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莉+洪进钟
“我这个人,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智商,自然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业已功成名就的张富老师,但当他说这句话时,仍然能在他已过古稀之年的脸上看到被称之为“谦逊”的表情。
“但好在我很坚持,坚持了一辈子!”
一位自称“学历不达标”者,就这样在一辈子的探索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张富教学法”,蜚声中学语文教育界。
一生结缘语文
凌晨,窗外一栋栋高楼仍在一片黢黑恬静中,张富已经趴在桌前开始写作,四五十分钟后他去洗漱,洗漱完接着写,早饭后又回到了桌前。
断断续续地写作是一种无奈,因为早在30年前,张富的眼睛便出现了动脉硬化,写东西持续四五十分钟,视线就会朦胧,要休息一段时间方可恢复。医生建议他最好不要再写了,于是,他便想出了这一“化整为零”的对策。笔耕不辍是张富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养成的习惯,一旦有了新经验、新想法,他会立即整理成文。
今年是张富退休的第11年,他仍然保持着这几十年来对语文教学方法探索的热情劲头。“退休之后时间很多,但想研究的东西也太多,放不下来。”张富说。
于是,本应用来休息的11年,张富居然一刻也未停下过。这11年里,他发表了数十篇和语文教学相关的文章,写了4本书。
2011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张富被授予了“终身成就奖”,迄今为止,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21人,江西就他一人。
“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够评上,因为我1992年就离开了教学岗位,但他们说,从学校出来从政直到退休,一直没放弃语文教学研究的人,全国几乎没有。”张富似乎对自己的坚持更为自豪:“我这一辈子,就是跟语文结了缘!”
在不服气中进行教改
“1952年3月1日,我17岁,正式成为一名农村小学老师,与语文结缘。”那一年,全国大力发展小学教育,一时间,师资力量奇缺,刚刚读完10年书、还准备接着读下去的张富成了被动员的对象。
于是,当时还是一张娃娃脸的张富走上了讲台。有人质疑他没有经验,更多的声音是说他无法充任。这些质疑的声音却成了他扎根语文、进行教改的原动力。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老师,学历低也许是弱点,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读书不多,便更了解学生,自己的困难,就是学生的困难;自己的需求,就是学生的需求。于是,自1957年开始,张富便在他所教的四年级的一个班级中,低调地开始了教改。
“在当时来看,是很成功的,我把那个班从四年级带到了六年级,结果在全县100多个毕业班中考了第一名。”回忆当年,张富语带骄傲。
被肯定的“大胆想法”
短短几年的教改实践使张富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第一份总结写道: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时施教”,因为不论成绩好坏的学生,都有成绩起伏、情绪变化的时候。他重新定义了“学”和“习”的关系,在他看来,语文是一种工具,要重“学”但更需重“习”……
这些观点在今日看来似乎已变得易于接受,但在当时不啻于石破天惊,周围的人都不能理解,甚至张富自己心里也有些忐忑,虽然从实践中看到了教改的成效,但他并不能完全肯定这些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
所以,张富从1961年开始对自己的教改进行文字总结,他把想法、做法、效果,以及问题统统都写了下来,并寄到了一些杂志社,结果都石沉大海。于是,他一横心,将这些总结分别寄给了国家教育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北京师范大学,以及时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吕叔湘。
“寄出去之后就后悔了,感觉自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张富笑着说。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不久之后,这四处均给他回信了,并对他的教改给出了肯定的意见。
这些权威的肯定无疑给当时身在乡村、心有徘徊的张富吃了一颗定心丸。
“张富教学法”影响全国
通过总结教改经验,张富渐渐发现,曾经他带的实验班学生,虽然以较高的考分进入高一级学校,但从跟踪情况来看,他们在新班级的优势并不是太明显。“这使我觉察到自己的教改不能局限于知识的巩固上,而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于是,我有了新的目标——开发学生潜能、按未来需要培养人才,不过这条路走得十分艰难。”
正是这一次的转变,让张富的教改在以往的基础上最终成形,影响日益扩大。
1986年,由江西省教研室、南昌市教研室及南昌三中联合举办的“张富教改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之后,中国教育电视台还录制了教学片《领异标新二月花》向全国和亚太地区播放。1992年,《张富教学法》一书在北京出版,这是当代第一套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语文教学法。
“最开始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慢慢在南昌市大面积展开,并走向省内外,乃至后来全国20多个省市区都有同仁对这一教学法进行移植研究。”让更多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爱上语文、学好语文,是张富这一生的目标。
“前几年我参加了以前带的一个班级的聚会,那个班50名学生,有30多人在从事文字工作,他们是真的爱上了文字!”说完,张富极为开心地笑了起来。
endprint