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唐
中国外交阵势千军万马,政党外交是一支重要方面军,有其鲜明的特色与优势。
把握政党政治
引领国家走向的大势
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对象是各国各类政党,因此认识政党在现代国家中的作用,确认和把握政党政治引领国家走向的大势,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政党政治。政党政治就是不同类型的国家,通过特定的选择形式,取得执政地位,组织政府实施以其政党纲领和主张为主导的政治活动。政党政治源于西方政治理念,但现代政党政治呈现多样性和国情适应性。中国的政党政治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密切关联。各国社会、政党体制不同,政党类型也不同,因而呈现政党政治的多样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社会主义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实施政党政治,但各不相同。政党政治同时也随着时代特点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国家政党政治遇到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也在不断探索中,但引领国家的作用仍然没有改变。我们一方面要研究政党格局和政党政治的新变化,但另一方面也不要轻言政党及政党政治已经“衰败”的结论。如果说主要大国的主要政党都已“衰败”,那我们的政党外交就没有了主要对象与根基。
由于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中国的政党外交首要任务就是要同各国各类政党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既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和政策主张,也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世情和各国的党情与国情。
联系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潮,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既包括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也包括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各国社会党,世界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苏东剧变后“转型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和倾向社会主义的各种派别,还包括发展中国家奉行和倾向社会主义理想的政党及由这类政党主要执政的国家。
中国政党外交把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共产党发展友好关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苏共解散、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低潮。这是苏联模式的错,而不是社会主义理想和理论的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令世人瞩目,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充满生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随着国际形势和各国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点、相似点,也有相异点。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各自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要加强相交与了解,扩大和充实相同点,共同探讨国家发展战略和改革路径。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的关系,要坚持政党关系“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中国同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也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提出来了。
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苏东剧变后转型国家中依然存在着一批共产党或共产主义组织,都在艰苦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近年来其力量和影响有了发展。中国共产党同这些政党保持经常的交流关系。
社会主义思潮依然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并且有新的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同样呈现多样性,就是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信奉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但也应欢迎别的政党或政治组织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各种流派也应持宽容和欢迎的态度。不能像过去苏共那样“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因此,对待社会主义各种流派,要在观念上去掉“概念化”和“定式思维”。“联系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是中国政党外交发展的应有之义。但“联系”并非“联合”,这一点是要明确的。
拉美是政党和政党政治比较活跃的地区。在拉美国家,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相当活跃,推翻军事独裁政权之后,普遍实行“民主化”,在“民主化”道路上,出现各种类型政党。“冷战”结束后,在美国的推动下,拉美执政的保守政党推行“新自由主义”,导致拉美一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调,相继发生严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个别国家濒临“破产”。拉美“痛定思痛”,左翼政党举起“反对新自由主义”旗帜,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替代模式,赢得民众拥护,通过选举相继上台执政。以委内瑞拉为例。2008年年初,在查韦斯总统建议和推动下,实行左翼政党的合并,成立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其党章确认该党是社会主义政党,其指导思想是多元的,既有科学社会主义,又有玻利瓦尔主义、基督教主义和人道主义,提出团结、互助、平等、自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为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组织,在取得国家独立后成为执政党。战后1950—1960年,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力,非洲获得独立的国家,有的愿走“非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还进行一些社会主义内容的改革,但因过于激进,并不适合非洲国家的国情而受到挫折。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苏东剧变后,广大非洲国家受到西方“民主化”和“多党制”的冲击,一些信奉社会主义的执政党纷纷下台,各种各样的政党在政治舞台上进行争斗,引发一片混乱。但仍有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政党以及左翼的或中间的民族主义政党站稳了脚跟。在多极化及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多数国家的政党格局趋于稳定。这些政党奉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重视发展同中国的传统友好关系。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同我们进行广泛交流,愿意了解和借鉴中国发展的经验。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从1994年新南非大选获胜后一直至今上台执政。南非执政联盟一直保持三方联合,即非国大、南非共产党(非洲最大的共产党)和工会大会(拥有220万会员)。南非执政联盟在内政上推行民族和解,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消除种族隔离残余,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同南非非国大和南非共产党都有长期的友好交往关系。
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另一种类型的社会主义思潮。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以下简称社会党)是社会主义政党,战后广泛存在于欧洲、拉美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苏东剧变后,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改名为社会党。社会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本国国内政治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影响。在欧洲,社会党作为左翼政党同右翼党或保守党轮流交替执政。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社会党遇到了新的挑战。欧洲社会党在战后采取灵活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政策,其影响虽然起起落落,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地位也经常转换,但其基本力量和作用仍保持稳定不变。中国共产党同社会党特别是欧洲社会党在意识形态上有根本的分歧,但中国共产党按照“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谋求相互了解与合作”的方针同社会党交流,从1980年代起同世界上几乎所有社会党都有政党对话与交流关系,已成为中国政党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30多年来取得了对双方都有利的显著成就。
