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思维路径出发 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

2014-07-18 15:03周慧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羊圈解决问题建构

周慧

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策略探究的过程,能运用有序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例题1(王大叔围羊圈),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进入课前预设的思维轨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发现,不管课前预设多么的符合情理,对学生来说,策略的建构必须依赖于自我经验的激活,只有循着他们的思维路径,才能找到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法。这让我明白:只有让学生亲自经历策略建构的过程,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思维,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策略的建构过程呢?我从学生的思维路径出发,引导他们从体验开始,建立有序思维的通道,实现问题的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形成意识

生活是儿童认识数学的基础,而不是抽象的数学符号。教学中,我先出示王大叔要围羊圈这一问题,让学生借助小棒来围一个羊圈,把所有的围法都记下来并填写在表格中,同桌讨论后交流展示。学生操作后汇报:“宽3米,长6米。”“宽2米,长7米。”我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围法呢?”生答:“宽4米,长5米。”“宽1米,长8米。”学生的围法是杂乱无序的,为此我进行启发:“这几种围法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按顺序排列?”学生梳理思路后,获得列举的方法:要避免重复和遗漏,就要有序排列。“观察表格,这四种围法你推荐哪种?为什么?”生答:“宽4米、长5米的这种方法最好,因为这样围的面积最大。”……通过对所有情况的一一列举,使学生发现潜在的数学规律,初步形成一一列举的问题解决策略意识。

2.深入引导,建构策略

在例2的教学中,我继续创设情境:“围好了羊圈,王大叔要选购小羊。山羊、绵羊、湖羊最少选购一种,最多选购三种,可以有几种选购方法?”学生独立尝试,找出方法后交流展示(如图1)。我让学生继续思考:“这样列举与例1中的列举有什么不同?”生答:“先进行分类,再一一列举。”“还可以用表格(如图2)的形式先分类,再一一列举。”“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哪些运用到了一一列举的策略?”生:“学习8、9的分与合时运用到了列举策略。”……

3.反思巩固,内化策略

我设置飞镖问题:“(1)如果给你两次机会,两次都投中,最多可能得到多少环?最少呢?为什么?你能把所有的环数都找出来吗?(2)如果课前老师已经投了2次,猜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为什么?”生:“可能有一次投中,一次没投中,要根据两种情况来列举。”“回顾王大叔围羊圈和选小羊的过程,运用了什么策略?要想列出所有围法,列举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最后,我结合飞镖问题进行总结:“列举时要根据复杂的条件来选择列举法,如有序列举和分类后再一一列举等。选择列举方法后,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如列表等。”

……

教学后想:

1.以体验为主线,感悟策略

策略不同于方法,最大区别在于内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而后才能感悟到策略的形成,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可或缺。因此,课堂中我摒弃预设的教学思路,而是循着学生的思维路径,让学生先围小棒来探究列举法,然后通过选小羊的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列举法的不同形式。学生在不断深入探究中,一步步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深化、感悟问题解决的策略。

2.以有序为核心,建构策略

本课的教学核心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有序列举,发展有序思维,并以此展开教学。在教学例1中,学生首次建立有序概念,体会到无序带来的问题——遗漏和重复,造成混乱。此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学生形成了基本的有序意识。在教学例2时,学生自主探究后列出答案,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的策略——先分类再列举。分类是有序的深入,分类后进行有序思考是列举的重要保证。在展示列举法的过程中,学生采用字母的形式,我引导其体会到也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符合条件,实现有序列举,避免重复和遗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列举的准确和完整。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路径,即“需要策略——体验策略——建构策略——优化策略”,使其逐步提高列举的有序性,提升有序思维的品质。

