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莉
与初中同学聚会,大家说到孩子时,有位女同学不停地诉苦,说儿子小硕真是让她操碎了心,从此怕是要废掉了。
原来,读初中时,小硕就开始打架闹事,经常有孩子家长找上门来投诉。家里人想尽了办法,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也曾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可效果并不理想。大人的话,小硕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一副刀枪不入的模样。职高毕业后,小硕似乎成熟了一些,不在外面打架闹事了,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极少出去与人接触,家里人好不容易帮他找了一份工作,他却不愿意去试工。
春节期间,有亲戚上门做客,他也不肯出自己的房间,有时虽然被硬逼着见了面,但总是不乐意地黑着脸,皱着眉,仿佛木头人一般,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对此,大家深表同情,纷纷出招相助。女同学说这些办法都用过,但没太大作用,有些办法最初还有些用处,但到后来都归于零。
小硕五六岁的时候曾来过我家里玩儿,是个很调皮的孩子,聪明好动,爱说爱笑,小嘴巴特别甜,一口一个“阿姨”地叫着,听着让人心里很舒畅。到我家之后,小硕把大大小小的抽屉都给翻了个遍,东西散落得满地都是。同学极力训斥,并当着我的面给了小硕一记耳光,我全力劝阻,同学才没有送上第二巴掌。可是,小硕对他妈妈的打骂并没有表现出不满,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这种状况让我颇为惊讶,问过之后才知道,同学常常在亲戚朋友面前打骂孩子,说古话说“当面教子,枕边教妻”。最初挨打,小硕也曾跟他妈妈撒泼斗气,但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丧失了基本的羞耻感。
对于同学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在心理学上,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以至于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公开的情境更容易让人产生羞耻感,所以当事人减少羞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从小硕的表现来看,他已经用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印证了这个理论。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这是无法避免的。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适时的沟通,既不要听之任之,也不能非打即骂,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不注意场合,肆意地翻“老底”,把孩子以前所做的错事全部抖搂出来,更不能在外人面前大加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所谓“当面教子”这种做法,并不完全适宜现代孩子教育,因为这样做会大大地挫伤孩子最基本的羞耻心。久而久之,这种教育理念便会让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以致破罐子破摔。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来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羞耻感。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力量,过少或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会导致孩子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其自我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孩子犯了错,父母应区别对待。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可以和风细雨地讲道理,适当地批评一下就可以了。在孩子改正错误后要及时表扬,给以正强化,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以前犯的错只不过是一次失误而已。对于调皮的孩子,如果犯的错误不严重,也可以和风细雨地处理,但如果犯的错误不是批评就能解决问题的,可以给予小小的惩罚,比如罚站、用小尺子轻轻地敲打几下小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记住这次发生的事情,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但家长一定要记住,惩罚不是目的,而只是纠正错误的手段,更不能大张旗鼓地让所有人都知道孩子做了错事。否则,孩子会出现负面情绪,会认为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我是个坏孩子,我已经无药可救了,我做得再好也不会有人相信了,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表现好呢?
【编辑:吴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