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炜
摘要: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国家进行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自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以来,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项制度也得到了不少经济学家和管理人员的广泛认可。但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将就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弊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办法,以期能更好地推行该项制度。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利弊;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家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指国家将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支出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实行的一项预算管理措施,并不仅仅只是在中国推行。相较于这些发达国家,中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仍旧处在起步阶段,该项制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进行制度改革是目前进行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弊分析
以国家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管理资金支出的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弊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点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相比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劣势。国库集中制度能够发挥国家账户一体系的优势,将资金集中进行控制,在调动资金和拨款的时候会更加灵活,使得资金的调用效率更高。同时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能够有效避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资金残留,挤占,挪用等问题,加强了核算单位对财政的管理能力,会计核算人员将与单位的实际业务融为一体,使得整个财务管理机制得到很好的运作。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弊端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如今存在着诸多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弊端所引起的。其中,财政部门和银行之间不健全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说是首要问题之一。除此之外,不完善的配套改革措施使各部门之间难以有效的沟通交流,监督控制力度难以起到应有作用,预算编制制度不能落实到位等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由此看来,国库集中制度的推行严重受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弊端的制约,这对我国国有资产的增加也会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对策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从四个基本方面入手,它们是针对国库支付制度的弊端而确立的四个行之有效的方向。具体包括健全集中支付体系、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强监督控制体系以及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一)健全集中支付体系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的保证和前提便是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其重点和难点也存在于支出管理。进行支出管理关键要做好两大支出环节,其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支出信息管理体系,直接掌握第一手的财政支出信息资料。其二是完善银行实时清算系统,建立融合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中心的支付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财政,代理和国库三方面的工作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支持,资金的调配和收集都有法可依。
(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信息体系的建立管理和支付制度的健全完善。财政信息体系的及时和完整是财政工作人员制订方案和计划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财政信息体系,及时收集第一手的财政资料,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计划和管理。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减少手动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及时保存资料,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不论是查询信息还是保存信息,计算机都有人工操作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互联网还能开设网上平台,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交流,增加政府财政调配的透明度,提高人们的信任感。其次是要完善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的配套措施,例如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确保国库支出的公开透明。国库集中制度能够避免资金支出部门滥用资金,减少财政预算出现的漏洞。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避免财政支出部门与供货商进行勾结,共同侵吞政府财政资源的腐败现象。因此要建立公开公平的政府采购制度,杜绝政府支出部门与供货商勾结的现象。
(三)加强监督控制体系
任何管理都不能离开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仅仅能够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玩忽职守等问题,还能够及时拨正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向,避免管理走进误区。实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同时,要不断加强监督控制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会计等工作部门的监督作用,使得资金的收集和支出公开透明。尤其是在财政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确保改革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否则在利益的驱使下,相关的管理人员很可能滥用职权进行贪污受贿。
(四)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方案增加了许多新内容,新项目,原有的财政预算编制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国家要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例如从前财政部门关注的预算点是大型企业等赢利性组织,随着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预算编制的内容也将把关注点转向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上。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对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划分方法,即按照单位活动的目的(而不是组织类别)的不同进行分类。政府作为财务报告的主体,应当引入“债权制”和“受托责任”概念。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应当提供全面反映政府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披露预算情况、国有资产、政府采购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方面的信息,将预算计划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的拨款,要求条理清晰,内容明确,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预算计划。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政府与银行管理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国家财政监管力度不到位,预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国家应当健全集中支付制度和完善集中支付配套制度,加强财政,会计,审计等部门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使得政府财政的收支情况公开透明,公平合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得到更好的推行。
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