3.以应用为契机,内化策略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最终目标是要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在巩固环节,我特意创设飞镖游戏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历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建构问题解决的策略。我首先引导学生解决“投中两次”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解决“投了两次”的问题,这样就让思维的有序性得到深入的发展:要从三种情况来分类,第一类是两次都没投中,第二类是两次都投中,第三类是一次投中和一次没投中。通过这样的层层引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从而建构策略并有效运用。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策略探究的过程,能运用有序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例题1(王大叔围羊圈),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进入课前预设的思维轨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发现,不管课前预设多么的符合情理,对学生来说,策略的建构必须依赖于自我经验的激活,只有循着他们的思维路径,才能找到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法。这让我明白:只有让学生亲自经历策略建构的过程,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思维,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策略的建构过程呢?我从学生的思维路径出发,引导他们从体验开始,建立有序思维的通道,实现问题的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形成意识

生活是儿童认识数学的基础,而不是抽象的数学符号。教学中,我先出示王大叔要围羊圈这一问题,让学生借助小棒来围一个羊圈,把所有的围法都记下来并填写在表格中,同桌讨论后交流展示。学生操作后汇报:“宽3米,长6米。”“宽2米,长7米。”我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围法呢?”生答:“宽4米,长5米。”“宽1米,长8米。”学生的围法是杂乱无序的,为此我进行启发:“这几种围法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按顺序排列?”学生梳理思路后,获得列举的方法:要避免重复和遗漏,就要有序排列。“观察表格,这四种围法你推荐哪种?为什么?”生答:“宽4米、长5米的这种方法最好,因为这样围的面积最大。”……通过对所有情况的一一列举,使学生发现潜在的数学规律,初步形成一一列举的问题解决策略意识。

2.深入引导,建构策略

在例2的教学中,我继续创设情境:“围好了羊圈,王大叔要选购小羊。山羊、绵羊、湖羊最少选购一种,最多选购三种,可以有几种选购方法?”学生独立尝试,找出方法后交流展示(如图1)。我让学生继续思考:“这样列举与例1中的列举有什么不同?”生答:“先进行分类,再一一列举。”“还可以用表格(如图2)的形式先分类,再一一列举。”“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哪些运用到了一一列举的策略?”生:“学习8、9的分与合时运用到了列举策略。”……

3.反思巩固,内化策略

我设置飞镖问题:“(1)如果给你两次机会,两次都投中,最多可能得到多少环?最少呢?为什么?你能把所有的环数都找出来吗?(2)如果课前老师已经投了2次,猜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为什么?”生:“可能有一次投中,一次没投中,要根据两种情况来列举。”“回顾王大叔围羊圈和选小羊的过程,运用了什么策略?要想列出所有围法,列举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最后,我结合飞镖问题进行总结:“列举时要根据复杂的条件来选择列举法,如有序列举和分类后再一一列举等。选择列举方法后,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如列表等。”

……

教学后想:

1.以体验为主线,感悟策略

策略不同于方法,最大区别在于内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而后才能感悟到策略的形成,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可或缺。因此,课堂中我摒弃预设的教学思路,而是循着学生的思维路径,让学生先围小棒来探究列举法,然后通过选小羊的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列举法的不同形式。学生在不断深入探究中,一步步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深化、感悟问题解决的策略。

2.以有序为核心,建构策略

本课的教学核心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有序列举,发展有序思维,并以此展开教学。在教学例1中,学生首次建立有序概念,体会到无序带来的问题——遗漏和重复,造成混乱。此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学生形成了基本的有序意识。在教学例2时,学生自主探究后列出答案,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的策略——先分类再列举。分类是有序的深入,分类后进行有序思考是列举的重要保证。在展示列举法的过程中,学生采用字母的形式,我引导其体会到也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符合条件,实现有序列举,避免重复和遗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列举的准确和完整。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路径,即“需要策略——体验策略——建构策略——优化策略”,使其逐步提高列举的有序性,提升有序思维的品质。

