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琴
提问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教学技能,提问的历史几乎与教育的历史一样久远。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这些大师无不是提问的高手,他们的弟子也正是在这一问一答中悟出真理。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的教学形式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但不变的是提问仍然是使用得最频繁的一种课堂教学技能。我们几乎找不到一节自始至终没有提问的课,难怪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称提问为“教学的生命”。
提问又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大凡优秀的教师也都必是课堂提问的高手,从他们对课堂提问技巧的娴熟程度,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教学艺术的魅力,更能够从中体会出他们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因为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处理往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一种折射。对于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教学思想的研究,提问艺术很自然地成为我们探析其思想的合适途径。本文拟就斯霞老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作为切入口,进行一次对斯老师教学思想的初步解读,希望尽可能地挖掘出斯霞教学思想的真正价值。
一、以提问构筑课堂对话平台
先让我们回顾斯霞老师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的一些片段:
(学生读完第一、二小节后)——
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小壁虎是动物,不是人,为什么用单人旁的“他”,不用宝盖头的“它”?
师:问得很好,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写书的叔叔把小壁虎当人来写,所以用单人旁的“他”。
生: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
生:“墙角”是什么意思?
生:“告别”是什么意思?
……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与创新,倡导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其标志之一就是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们看到在斯霞的课堂上,教师用自己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用心为学生构筑了与教师、文本平等对话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发言踊跃,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其中也出现了非常有价值的关于“他”和“它”的问题,可谓问得有水平,更妙的是老师又把这个问题转引给其他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教师或点拨、启发,或把解答的机会让给全班学生。高明的教师不是拉着学生的手走近文本而是为学生构筑一个平台,给他们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演绎自己对课文的解读。这样,课堂的活力也就凸显出来了。由此可见,当学生可以自主地与教师、文本进行直接对话的时候,当学生不再是仰视而是平视文本的时候,学生发现的问题会更多,获得的感受会更深刻。斯霞老师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积极地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说明她的学生观、教学观是具有前瞻性的。这也正是她的教学思想能焕发不竭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以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不进。”问来源于疑,而疑来源于思。提问作为“教学的生命”,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的一种有效方式。
让我们欣赏斯霞老师提问的巧妙之处:
教《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当教师让学生提问而学生又尚未提出重点问题时——
师:我提个问题,请你们想想,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连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生:“小壁虎爬呀爬”说明爬的路途很远。
生:小壁虎爬的时间很长。
师:对,过去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
生:《燕子飞回来》一课中的“燕子飞呀,飞呀”。
生:雪花飘呀飘。
……
教学中有的问题可以由学生来发现,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当学生自己提的问题没有点到课文的关键之处时,教师此刻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斯霞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不仅学生提问,老师也有问题要问,她是以一种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姿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思考比较重要同时又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连用几个“爬”字?这一问题能够立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是聪明的,老师稍作点拨,他们就体会到这“说明小壁虎爬的时间长”“说明小壁虎爬的路很远”。学生能够顺着老师的指引向前走了,有价值的思考也就出现了。斯霞老师并未就此止步,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她进一步追问道:“过去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学生的思维不仅深入了,同时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落实。学生此刻不仅有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感,更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因自己能够发现这个规律而获得一种成就感。斯霞老师的提问善于抓住最佳时机,不仅问得及时而且问得扎实,学生的思考不仅深入而且有价值。
三、以提问让学生经历“愤”“悱”过程
现在的教学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倡导关注学习的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斯霞老师教学《我们爱老师》的一个片段:
师: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是南京。
(很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模糊地知道祖国的含义,但又说不清楚,斯霞老师善于利用这个词语,让学生自己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愤”“悱”状态。当有学生说“祖国就是南京”时,其他学生笑了,因为他们知道祖国不是南京,但又不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此时处于欲说无言状态。经老师启发,学生知道祖国是一个国家的意思,理解上了一个台阶。但还是不够准确,所以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又处于众说纷纭状态。教师再加以点拨,和美国、日本一相比,学生终于弄清楚祖国的确切含义了。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他们对于祖国这个比较抽象的词语的理解已经到位了,并且印象也非常深刻。学生可能会忘了老师告诉他什么,但肯定会记得老师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经历。斯霞老师的课堂怎能不让那些孩子回味无穷呢?
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斯霞老师的提问艺术炉火纯青,常有神来之笔,以上只是撷取了几个小片段,加以自己不成熟的解读,希望能探知斯霞老师教学思想之一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