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回报避险没商量!

2014-07-19 12:12林肖也向雪琳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壳牌页岩油气

□文/林肖也 向雪琳

2014年只过去了一半,石油行业的波动却和2013年一样频繁,石油产业持续受到产能过剩、产品需求快速变化以及页岩油产量增加等挑战,欧美油气巨头的业绩纷纷下滑。

业绩下降最为明显的当属欧洲老牌石油巨头壳牌公司。尽管今年1月,壳牌公司发出了十年来首次盈利警告,但是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受减值损失影响同比几乎缩减了一半,降至45.1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其欧洲和亚洲的精炼资产贬值。一季度,壳牌石油精炼资产损失达到29亿美元,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也下滑9%,原因包括油田减少、关闭维护和部分产区产量见顶等。

在目前石油价格一直徘徊在每桶100美元左右,而市场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依然强劲的时候,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壳牌援引的理由是高昂的维护费用,尤其是其旗下位于卡塔尔的天然气制油工厂 。在3月13日公司召开的“2014管理层分析报告会”上,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范伯根承认:2013年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主要由于下游产业低回报、美国低气价和尼日利亚安全境况恶化。他说,“我们改变不了客观环境,但是我们必须深刻检讨,过去的发展战略是否使得公司过度地暴露在了这些高风险的领域?”

壳牌业绩疲软的程度连最睿智的分析师也始料未及。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师奥斯瓦尔德·克林特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壳牌发布的盈利预警,使我们非常震惊,这对于一家综合型石油公司而言是极不寻常的。”

尽管北美页岩油气繁荣仍在延续,但壳牌的表现并不理想。

小资/图

有资料显示,对壳牌盈利打击最大的是一笔数额达7亿美元的资产减损费用。这笔费用与壳牌在得克萨斯州鹰滩页岩油气区勘探项目业绩平平相关。2010年,壳牌在得克萨斯州南部地区从休斯敦石油商丹·哈里森那里租赁了10万英亩牧场,支付了10亿美元红利。当时壳牌以为这块地会帮助他们在多产的鹰滩页岩油气区迎头追赶竞争对手。然而,经过历时几年成本昂贵的钻井和水力压裂开采之后,壳牌才意识到这笔投资差不多已经失败。雪上加霜的是,壳牌在堪萨斯州密西西比灰岩油气区的开采项目也是业绩平平,在阿拉斯加北极区开采惨遭失败。

可以说,实力强大的壳牌正在美国油气田开发项目上持续亏损。壳牌在美国的上游业务,尤其是过去几年大力投资的非常规油气领域,2013年损失了近十亿美元。范伯根指出:“公司在石油制品和北美资源区块投资有800亿美元之多,这些投资的财务回报显然不能令人满意,这两个领域糟糕的表现,严重地拖累了公司的盈利表现。”

据壳牌公司美国上游业务董事总经理马温·奥栋介绍,截至2013年底,壳牌在北美上游业务累计动用资本680亿美元,其中投资页岩油气资源的资本为240亿美元,占总投资的40%。在北美75万桶/日当量产量中,天然气占了约40%。但由于气价太低,天然气收入只有总营业收入的11%,拖累了公司的整体业绩。至2013年年底,公司对北美页岩油气投资坏账处理已有37亿美元。并且这一数据将继续增加。

壳牌的预警,让人们不禁想到,油气生产格局的变化,势必对未来全球油气供需结构产生影响,从而深层次影响全球能源结构及经济运行;成本及税收的增加,对石油公司现金流产生的压力,势必传导成市场的压力,迫使油气行业投资战略发生改变。诸如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和道达尔等石油公司是否也有类似令人失望的盈利预警在等待着投资者。

避险,请处理好“稳健”与“跨越”的关系

155年现代石油历史,壳牌一直处于一流公司行列,不论是过去的“石油七姐妹”,还是今天的“国际石油五巨头”,壳牌始终置身最显赫的国际石油公司之一,在国际石油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其发展模式被很多公司借鉴与效仿。

坚持一体化发展路线,坚持保障公司战略资源的占有,通过对国际油气资源市场的综合把握和对调整油气经营结构和资产分布结构来实现企业发展的行业领先优势,是壳牌发展战略最明显的特征。

但是,再优秀的企业也不能忘记,石油天然气是个投资回收周期很长的行业,在整个投资活动中,项目总是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势态的发展趋势,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投资结果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投资活动在某种情况下会带来损失,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能带来收益。因此交学费是每个石油公司难免的风险,并且风险没有明确的界限。

反观壳牌公司今天的困境,原因可以追溯到10年前。

2003年前,壳牌高层没有认识到2000年出现的国际油价上涨势头会持续,壳牌一直致力于发展下游业务。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壳牌上游业务比重持续下降,2000——2003年其原油自给率一直下降。由于不重视上游业务,2004年曾出现壳牌储量造假事件,给经营造成严重影响。2004年后,痛定思痛,壳牌果断调整发展战略,重新重视上游油气业务,将目光瞄准世界油气潜力区,积极向深水油气、非常规油气等新领域进军,战略调整向资源导向型转变。

到了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壳牌决策层更是认识到保有储量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了,于是更换了一把手,启动了激进的上游投资战略。涉及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有了墨西哥湾的深海油气项目、加拿大的油砂项目,也有了壳牌传统的LNG生产运输项目等多个领域。

