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炎
一、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1.是社会发展、技术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是现代技术的标志,它们作为现代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学习,给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教育要“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要求制订、学习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展示千姿百态的地理现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地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
我们的学生正如初长的嫩芽,在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年代,他们更需要全面、有选择地吸收各种“营养”,了解大量的资讯,为更好地适应和立足未来世界做好充分准备。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有效地使学生接触大量的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和实际的距离。地理教师应认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秉承传统的师道精神,发挥自身及集体的创新意识,积极投身进来,潜心研究和探索,为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而努力。
2.能充分彰显地理学科的特点,更有利于地理学科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
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钱学森将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地理系统”,而且这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一基本特征。如高一地理下册中的区位(包括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城市、交通运输的点与线以及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等)选择,就需要考虑各个影响因素:气候(光照、水分)、地形(场地)、水源等自然因素,以及市场、交通通达性、政府政策、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个人偏好等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的时空中,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又不相同,而且每一个具体的因素又是发展和变化着的,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又对区位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是一个层次复杂多变、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而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将各区位因素的影响都进行详细的讲述,绝大部分是一带而过。因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只能详细地学习影响某个区位选择的某几个主要因素,很容易导致它们对区位选择的片面认识和肤浅认识。
而在整合后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自制的专题网页,精选各个区位选择的典型例子,合理地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呈现手法,并通过超级链接,将其他相关材料和网站收集起来,以供学生更广泛地浏览。同时,可以通过在线讨论、举例、结合课本深入分析某一或某几个具体事例,并通过在线提供的众多事例,使学生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影响区位的主导因素有哪些,其他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积极的引导,学生能有效地理解和记忆这一内容,并逐渐养成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学会选择的能力,拓宽视野。
3.是促进地理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的信息素养,如要掌握Word、Excel、VFP、Frontpage、Powerpoint、Internet、Flash、Photoshop等一系列软件的使用,能够结合教材编制出简洁美观的网页,能申请并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主页等。教师个人要对整合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在实施教学前,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开放的网络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时的“调控”和诱导,以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技能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这必将促进教师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初步实施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1.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提升过程
在现阶段,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件事:首先,应认识整合的必要性;其次,不断学习国内外关于学科整合的先进思想与理念,通过不断尝试,逐渐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进行扬弃,使整合教学行为由最初的要求和愿望发展到形成一个如何实施的模糊思路,并进而形成清晰的整合教学思路。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成功学家皮鲁克斯所说:“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不清只能导致行动失败。”然后在这一基础上继续深入实践、交流和探索。
2.整合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传统地位改变的过程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以教师、学生、教材为三点,教室为学习中心场所的相对封闭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班级授课,利用黑板、粉笔、挂图、地球仪等其他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传递或灌输给学生。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是主要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及电教,CAI存在本质的区别: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将媒体由原来教师演示的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更有效地实施因人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因自身能力控制学习进度,只要主机不关,就可以利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计算机随时访问主页,延伸了课堂时空。
3.整合的过程是对现行教材进行整合的过程
信息技术同黑板、粉笔一样,它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学习内容的学习都必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一些情况下,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为了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对现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攻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难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难点化为“燃点”,诱发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
如:我们将高一地理下册初步整合成以下几个大专题: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介绍农业、工业的概念特征,工业的发展)、区位选择(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中的点与线、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等的区位选择)、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包括乡村、城市的起源与形成,城市化及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及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4.整合的过程是教师学会提问的过程
在整合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设问是关键。好的问题设计,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进学生将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已知的事物相联系。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兴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适当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评价、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