3.以应用为契机,内化策略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最终目标是要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在巩固环节,我特意创设飞镖游戏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历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建构问题解决的策略。我首先引导学生解决“投中两次”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解决“投了两次”的问题,这样就让思维的有序性得到深入的发展:要从三种情况来分类,第一类是两次都没投中,第二类是两次都投中,第三类是一次投中和一次没投中。通过这样的层层引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从而建构策略并有效运用。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策略探究的过程,能运用有序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例题1(王大叔围羊圈),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进入课前预设的思维轨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发现,不管课前预设多么的符合情理,对学生来说,策略的建构必须依赖于自我经验的激活,只有循着他们的思维路径,才能找到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法。这让我明白:只有让学生亲自经历策略建构的过程,才能有效提升数学思维,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策略的建构过程呢?我从学生的思维路径出发,引导他们从体验开始,建立有序思维的通道,实现问题的解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形成意识

生活是儿童认识数学的基础,而不是抽象的数学符号。教学中,我先出示王大叔要围羊圈这一问题,让学生借助小棒来围一个羊圈,把所有的围法都记下来并填写在表格中,同桌讨论后交流展示。学生操作后汇报:“宽3米,长6米。”“宽2米,长7米。”我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围法呢?”生答:“宽4米,长5米。”“宽1米,长8米。”学生的围法是杂乱无序的,为此我进行启发:“这几种围法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按顺序排列?”学生梳理思路后,获得列举的方法:要避免重复和遗漏,就要有序排列。“观察表格,这四种围法你推荐哪种?为什么?”生答:“宽4米、长5米的这种方法最好,因为这样围的面积最大。”……通过对所有情况的一一列举,使学生发现潜在的数学规律,初步形成一一列举的问题解决策略意识。

2.深入引导,建构策略

在例2的教学中,我继续创设情境:“围好了羊圈,王大叔要选购小羊。山羊、绵羊、湖羊最少选购一种,最多选购三种,可以有几种选购方法?”学生独立尝试,找出方法后交流展示(如图1)。我让学生继续思考:“这样列举与例1中的列举有什么不同?”生答:“先进行分类,再一一列举。”“还可以用表格(如图2)的形式先分类,再一一列举。”“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哪些运用到了一一列举的策略?”生:“学习8、9的分与合时运用到了列举策略。”……

3.反思巩固,内化策略

我设置飞镖问题:“(1)如果给你两次机会,两次都投中,最多可能得到多少环?最少呢?为什么?你能把所有的环数都找出来吗?(2)如果课前老师已经投了2次,猜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环数?为什么?”生:“可能有一次投中,一次没投中,要根据两种情况来列举。”“回顾王大叔围羊圈和选小羊的过程,运用了什么策略?要想列出所有围法,列举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最后,我结合飞镖问题进行总结:“列举时要根据复杂的条件来选择列举法,如有序列举和分类后再一一列举等。选择列举方法后,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如列表等。”

……

教学后想:

1.以体验为主线,感悟策略

策略不同于方法,最大区别在于内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而后才能感悟到策略的形成,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可或缺。因此,课堂中我摒弃预设的教学思路,而是循着学生的思维路径,让学生先围小棒来探究列举法,然后通过选小羊的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列举法的不同形式。学生在不断深入探究中,一步步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深化、感悟问题解决的策略。

2.以有序为核心,建构策略

本课的教学核心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有序列举,发展有序思维,并以此展开教学。在教学例1中,学生首次建立有序概念,体会到无序带来的问题——遗漏和重复,造成混乱。此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学生形成了基本的有序意识。在教学例2时,学生自主探究后列出答案,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的策略——先分类再列举。分类是有序的深入,分类后进行有序思考是列举的重要保证。在展示列举法的过程中,学生采用字母的形式,我引导其体会到也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符合条件,实现有序列举,避免重复和遗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列举的准确和完整。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路径,即“需要策略——体验策略——建构策略——优化策略”,使其逐步提高列举的有序性,提升有序思维的品质。

3.以应用为契机,内化策略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最终目标是要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在巩固环节,我特意创设飞镖游戏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历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建构问题解决的策略。我首先引导学生解决“投中两次”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解决“投了两次”的问题,这样就让思维的有序性得到深入的发展:要从三种情况来分类,第一类是两次都没投中,第二类是两次都投中,第三类是一次投中和一次没投中。通过这样的层层引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从而建构策略并有效运用。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羊圈解决问题建构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立体羊圈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