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摘 要:我校从建校至今有69年,学校隶属关系多次变更,档案部门由原来的档案室提升为档案馆,现有专职档案员10人,兼职档案员59人。目前,我校档案馆所需档案管理人数逐年上升,这就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就要提高档案人员的工作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档案;管理;政策
一、学校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学校档案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依据
我校建校以来,学校工作和面貌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学校发展的大量情况和经验教训都集中在各个部门的各种规划、总结、调查报告等档案中间。研究和提出学校教学、生产、科研、基建等计划要考查这些档案。政治生活等各项决策,解决具体问题,落实各项政策都要使用这些档案。几年来,综合上报机关颁布的长远规划和我校的历史沿革、学校组织年报、招生计划、毕业生派遣方案等档案材料,确定了我校切实可行的远景规划,使我校达到了建校以来最大的规模和较好的水平。我们档案馆在做好每年的年度归档工作同时,还开展了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软件的升级与维护,为档案资源全校级各部门共享提供了便利,使全校各部门利用资料方便快捷,提高了档案利用时效性和共享性,不断推动了馆藏档案数字化处理工作。
2.学校档案是落实各项政策、解决各类纠纷和促进和谐发展的有力工具
几年来,学校依据档案共落实各项政策569人次,补发毕业证书2000余人,工资纠纷2人次,公积金纠纷3人次等。如:我校一名职工,退休后因病去逝,家属来学校要求办理公积金领取手续,财务处同志告诉他,公积金已经领取完,家属不认同,就每天到财务处去闹,后来经过查阅财务原始档案,财务处同志复印后摆在他面前,他无话可说了。还有机械学院的一名教师,在工资房补一项,学校由于财会人员工作疏忽大意在工资发放中给他多发了很多,学校发现后及时进行处理,经过反复查档,调整了这名教师工资房补金额,使学校减少了损失。这两件事充分证明了学校档案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3.学校档案是编史修志原始材料的基地和来源
编写校史,主要是依据查阅大量档案来完成,档案部门已成为编史修志的主要基地和来源。2009年我校编校史,档案馆先后为其提供档案资料3496卷。编写“兵工教育史”“校长名人录”,我们档案馆提供各种档案共598卷,使编写人员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任务。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和校史办的人员一起调查、走访、座谈、讨论、到上级主管部门摘抄和复制有关历史档案资料,丰富了我校档案馆档案资源,提升了我校档案馆档案归档系统化、规范化的工作进程。2013年,我校举行建校65周年校庆,档案馆负责校史展的展台布置工作,我们从选展材料到展台的摆放都精心研究,提供了档案资料205件,照片档案319张,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展示给人们,充分显示了档案的现实作用和长远作用。
二、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1.新入馆档案不欠账
要使档案达到完整、准确、系统,必须抓好文件材料的形成。把好档案入馆关,确保档案完整齐全。因些,档案部门的工作应协同文书部门和学校各职能部门,做好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按照归档原则、要求和方法进行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在归档工作中,首先要看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然后注意文件材料的历史联系,把好质量关,既要保证新入馆档案完整,又要避免有文无档的现象出现。
2.历史疑漏补上去
我校档案曾遭到很大破坏。最近,一些老毕业生来馆查档案,办理退休,因档案存档不全,有的毕业生没有查到个人信息,所以待遇没有落实。针对这个问题,经学校研究决定,召开当年各班班主任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帮助回忆各班级学生情况。通过多方努力,这方面的材料基本补充齐全,使档案得到充实,毕业生待遇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3.做好档案信息反馈工作
我馆从1990年开始,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向科学化、标准化迈进,及时改进管理方法,制订查档信息反馈表,凡是到馆查档人员,查完后都得按要求填写,到一定时间进行汇总,这样通过信息反馈,我们看到了档案利用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且得到了良好建议,这项工作一直保持至今,效果非常好。
4.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自身水平
加强档案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高是对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爱岗敬业的思想基础。因此,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自身世界的改造,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满腔心血倾注到档案事业中去,为档案事业作贡献。
(2)加强档案人员业务素质,提高馆员专业技能
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要做到向书本学习,提高解决新、难问题的能力。向同行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地广一些,达到专业知识理论与档案工作实际相结合,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将实际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档案工作才能有所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霞.综合档案馆开放利用与公布的权限[J].档案学通讯,2009(4).
[2]朱芳.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刍议[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