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
西藏行之四
索朗曲珍和她的编织厂
“女人为什么不能跟男人一样用自己的双手赚钱自立?”索朗曲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一想法,高海拔的小山村诞生了一家妇女编织厂,全村237名妇女不出村就有了自己的收入。
足不出户,靠双手致富
崎岖的山路蜿蜒到村里,土路的尽头,一个藏式小院落中,十几位藏族妇女正摇着纺车纺线。院落的一角,作为染料的核桃皮泡在水中被大铁锅加热,一批织品正等待上色,身着藏装的索朗曲珍穿行其中,不时停下来对纺线女工说上几句,冬春交接的时节,整个院落洒满了和煦的阳光。
这里是距离西藏曲松县城十几公里开外的贡堆村,村民9 38人。40岁的索朗曲珍是现任村委会主任,同时一手打理这家作坊式的编织厂。几年前,看到村里很多妇女赋闲在家,无法像男人那样出去打工,她心生一计,想通过编织这门当地的特色技艺,让她们足不出户,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村里有这么多剩余劳动力,又有市场需求,把这件事做起来,也许能带动全村妇女就业。”索朗曲珍说。
最初,村委会的启动资金只给了1000元,用这笔钱,她为村里的妇女购置了羊毛。开始,大家并不热衷参与,只有4人跟着索朗曲珍开始了纺线生活,设备全部自带。最初的“作品”只是藏区最常见的藏毯和羊毛垫,之后,她拿着姐妹们做的成品藏毯东奔西跑,希望获取政府和民间力量的支持。
曲松县委得知此事,追加了扶持资金20万元,加上驻村工作队筹集的30万元,编织厂终于正式启动,悦耳的纺线声开始在贡堆村回荡起来。
为了把厂子办好,2010年,索朗曲珍派诺布等5名妇女去附近的措美县学习纺织技术,2011年,又有5名女工去扎囊县进修,全面掌握了围巾、披肩、毛毯的编织和染色技术,其中的索朗央金成了全村编织染色的一名能手,作为老师带动周边群众数十人致富。
打捞渐被遗忘的传统手工艺
羊毛编织看起来是手工劳动,其实并不简单,从选料起就要严格把关。索朗曲珍介绍说,最柔软的羊毛,用来编织围巾,剩下粗劣些的,织成藏毯。编织程序包括收购、清洗、梳理、捻线、染色等十道,每一道工序都是一项技术活。从早到晚,索朗曲珍泡在厂里,与她的姐妹们说说笑笑,大小不一的各类羊毛产品就从她们的手中诞生出来。
“原来的围巾因为毛粗,戴起来会有扎脖子的感觉,技术提高后,这个问题全部解决。”索朗曲珍说。
山南地区每年举办一次历时7天的物交会,12个县都会拿出自己的特色产品前去摆摊展卖。2010年,索朗曲珍把编织品拿到了物交会上,但多数被当作“礼物”送了出去。第二年,她又把自己的“作品”搬到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检验,终于,收获的喜悦从天而降,编织品换来了5万元的收入,高兴之余,索朗曲珍给全村妇女每人发了一个暖瓶。
初见效益后,100多人争相前来入厂,如今,全村237名妇女成了编织能手。“一床藏被如果一个人独自编织,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拿到厂里大家联手,7天就能完成。” 索朗曲珍说。
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编织厂,索朗曲珍从参观考察的经验中不断摸索,逐步建立了请销假制度、季度轮班制度和奖惩制度,科学正规的管理方式让妇女编织厂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基地。
货真價实的纯羊毛
冬春交接的时节,院子里晾满了刚刚染色的织品,接收着最纯正的高原阳光,花花绿绿十分招眼。如今,编织厂一年能卖掉500多条藏式披巾,50多床藏被,总销售额已经突破40万元。这里的产品被周边很多单位看中,作为礼品前来订货,编织女工的收入达到了每人每年3000-4000元。这样的“业绩”对于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来说,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村里的男人都夸女人们厉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2013年三八妇女节时,编织厂拿出1万元慰问村里的困难户,还给全村妇女发了床上用品。
目前,索朗曲珍正在筹划创立自己的品牌——“王饰”,商标正在申请中,而1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正在不远处动工,随着编织厂规模的不断扩大,索朗曲珍还设想另外经营一份养殖业,把牲畜和蔬菜这一块做起来。目前,村里已经买下100多头牦牛,这里距离拉萨240公里,明年土路会全部铺上柏油,让这些产品走出山南并不是一个梦想。
如今的妇女编织厂,已被列为“西藏希望工程苗圃职业培训基地”,作为农牧区民族手工业合作的示范点在藏区推广。2013年,索朗曲珍被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除了跟羊毛打交道,她的肩头担起了更大的责任。谈起自己的丈夫,索朗曲珍说他一直在外跑运输,每年收入10多万元,她笑言“家里那位”还是挣得比自己多,但是这个家,还是她“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