此时此刻,适逢美国页岩气革命热潮来袭,于是乎,北美页岩油气成为了壳牌大手笔投资的“自然选择”。壳牌的投资数额越来越大。

在战略转型中,开始冒进的壳牌,2013年的投资构成,依靠举债完成成为公司经营一大特点。2013年壳牌的负债比率为16.1%,而2012年这一指标为9.8%。而另一方面壳牌的投资回报水平显著下降,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据壳牌估计,其2013年的净资本支出达到443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了近50%。更有业内人士透露,2013年壳牌产生了404亿美元的现金流,公司竟然用光了这些现金。

如果说宏观经济形势低迷是影响壳牌盈利能力的不可抗力的因素,那么壳牌高层在投资决策上的失误则是无法回避的主观因素。

石油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时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企业的发展实际,走特色发展道路。处理好战略决策“稳健”与“跨越”的关系,对石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经营风险的规避与发展机会的捕捉,如何在“稳健”与“跨越”中做好选择具有挑战性。

纠错,要交的学费别太昂贵

作为企业,任何时刻都需要关注生存与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对于壳牌这样的大牌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

在全球经济疲软,原油需求不振,成本费用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服务价格提高,以及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的环境中,所有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成本上升收益下滑趋势难以尽快扭转。与同行的其他巨头相比,壳牌公司则显得更为艰难,因为其他四家在过去20年进取的经营中打下了更为坚实的战略资源优势。过去10年壳牌公司激进的追赶战略又过于集中在北美非常规资源投资上,大船一时难以调头。

种种迹象显示,壳牌正在全球压缩在非常规油气方面的投资,并开始陆续出售北美的页岩油气资源,以及位于北海的三处资产。

这一影响很快蔓延至壳牌在中国的页岩油气开发项目。

Martec迈哲华(上海)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总监曹寅分析:因为壳牌在美国页岩气方面投了非常多的钱,现在资金方面挺紧张。壳牌对很多资产进行了出售,并对美国页岩气上的投资布局做了重新调整。由于非常规油气的风险相比常规油气来说非常大,因此壳牌的全球削减方案中必然包括在中国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投资。

壳牌可谓中国页岩气的先行者,其抢在其他跨国油气巨头之前布局中国,与中国石油投资数十亿元准备开发中国的页岩气资源。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中国是全世界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开采页岩气能源。

不过,中国崎岖的地形、落后的基础建设和较深的页岩气层是严峻的技术挑战。仅从页岩气开采的地质条件来说,中国的情况就远比美国复杂。美国的页岩气矿区多分布于中央大平原,分布稳定、埋藏浅。中国则大都分布在西南部山区,埋藏深度更深,加上生态环境脆弱,开采成本比美国高出许多,壳牌每年在中国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费用约为10亿美元。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那么好的资源禀赋,壳牌都在缩减投资,更不要说在中国那么不确定的情况下。”曹寅称。

壳牌勘探分析认为一般来说中国油井要打到很深才能找到页岩气。此外,中国与美国不同的土地法规和冗长的审批,又人为增加了壳牌的开采难度。

业内专家也分析了壳牌收缩中国页岩气作业的原因:总公司市场战略改变,壳牌的页岩气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亏本经营,目前壳牌也已经陆续出售了北美的页岩油气资源;中国的页岩地处山区,钻井压裂成本更高;中国市场的石油服务业务不够发达等,毕竟,壳牌是生产商,是花钱请人钻井和压裂的甲方。

对于壳牌的盈利下滑,公司的智囊及高层提出的控制投资,删减那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的战略调整与投资决策建议,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市场是公正且残酷的,业绩是市场对于企业决策行为最好也是最真实的评价。石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是应付短期内成本过高的权宜之计,而是全面提升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达到资源配置、投资结构合理,成本有效控制和提高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石油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作。壳牌将会如何扭转局面呢?壳牌新任掌门人指出公司有必要将资本与技术投入到回报更为丰厚的领域,而不是愿景更好的领域,充分体现出壳牌对看得见的经济利益的追求。

2014年壳牌将出售部分澳大利亚煤层气资产以及wheatstone LNG项目的部分股份。在剥离上游非常规油气资产的同时,壳牌对下游领域也将进行不同程度的剥离。具体表现为壳牌计划部分剥离位于捷克的炼油业务,同时视项目完成情况出售位于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资产,对位于德国的炼油产能也考虑予以剥离。

《金融时报》报道说,壳牌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出售价值约150亿美元的资产。在某些时候,从以前成本低廉的传统油气田那里榨取现金——而不是异想天开地用艰难而成本昂贵的新页岩油气田来取代那些成本便宜、容易开采的传统旧油田,这样的做法完全更加明智。

业内专家认为,壳牌公司根据市场反馈和业绩变化对自己的战略和管理思路做出调整,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纠错”行为。

这一纠错过程被赋予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快速调整以适应市场,二是坚持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于众多正在走向或已经走向国际市场的新兴国家石油公司而言,要解决资源与效益的矛盾,或许壳牌的纠错机制最值得借鉴和学习。

猜你喜欢
壳牌页岩油气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壳牌的“气” 机
壳牌V—Power能效燃油登陆成都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壳牌的创新与合作帮助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节能减排
美页岩油业很受伤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