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
【摘 要】分析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安排、考试方式、教学方法和师资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65-03
从学生就业现状来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并不高,用人单位提出学生不但要具备综合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还要具备较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都达不到以上要求。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遇到巨大的压力,高职院校的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以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基础会计课程为例来探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数高职院校已对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存在厌学情绪。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时,对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如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过程中由于不明确这门课的学习目标,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动力不强,课堂上出现睡觉、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等现象。以上现象应引起高职院校师生的高度重视。
(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实际动手能力差的现象。如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程后,对基础会计课程实训部分普遍掌握不牢固;在编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整理装订会计凭证方面实际动手能力差,不能及时准确完成;从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结果看,学生在基础会计实操部分失分较多,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比赛的学生不多,参加比赛的基本是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从比赛中看出学生整体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三)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分值权重比例失调。学生中存在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的现象,学生往往不注重学习过程,考前拼命看书,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授课教师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对过程管控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出考试题时,以理论考试为主,理论分数占很大权重,学生只要做好理论题,基本能通过考试,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查分值权重不合理。
(四)教学形式单一。在基础会计课堂上,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少有知识拓展,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没有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很少有师生互动,很难发挥教师课堂的主导作用。教师授课时只讲抽象理论,很少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匮乏,很难把抽象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现状联系起来,难以理解教师所授内容;很多教师只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放到课堂的PPT上,没有动态演示做账操作过程,授课抽象,不直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知识难度大。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很难把已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很难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如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实训时,多数学生忘记了前面所学习的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即使部分学生记得以前学习的基础会计理论知识,也不能把理论和实训操作对应起来,在实训操作中无从下手,不能用学过的理论指导实际操作;加之“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严重影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生源质量下降,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其生源质量下降严重,高职生在高中时的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够理想,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自学和自控能力差。对刚入学的高职生来说,会计专业的课程是全新的课程,如基础会计课程既抽象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对刚入学没有社会实践知识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厌学情绪。此外,高职会计类专业在学生最终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够明确,部分高职院校按照本科教学来定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还有的高职院校认为高职生只要懂得一些操作就行。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设计目标不明确,教师所授具体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存在重理论、轻实操的观念。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年不变的教学方式,从课时安排可以看出,会计专业课程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放在理论教学上,明显是重理论、轻实操,实操课时量明显不足。教师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也不够重视。长时间的理论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理解会计的深奥理论,也很难把会计理论和实操联系起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也没有转变学习理念,还采用以前的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缺少对实际动手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此外,考试和考核的设置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考试和考核的设置理念直接决定了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果。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设置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实操考试为辅,这些都导致教师和学生重理论、轻实操。
(三)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脱离。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并没有把实践环节穿插到理论教学环节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离。部分院校虽然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安排了一些实操教学,但基本都是安排在基础会计理论教学课程上完后,并没有把实操安排在理论教学中。将实操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如授课教师在讲到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理论时让学生填制自制原始凭证,在讲到记账凭证时让学生填制记账凭证,在讲到登记账簿理论时让学生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这样就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已学习的理论和实操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目前更多学校把基础会计实训安排在基础会计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这样学生进行基础会计实训时,很难把会计理论和实操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实操难度以及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难度。
(四)传统被动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如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门课,概念多、抽象且与社会联系紧密,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基本没有互动教学,不讲真实的会计工作状态,很少展示会计实物。即使有的教师采用PPT教学工具,也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PPT上,省去黑板板书,并没有利用PPT来动态展示会计的处理流程。
(五)“双师型”教师缺乏。“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和能力的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多数教师都缺少职业从业经历,在授课过程中,只能按照课本的理论知识讲授,不能联系实际,在指导基础会计实训时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来判断具体会计事项的处理流程,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在面对学生实训提问时,缺乏自信和权威。“双师型”教师缺乏是造成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建立“学生主体”理念。明确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但重视学生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会计专业课程开设要紧跟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但明确总体培养目标,还要具体到每一门课教学目标。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要明确这门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的核算过程,二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概念。要树立“学生主体”理念,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会计课程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授课教师要有耐心,多换位思考,常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
(二)加强“理实一体化”,合理安排理实教学量比例。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增强“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把实操教学渗透到理论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基础技能、技术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教学课程量比例,建议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量比例为1∶1,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保障;把“理解、掌握、运用”思想贯穿整个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从目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来看,基础会计理论和实操教学普遍存在脱节现象,影响学生会计实操的效果。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把实操内容穿插到会计理论学习过程中,改变原先理论和实操分段教学的模式,把实操教学融入理论教学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去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使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加强考试引导,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考试和考查指明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向,可以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和学过程中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在设计会计课程考试和考查时,要带有明确的方向性,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适度增加对实操能力的考查,在考试中也要增加实训业务题考试量。如在基础会计课程考试中,增加业务题和综合题的考试和考查量,学生自然会注重实操学习和综合知识的综合运用,建议业务实操和对考题占总分数的50%以上。通过考试的导向作用来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实操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重要性认识,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四)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和沙盘模拟教学。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学生愿意接受并且教学效果好的现代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和沙盘模拟教学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学习,师生通过案例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沙盘模拟教学法能形象地展现业务流程,让学生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经济业务全局,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配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技术,它能够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整合在一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抽象难懂,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通过案例教学法和沙盘模拟教学法,把基础会计知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并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劳动者,要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从现有教师中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专业社会岗位的实践工作并考取本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二是从社会上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弥补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三是从社会上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在岗会计人员来兼职授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和校内教师了解社会一线会计新知识、新工艺技术和社会对会计职业人员的新要求,还可以带动校内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改革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资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袁良荣.优化《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1(8)
[2]苏颖.《基础会计》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王英.经济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探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
[4]徐春蕾.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
【基金项目】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AJYC016)
【作者简介】郑 军(1978- ),广西南宁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