。
伟人已去,风范长存;诗卷不老,常读常新;多读多受益,特别是在《联合国宪章》精神尚远未落实,全面建设和平、民主、和谐世界正任重道远的今天……
注释:
① 初稿于2010年青年节自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赴上海世博会途中,先后修改于2011年夏陈毅元帅故乡乐至县、2012年春日内瓦南方中心,2013年秋定稿于陈毅元帅母校成都工业学院。
A Noble Character and Poetry Quality——Doubled as the Preface toSelectedPoemofChenYithe Six Languages Version
LIZhaoxing1,2*
(1.Chinese People’s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 Beijing 100006,China;2.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7,China)
As an admirer and successor of Marshal Chen Yi, with his deep reverence and memor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qualities and feelings displayed in the poems composed during Chen Yi’s revolutionary career, which were a sense of historical mission of being loyal to the Motherland, lofty sentiments of civilian supremacy, an exemplary conduct and noble character of being broad-minded toward others and strict self-discipline and a diplomatic philosophy of good neighborly friendship and mutual respect.
Chen Yi; poetry; character; poetry quality; noble
2013-10-28
李肇星(1940- ),男(汉族),山东胶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70年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美利坚合众国大使;1995—2007年先后任外交部副部长、部长,现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
I207.22
A
2095-5383(2014)01-0001-03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元帅,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诗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生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在长期的戎马生涯和繁忙政务工作之余,挥笔书写瑰丽诗篇,创作了350多首诗歌。其诗歌表现了他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无产阶级的豪情壮志以及光明磊落、严于律己的优良风范,给人以精神鼓舞和人格熏陶。
2012年10月26日,陈毅元帅的母校——成都工业学院举行纪念建校100周年庆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外交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诗人外交家李肇星应邀出席,做了题为“弘扬陈毅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的精彩报告。期间,我校党委书记刘黎教授将学报特别策划栏目“陈毅研究”发表的论文集送李肇星部长审阅,得到肯定和赞许。学报常务副主编王庆跃编审特约李肇星部长为“陈毅研究”栏目撰稿,得到欣然应承,并以成都工业学院“学友”的名义为本刊撰写此稿,以纪念敬爱的杰出校友陈毅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