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民 庄 沈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110136)
时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这日趋同化的世界之林,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本体,便顺理成章的成为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全球话题。 其中,民间美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平民化”艺术,针对其独具特征的分析及未来发展优化而展开研究,便是一项饱含重要意义的工作。 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它具有丰富的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多重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
民间美术的创作重心在于本土文化艺术, 它来源于劳动人民生活、节日、礼仪等日常风俗活动中,与纯艺术相比,民间美术主要具有功利性和装饰性,而并非纯粹意义上审美的表现。不仅如此,民间美术拥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完全区别于传统规则下的比例运用和立足视点,譬如流行于普通民众生活之中的民间剪纸、农民画、年画、刺绣、印染、风筝等美术表现形式,直接来源于群众再朴实不过的劳动之手,却装饰、美化、丰富了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反应出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虔诚信仰及内心写照。
民间美术的分布遍及各地,且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而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迥异的风格,虽然如此,它们仍然具备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传统民间美术创作主要依托原始风格而完成,此类创作的主题通常紧密联系乡村日常生活。 创作内容的比例可以不受现实规则的约束,进而得到充分发挥艺术的写意。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而言的一种更单纯、更质朴的艺术形态,创作者主要是广大农民、牧民和手工艺人,是一种更为接近底层的文化缩影。 此类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制作技巧与设计构思却并非如此平淡无味,而是彰显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细腻与独到。在艺术手法上,民间艺术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伴有人们熟知的寓意谐音技法,让观者产生更多的喜悦感与满足感。
从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趣形态进行比较,以剪纸为例,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美术形态之一,中国古代民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祭祀等,现在多用于装饰和馈赠。而欧洲剪纸艺术则依托于民俗而服务于节日庆典,伴有祝福和点缀装饰的意味。如波兰民间剪纸,它注重整体效果的雕琢,忽略细部的刻画,这是波兰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的一大区别。 中国民间剪纸兼顾整体与细节,力求美观与实用结合, 民间美术创作者展开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与高超不凡的技艺。又如,18—19 世纪时开始蓬勃发展的美国民间艺术,其以纤维板和玻璃为主要介质,以动物、农场、乡村生活和家园为主题进行创作。 不仅如此,圣经中的纷繁场景也经常运用至创作中去,让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在此点上,中国民间美术也吸取原始巫教等宗教理念韵于创作中,以求得平安、保佑、避邪等作用。 通过对中外民间美术进行对比,虽然细微之处,如具体的表现手法、形式、媒介、理念、内涵等有所不同,但就总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来谈,是大同小异的。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传统美术,其鲜明独特的造型造物传统,代表这个民族本真的文化面貌和审美角度,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化艺术格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间美术生存空间逐渐缩小。 针对民间艺术的基础和源泉,对民间艺术的再发展和创新优化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民间美术是民族不竭的灵魂,我们要发掘其内涵,并通过新的形式去保护、优化发展它。
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摄影、录像、采访等记录手段,将现有的民间美术形式保存下来,在此基础上建立持久延续的数据库,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目前,国内主要的民间美术创作主要有木版年画、剪纸、泥彩塑、唐卡、壁画等,建议专设工作组对每一类别的民间美术作品遗存进行在案统计,并根据其应用民俗、分类方式、工具材料、工艺特点、传承谱系、传播区域,以及相关的村落、生活、习俗、地理、气候、物产,并采纳相关民间传说、口述记忆及照片录像加以保存。 例如,丹麦、罗马尼亚、俄罗斯、津巴布韦、瑞士、斯洛文尼亚等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艺术,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研究;突尼斯等几十个发展中国家对民间艺术实行版权保护政策,指定专门机构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使用实行许可和收费制度。 在此点上,国外已经采纳并有成效的方式, 可以为我国民间美术的记录存档提供重要的借鉴手段。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对大众进行民间美术的认知普及与宣传,以更好地将民间艺术发扬继承。传承是发展变化着的,经过一代代的传承者不断的认识和创新, 可以使一个民族的艺术流传至今,让民族文化得以存在、延续和持久地发展。
在商品经济成熟运作的当今社会里,艺术品走向市场便成为自然而然又合乎规律的一种现象。民间美术品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进入市场也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如今,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的民间美术成为享誉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并十分深受游客欢迎。 譬如武强年画、汉中剪纸、苏州刺绣、杨柳青年画及泥塑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对民间美术品进行商品化推广,以便突破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得民间美术的传播渠道更为广泛, 这样不但可以加强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也可刺激民间美术创作转向更广阔的经济市场。 但是,在民间美术商品化上,我们需避免过于急功近利,要考虑到民间美术的地域性特点,切忌铺天盖地与处处可见的现象出现,不然也就失去了民间美术与当地文化密切关联的本真联系。
预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取得立足之地,没有创新也就无法发展,因此,民间美术的转型与优化更加迫在眉睫。 目前,以国内传统民间美术的整体状况来看,在面对市场经济、外来文化、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民间美术正面临着失传、鲜为人见等的尴尬困境。而造成这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创新——一种对民间美术的优化。
在此, 我们可以借鉴外国在民间美术创新上所采取的优化策略,如定期举办民间美术赛事、对民间美术的保护立法、对其创新计划的支持。以国家层面为例,德国为保护古民居建筑艺术,每年都举行全国传统民居艺术大赛,吸引国内外游客参观民居艺术参赛作品。在德国,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几座或十几座古老的民居被政府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政府给予民居主人以资助,定期由专业民居技师指导修缮保护工作,通过此种手段保证民间美术在传承的基础上求得创新。 又如印度、埃及等国设立专门场所集中培养手工艺人,在国家的重视与财政的资助下,民间美术的存在状况才会得到改善与优化。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优化,找到本民族美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化形式,才能够表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特色,以求立足与世界艺术之林。
[1]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2]林思思.美术界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优化策略分析[J].美术界,2012.
[3]白亮.民间美术的传承及发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