肩负“双重任务”,
形成“三位一体”格局
世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党外交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不断开拓创新,深化内涵,扩展外延。突出表现在肩负“双重任务”和形成“三位一体”格局两个方面。
所谓“双重任务”,就是政党外交既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又是中国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外交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一个新的提法,加强了政党外交的历史责任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党的事业包括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各个领域,也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因而要实施“政党外交升级版”,就要从党的事业大局和战略出发,增强创新意识,为中央决策服务,努力完成中央交给的各项任务。中国实施“总体外交”,包括政府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军事外交、生态外交以及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等等。政党外交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个领域的外交相互渗透、相互协调。政党外交同政府外交及各领域外交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三位一体”是指以政党外交为主体,辅以同政党外交有密切联系的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形成“三位一体”格局。
政党外交本身近年来有新发展,不仅表现在所联系的政党数量有增加,还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发展政党外交的广泛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联系面十分广泛。各类政党,除恐怖组织和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外,左翼政党、右翼政党、中间政党,进步的政党和保守的政党都可以交往。各种阶层的政治组织和民间团体,上中下阶层及左中右政治倾向的组织也都可以对话与交往。主要做执政党工作,同时也做在野党工作;突出做大国大党工作,同时也以平等态度同中小政党进行联系;主要同传统政党交往,同时也同新兴政党接触。2、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受世界瞩目,又招致议论纷纷。有西方国家少数的敌意与歪曲宣传,“中国威胁论”一拨又一拨。还有种种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读。更多的是对中国共产党政策新变化的不了解。通过政党间联系,针对不同对象和情况,进行解惑释疑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针对“中国威胁论”,宣介中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针对有人宣传中国的所谓“一党专政”,宣介中国的根本政治体制,既不是过去苏联的苏维埃模式也不是西方多党制,而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发挥政党外交战略性和理论性的优势。政党交流,特别是政党高层互访交流,主谈的大多是战略与理论问题。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各国国内走向以及国际上的双边及多边关系也有不少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从战略上把握和理论上阐述。因此政党交流重视并加强了战略与理论问题的交流。4、多边政党外交活跃。多边政党外交以区域性和国际性政党交流为平台。讨论的题目十分广泛,有治国理政发展模式、价值观问题,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有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有全球气候变化和贫富差距问题等。对于这种多边政党外交活动,我们遵循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坚持“不扛旗”、“不当头”,平等讨论,求同存异。5、政党交流的机制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已同俄、欧、美、印、日等大国政党建立形式多样的高层对话机制,就国际和地区形势、双边及多边关系等全局性问题进行交流沟通,扩大共识,增进互信。6、增强政党交流的务实性。政党交流谈战略和大局问题,近年来也特别加强了务实性。政党代表团互访,包括政党领导人高层交流,以及党中央各部门及地区党委领导人外访,都有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考察题目,为改革开放,为经济、文化、社会、改革和生态建设服务,也为党的建设服务。
“三位一体”中同政党外交有关联的民间外交主要体现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联部)主管下的“四驾马车”,即四个民间组织的对外活动中。这四个民间组织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和裁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促会)和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三位一体”中的公共外交,既体现在政党交流中,又体现在上述四个民间组织的对外活动中。本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精神,要说好“中国故事”,自然也包括说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近年来,在政党外交及同政党外交有关联的民间交往中,以广泛的联系面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念、战略思路、执政方式和各领域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对外的软实力。
调研为中央决策服务
调研是政党外交的基础。首先是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对外战略的研究。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进行动态和跟踪研究与综合分析,向中央提出观点和看法以及政策性建议,供中央决策参考。近年来调研的主要课题有:多极化及全球化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发展趋势,国际形势走向与对策,中国国际环境与总体外交,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周边环境与对策等等。
第二,研究国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主要课题有: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方针政策及经验和教训;新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及新兴国家崛起的国际影响;转型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发展战略及经验教训;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为配合国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转轨,需要加强对城镇化、农业问题、社会保障体制、现代企业制度、混合经济、财税体制、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节机制、自贸区建设、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立足于自身,要结合中国实际具体运作。
第三,研究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分析这些国家内政外交走向和发展前景,为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关系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特点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新动向以及国际政治思潮的发展变化。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当代资本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自由竞争、垄断和宏观调控,新自由主义和国际金融危机,当代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此外,还宜研究“非资本主义道路”。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走的一是“非资本主义道路”,有的国家向往和倾向于社会主义理念。这些国家在世界上占有多数,应加强研究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和趋势走向。
第四,对外国政党党建问题的研究。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分析外国政党的党建理论与实践,总结外国不同类型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介绍一些国家政党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做法和研究外国执政党党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以此依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借鉴。
(作者系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