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先生手泽

2014-07-17 03:23徐鲁
民主 2014年5期
关键词:徐迟湍流

徐鲁

著名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姆在谈到20世纪上半叶原子物理的发展时,曾激动地赞叹说:“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创造的时代!”可是,面对这个时代的读者们,奥本海姆又不能不发出这样英雄气短般的感慨:“但是,它(原子物理学)也许不会作为历史而被全面地记录下来。作为历史,它的再现,将要求像记录希腊悲剧人物俄狄浦斯,或克伦威尔(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的动人故事那样的崇高艺术。然而这个(原子物理学)工作领域,却和我们日常经验的距离如此遥远,因此很难想像,它能为任何诗人或历史学家所知晓。”

奥本海姆不仅仅是在为原子物理学呼唤读者和知音,他是在为所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那些足以成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利器的科学著作,寻求更多的欣赏者和能够胜任的传播人。

周培源先生是一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力学和理论物理的奠基人之一。然而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例如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的研究,却都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距甚远。我们这代人对这位科学大师的了解,也多半都是通过老作家徐迟先生的那篇报告文学名作《在湍流的涡漩中》。从这点关系上说,我们这代读者,真应该深深感谢徐迟先生。是他那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以中国科学家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作品,引领我们领略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陈景润、植物学家蔡希陶、流体力学家周培源、光纤通信技术奠基人赵梓森、水利学家林一山等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所毕生为之奋斗的科学领域里的瑰丽气象。

《在湍流的涡漩中》创作于1978年2月,那正是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的前夜,一段乍暖还寒的雨夹雪的日子。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召开,真理的巨雷已在天边孕育和滚动,早春的风正在吹过解冻的土地。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含苞的花朵如期怒放,被压抑的小草应运而生。经受不住那强烈阳光照射的,便逃之夭夭,一切习惯于作茧自缚和固步自封的,也匿迹销声。到处都是前进的脚步,到处都是建设的歌声。那是我们经受着孤独、饥渴和寒冷,苦苦寻求与期待的早春时节,是我们经受着痛苦、艰辛和寂寞,长久地呼唤过和梦想过的,能够为我们带来福音的春风。在一切沉重的记忆之上,在太多的期待和渴望之上,每一颗心,都感到了这股春风的强劲和迅猛。

《在湍流的涡漩中》截取了1976年10月初的一个“秋凉肃杀”的夜晚——粉碎“四人帮”前夕的黎明前最暗黑的一个时刻,细致地描写了流体力学家、教育家、时任“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周培源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这位正直的科学家在“什么都颠倒了”、“郁闷、忧郁的空气压得人透不过气”的非常时刻的铮铮铁骨,以及在大是大非面前所表现的爱憎分明的情操大义。

例如,作为爱因斯坦的学生和伟大的相对论的研究者,周培源在科学真理面前,是那样的刚直不阿,对颐指气使、气焰嚣张的陈伯达之流,不屈不从,大义凛然。当陈伯达叫嚣要批判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甚至扬言要“打倒爱因斯坦”时,周培源当场就反驳说,不能批!你敢乱批?你批批看!只几句话就把陈伯达顶了回去,一点不留情面,更无丝毫迎合之意。

这位研究“湍流理论”的物理学家也发现,他已处在政治斗争的湍流之中了。“夜,黑暗的夜,最黑暗的夜!” 他此刻所面对的,并不是物理世界,而是中国政治。

徐迟先生的报告文学,读来大都像精心构思过的小说一样扣人心弦、充满故事性。这篇《在湍流的涡漩中》,更如一篇心理分析小说,曲径通幽,直抵主人公最隐秘的内心世界。

这篇作品最初是以整版的篇幅,刊登在1978年3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同时也收入了“献给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中。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当年《人民日报》排出版样后,曾特意刷出了一份等比例的单面清样,请作品里的主人公周培源先生和作者徐迟,又仔细校对和修改了数遍。从这份清样上不同颜色和密密麻麻的圈改笔迹看来,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品里的主人公,对许多细节,都推敲与修改得甚为慎重和仔细。比较集中的修改,是在作品开端不久,写到周培源与“湍流理论”的渊源时,周亲笔修改和补写了这样一段:

“湍流是由许许多多的涡漩组成的,周培源从上个世纪30年代末开始就在寻求能够反映湍流运动实际的正确理论。但到解放之后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才认识到要从湍流的涡漩结构入手去解决问题。经过“文化大革命”到上个世纪70年代里,他和他的学生黄永念一起找到了组成最简单的湍流运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湍流圆涡漩,并获得了与实践符合的湍能衰变规律和湍流微尺度的扩散规律。他转过了头,微微地喘息起来。”

这么一小段文字,不仅显示了这位科学家在专业表述上的严谨与谦逊,也隐隐可见当时人们(包括周本人)对毛的膜拜心迹。对周亲笔补写的这段文字,徐迟在定稿中全部采纳了,只把最后一句改得更加“文学”了:“他转过头来,他的气息也如湍流一样激动起来。”

徐迟对周培源先生另外一些小细节上的修改也都一一采纳了。看得出,他十分在意周的修改,还特意在这份留下了许多不同颜色笔迹的修改样上注明“周培源亲笔修改稿”的字样。

大约在1995年夏天,徐迟先生交给我两份文件,叮嘱我好好保存。一份是他1932年刊登在北平《燕大校刊》五月号上的小说处女作《开演以前》的一段微缩胶片,他说这是评论家谢冕先生帮他找到和拍下的。另一份就是留下了周培源先生珍贵手泽的《在湍流的涡漩中》的修改版样。

如今,周培源先生离开我们20年了,徐迟先生也离开我们10多年了。作为一名出版人,我对周培源先生这样一位理论物理学大师,还另有一层敬意,那就是,他在主政北京大学期间,也曾大力支持和亲自领导研制了著名的华光型电脑镭射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从而引发了我国新一轮印刷术的重大革新和进步。重睹两位大师的手迹和遗泽,心底不禁温情流荡,忍不住写此短文,隔着时空,遥致缅怀和敬意。

endprint

猜你喜欢
徐迟湍流
“湍流结构研究”专栏简介
徐迟最后岁月的一页日记
重气瞬时泄漏扩散的湍流模型验证
论徐迟诗歌创作中的都市色彩
徐迟永远十八岁
徐迟永远十八岁
《哥德巴赫猜想》主人公陈景润
湍流十章
“青春期”湍流中的智慧引渡(三)
“青春期”湍流中的智慧引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